讓孩子儘早和父母一起承擔勞動的樂趣,有助於家庭和睦

讓孩子儘早和父母一起承擔勞動的樂趣,有助於家庭和睦


還記得我上學的時候,脖子上掛著鑰匙,揹著書包,到集合地點排隊上學,下學後排隊回家,到家以後吃完飯會幫著洗碗,週末自己洗衣服,我是5年級的時候學會了炒第一個菜“柿子椒土豆片”當時覺得很好吃呢。而現在的孩子,雖然說路上車多了,騙子也多,不如以前安全,上學下學必須接送。可是除此之外,簡直就是家裡的“小皇上”“小公主”,我經常看見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接送時,孩子的書包都是他們揹著,孩子只是在到校門口或者出了校門才會背上書包。

讓孩子儘早和父母一起承擔勞動的樂趣,有助於家庭和睦


越來越多的家長喜歡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來形容如今的獨生子女,父母總會盡其所能地為孩子包辦一切,致使孩子生活能力低下,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這些孩子已經養成了依賴父母的習慣。

讓孩子儘早和父母一起承擔勞動的樂趣,有助於家庭和睦


鄰居家的一個女孩叫佳佳,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一次學校組織一項活動,讓大家回家幫媽媽做點家務活,然後用照片的形式表現出來,佳佳回家後就和爸爸媽媽說她選擇洗碗,佳佳爸爸媽媽馬上就答應了。

佳佳把碗洗乾淨後,爸爸媽媽又適時地對她的勞動成果進行了肯定,同時告訴她:從今天開始,各人洗各人用過的碗筷(其間給佳佳講了一些道理),佳佳想了想點頭答應了。

就這樣,從那張家務照片開始,佳佳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洗自己用過的碗,現在這件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當然,佳佳的爸爸媽媽還考慮可以讓她試著自己疊被子,洗小衣服等,儘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讓孩子儘早和父母一起承擔勞動的樂趣,有助於家庭和睦

雖然教育孩子已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真的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把孩子保護的過於“無能”了,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要作出改變:不要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讓孩子自己動手鋪床、洗衣服。每天為孩子留出一件她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她去做。當孩子做完家務以後,要給予表揚或小小鼓勵她一下。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的都不重要,這其實是許多家長的誤區,孩子生存能力低下,對她們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讓孩子儘早和父母一起承擔勞動的樂趣,有助於家庭和睦

在國外,許多父母都注重讓他們的孩子從小做點家務,幹一些給花園除草、倒垃圾或者修剪草坪等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孩子成年之後,往往身體比較健康,生活的也很幸福。

讓孩子儘早參加家裡的家務勞動,能讓孩子的生活充實、有趣。同時在勞動中也能培養起孩子許多寶貴的品質,如責任感、獨立性、自信心,以及珍惜時間和愛惜勞動果實等。

讓孩子儘早和父母一起承擔勞動的樂趣,有助於家庭和睦


孩子分擔了家務以後,會體會到家長的辛苦,能幫助她們培養責任感、珍惜勞動成果的好品德,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和毅力,有利於增強體質,也給調節家庭氣氛,和諧家庭關係起到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