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錢太多,不揣2千萬都出不去門,流行一夫多妻,常怨中國TT小

在非洲大陸的南部,有一個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內陸國家。此國人口1300多萬,面積39萬平方公里,在非洲大陸屬於一個規模偏小的國家。

這裡原是非洲重要的文明發源地,紹納人曾利用當地生產的黃金、象牙及銅鐵礦產,來交換來自波斯灣的布料,使之一度成為了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國。19世紀末期,英國人乘船而來,除了掠奪資源外還建立殖民國家“羅得西亞,”白人和黑人爭鬥不斷。

此國錢太多,不揣2千萬都出不去門,流行一夫多妻,常怨中國TT小

經過100來年的鬥爭,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終於舉行了第一次大選,本土黑人擊敗了白人政黨,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羅得西亞改名為津巴布韋共和國,羅伯特·穆加貝當選為首屆黑人執政者。此時的津巴布韋還相當富裕,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被譽為“非洲麵包籃”。

然而,由於白人長期在津巴布韋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控制了國家的絕大部分土地和財富,大量黑人衣食無著,貧富差距很大,國內怨聲載道。為此,從2000年開始,穆加貝政府採取了強制措施,強行從白人手中收回土地,分給貧困的黑人種植,以解決重要的民生問題。

此國錢太多,不揣2千萬都出不去門,流行一夫多妻,常怨中國TT小

此舉本身是一項救濟貧民的好政策,但穆加貝顯然操之過急,又沒有後續政策補充,導致大量白人離開後,國內各項經濟陷入了混亂。再加上西方發達國家趁火打劫,凍結海外資產,實施一系列經濟制裁措施,讓津巴布韋賴以生存的農業、旅遊業和採礦業,陷入了嚴重的危機,國家經濟逐漸瀕於崩潰。

隨之,津巴布韋開始了通貨膨脹的噩夢。津元最早比美元還值錢,剛獨立時,津元與美元匯率為1:1.47。在土改以後,由於經濟崩潰,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於是開始印鈔。2001年,100津元可以兌換1美元;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兌換到1美元。津巴布韋元徹底淪為了垃圾貨幣。

此國錢太多,不揣2千萬都出不去門,流行一夫多妻,常怨中國TT小

通貨膨脹過程,各種混亂的數據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2006年,津巴布韋的年通脹率為1042.9%,2007年則衝到10000%以上。到2009年,津巴布韋的通脹率達到驚人的231000000%。津元與美元兌換比率從0.68:1飆升至1000億:1。2008年5月,津央行發行1億面值,7月開始發行100億面值,8月又宣佈100億津元相當於1新津元,次年1月,就又發行了100萬億面值的新津元,通貨膨脹的速度不是一般驚人。

這幾年間,津巴布韋錢太多了,被調侃為非洲最“富,”去菜市場買個菜都要帶上幾千萬,不揣上2千萬都出不去門。特別是到通脹後期,一千億也只能買個雞蛋了,鈔票本身還沒有印刷它的那張紙值錢。津巴布韋的人均GDP更是下降到了0.1美元,淪為了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

此國錢太多,不揣2千萬都出不去門,流行一夫多妻,常怨中國TT小

眼見事態無法控制,津巴布韋乾脆廢除了本國貨幣,人民幣和其他8中貨幣成為了法定貨幣,國民普遍使用人民幣,這也許是世界上唯一9種貨幣共存的國度。奇怪的是,在出現9種貨幣競爭的奇特情況下,津巴布韋的經濟狀況反而逐年趨於穩定。

此國錢太多,不揣2千萬都出不去門,流行一夫多妻,常怨中國TT小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通貨膨脹,津巴布韋還有一個比較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目前還在實行一夫多妻制,有條件的男子娶幾個老婆都行,那些部落酋長,那更是流行妻妾成群。可這也帶來了一定的衛生隱患,HIV病毒感染率非常高,病毒攜帶者數量更是驚人,政府正在加大正在大力推廣TT的使用。

此國錢太多,不揣2千萬都出不去門,流行一夫多妻,常怨中國TT小

由於中國是津巴布韋最大的投資國,其國內的生活生產用品大多產自中國。TT也不例外,幾乎全部從中國進口,衛生部長常抱怨說,從中國進口的尺寸太小,不合當地人使用,並鼓勵本地公司抓住機會製造適合本國使用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