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不动产登记开启“全城通办”模式 76个银行网点可办理

天津不动产登记开启“全城通办”模式 76个银行网点可办理

天津不动产登记一网通正式挂牌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和效率,天津市“不动产登记一网通”银行端服务模式率先启动。8月1日上午,本市76个银行营业网点 “不动产登记一网通” 服务网点统一挂牌运营,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向银行端延伸,开启本市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不见面审批、一趟不用跑”的便民利民新模式。

  打通“信息孤岛”,市民办业务更方便

  据了解,市国土房管局率先与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而后进一步扩大覆盖领域,又分别与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批在全市76个银行营业网点开设“不动产登记一网通”服务网点,覆盖了本市全部行政区。 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数据与银行间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今后,当事人在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时即可在同一窗口申请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实现贷款、登记业务同时在银行端办理,不需再到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抵押权登记的“不见面审批、一趟不用跑”的新模式。同时,利用银行网点业务受理覆盖面广的优势,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全城通办”。 目前,现房抵押权首次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解除在建工程房屋打印合同限制等不动产登记业务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向银行端延伸,新建商品房及存量房屋买卖涉及的抵押权登记今后也将陆续纳入银行服务网点办理。

天津不动产登记开启“全城通办”模式 76个银行网点可办理

不动产登记业务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向银行端延伸

  据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本市正式启动“不动产登记一网通”改革,今后不动产登记部门与银行之间,可以直接从互联系统中提取双方需要的数据开展业务,利用系统自动审核数据,减少人工录入,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确保了不动产交易登记数据和银行贷款审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障了不动产登记和银行贷款业务安全。此外,不动产登记部门与银行在互联系统中可以直接生成申请书、委托书等登记申请材料并扫描上传,不动产登记部门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将不再向办事的企业和群众重复收取纸质材料,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不动产登记审批完成后,不动产登记簿直接共享给银行,不需再打印《不动产登记证明》和进行不动产权属证书注记工作,降低了当事人办事成本和行政部门管理成本。

  下一步,本市国土房管部门将继续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网通”改革,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所有涉及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公安、财政、税务、社保、民政、法院、规划、建设、市场监管及金融机构等政务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未来均可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互联互通。(津云新闻记者戴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