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者必备的三点原则,每一点都关乎企业的未来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同理,比创办企业更难的是企业管理,如何让企业长久地生存下去,是每个领导者的终极目标。在国际上有一个公认标准,10年以下是短寿企业,30年以上才是长寿企业,为达到这个目标,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压力,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和理解的。

究竟怎样做才能管理好一家企业,并且在瞬息万变的商界中屹立不倒,迎接胜利呢?无数成功,被人记住的企业家告诉我们,必须从管理者自身做起。那么自我管理要坚持那几点原则?相信接下来这三个针对“自我管理”的原则相信能带给企业管理者一些启发。

企业管理者必备的三点原则,每一点都关乎企业的未来

01

实际需求大于自身的想法

一家能被世人记住的公司,某一行业领域的巨头,跻身于全球500强的行列.......这些或多或少都是企业CEO想致力实现的愿景。这样的目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没有约束自己的想法,忽略实际企业发展过程的实际需求,做出的一系列错误决定。他们未曾考虑过公司的立场、状况、条件、需求及产业的动态、结构、机会,没有对市场、客户、竞争对手进行过综合的分析,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上施行明智而正确的策略的思维。

曾经的中国A股市场的创业板首富贾跃亭,从视频网站起家,本有机会成为行业巨头,但他幻想乐视体育、乐视电视、乐视手机、乐视汽车等7个生态产业能互相协作,传递用户,共享消费者。可实际情况是产品类型迥异,用户无法产生联系,重叠率太低,也就不能形成企业良性发展,尤其是汽车这一产业,后期几乎是到了“烧钱”的地步,最终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直至覆灭。所以我们说企业管理者不是想要做什么,而是要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企业管理者必备的三点原则,每一点都关乎企业的未来

02

集中精力做正确的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家企业的产业再多也只能把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如果一个企业跨领域经营的产品太多,也只是浅尝辄止,知之甚少,注定失败,这既是浪费时间,也是挫伤锐气。因此把力量集中在“一件事”非常重要,即使行业竞争激烈,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对行业的了解,也能积累规避风险的经验,具备甄别客户的本领,形成独特的行业优势和价值。

比如中小企业孵化平台雄商网,专注自己熟悉的行业,可以一直坚守中小企业孵化和创业培育的阵地。现在雄商网已经得到政府和商界的认同,而同一起点的公司已经逐渐丧失品牌影响力。再比如万达集团,最近开始携手腾讯布局电商领域,当然,万达也是完成企业瘦身、变现、收缩、退出一系列的动作,在离开房地产后,正式迈向互联网电商。

集中精力专注某一领域,比把精力耗费在无谓的追逐中明智多了。企业管理者不妨审视一下企业的经营方向和发展路径,看看有没有做到这一点。

企业管理者必备的三点原则,每一点都关乎企业的未来

03

不用自以为是的心态做事

古今中外,自以为是的心态造成的失败不胜枚举。这样的心态,通常是在将一件事做出成就以后,仿佛成功已经成为了自己的标签,自以为是的心态就这样养成,再去做一件事情时失败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果,答案在于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前的思想、方法、技术、趋势未必代表能未来,如果不及时更新,保守的思想、不愿学习的惰性、自以为是的心态将你淘汰。

德鲁克回忆起1933年的一件事,当时,他在一家快速成长的私人小银行担任三位资深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和经济分析员。在他任职三个月后,创始人把他叫进办公室说:“你刚进公司时,我不太看重你,现在还是一样。不过你比我想象的还笨,而且距离你的职位所需要的水平还差得很远。”

企业管理者必备的三点原则,每一点都关乎企业的未来

由于那两位年轻的创办人,每天都把德鲁克捧上天,当听到这位创始人这样说时,德鲁克如获当头棒喝。后来这位老绅士说:“我知道你在保险公司的证券分析做得很好,如果要让你做证券分析,那你待在原公司就好了。你现在是合伙人的执行秘书,但你却还在做证券分析的工作,你有没有想过,现在该做什么才能在新工作中发挥效能呢?”

当时德鲁克十分生气,但也知道创始人说的话没错。之后,德鲁克非但没有丧气,反而完全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与工作方式。从那时起,每当接手全新的职务时,他就会问自己:“现在我有了新职务,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发挥效能呢?”每次他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

不用自以为是的心态做事,犹如在告诫企业管理者,未来商界的变化非常之快,企业要成功要强大,靠的不只是情商和智商,更要有谦虚的心态,远大的目光,并且善于创新、擅长改变,才会赢得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