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該實名還是匿名?「非常嘉賓」第十期在京舉辦

2018年7月26日,由斯坦觀察主辦,18區、賦能資本等火幣超級節點支持的“非常嘉賓”區塊鏈高端技術沙龍第十期——“區塊鏈實名認證的必要性和意義”在北京西二旗成功舉行。活動同時在Tokenclub、一直播、鬥魚等直播平臺以及官方微信群進行同步直播。

區塊鏈應該實名還是匿名?“非常嘉賓”第十期在京舉辦

本期嘉賓為有DATAKYC(時鏈)創始人兼CEO餘曉菡,UGC原創始人、資深技術專家劉兵、18區CTO龔治崗、區塊鏈研究院資深技術專家王立功。主持人為斯坦觀察創始人王輝。

本期沙龍中,各位嘉賓們的立場截然相反,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餘曉菡旗幟鮮明地支持實名制,龔治崗、王立功支持區塊鏈匿名制,劉兵則力主根據不同場景做不同的分析。

餘曉菡認為,區塊鏈的發展,必定與現實生活結合。而現實生活都需要身份證、護照等身份認證系統,來保證每個人的安全和財產安全,因此區塊鏈世界也應進行實名制,不然區塊鏈技術就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

區塊鏈應該實名還是匿名?“非常嘉賓”第十期在京舉辦

王立功則認為,匿名性是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之一,而且區塊鏈是平行於現實生活的另一個世界,並不需要完全與現實世界相統一。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和經濟模型,會讓在區塊鏈上做壞事的人受到懲罰,從而有效防範區塊鏈惡意用戶。

劉兵主張在與實體或線下場景結合較多的領域進行實名制,而在虛擬世界裡則不必實名制。他指出區塊鏈的匿名與實名都是相對的,以數字資產為例,由於交易所信息都是實名制,因此理論上可以跟蹤所有的有過交易所交易的錢包地址。

龔治崗表示,即使實名認證,也應該由國家出面做一個統一的認證。現在幾乎所有的平臺、企業、網站都需要實名認證,這就使得個人信息被洩漏的風險大大提高了。在網友提問如何看待“身份鏈”時,龔治崗表示支持。他認為這並不是區塊鏈實名制,而是運用了區塊鏈技術進行身份管理。

在互動過程中,有網友請餘曉菡介紹時鏈在實名制方面所做努力。餘曉菡介紹,DataKYC網絡是幫助客戶記錄真實數據、可以進行信任傳遞的可信分佈式網絡。DataKYC網絡是全球第一個用區塊鏈解決KYC場景多方合作互信和權益歸屬問題的基礎應用,讓信任的價值傳遞世界的每個角落,對借貸進行全流程數字管理,致力於搭建全球規模最大、受眾最廣、最安全可信的普惠金融。

本期是“非常嘉賓”第十期。自5月15日首期沙龍舉辦以來,非常嘉賓已經成為眾多區塊鏈從業者每週必不可少的行業盛宴。“非常嘉賓”創始人王輝表示,“非常嘉賓”將繼續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技術的落地而努力,打造區塊鏈領域第一沙龍。

區塊鏈應該實名還是匿名?“非常嘉賓”第十期在京舉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