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奖停更喜大普奔 其实诺贝尔和平奖更是累觉不爱!

文学奖停更喜大普奔

其实诺贝尔和平奖更是累觉不爱!

文学奖停更喜大普奔 其实诺贝尔和平奖更是累觉不爱!

瑞典文学院4日宣布,为应对性侵风波、恢复公众信任,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迟至明年颁发。

这事一出,无论是政要名流还是普通百姓,并没有把这个70年一遇的事情怎么当回事,甚至还有一些知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深扒文学诺奖内幕,认为“18名终身院士组成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已经不适合这个世界,评选出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没有那么权威。事实上,给诺贝尔文学奖溅上最大污泥的,并不一定是这次性侵丑闻,而是这一奖项近年来强加在文学上的“道德”“人权”等多重标准,早已经动摇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崇高地位,变异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圣使命。

今年爆发的这一丑闻,只是把诺贝尔文学奖这座沉重神祇拉下神坛的导火索,炸药早就埋在那里呢。

时至今日,仍是那样,一个可以自由解释的评奖标准,被终身评委所把持,怎么说这都有点与人类的理想主义方向背道而驰。

尽管评出来的作品质量并不怎么样,似乎基本不能代表近年人类思考和探索的结晶,可太长的时间里,普通文学读者们敢怒不敢言,满肚子的腹诽,无处诉说。

文学的“长老院”可以休矣!但是诺贝尔文学奖绝不应该就此休矣,我们普通文学读者有权利呼吁相关方面对这一陈旧制度进行大手术,挽其大厦于将倾,延续这个已有118年历史的代表人类情怀和诗意的文化资产。

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诺贝尔先生的英灵,继续兑现斯人的初衷,把这个奖“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从而抛弃已经变形的近年戴上的意识形态和道德的眼镜,回归文学本身。

比诺贝尔文学奖更令人生厌的,则是诺贝尔和平奖。从2009年奥巴马获这个奖被当作笑话引起巨大争议之后,全世界对于诺贝尔和平奖的非议一年大过一年,现在目测特朗普有可能获得201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果真如此的话,诺贝尔和平奖公然成了向权势和暴力献媚的工具。岂有此理,竟有此事,黑白颠倒,情何以堪。

这个比文学奖更显得莫名其妙的诺贝尔和平奖,其实是最该寿终正寝的。它连改良的必要都没有。那些真正“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就连被提名的机会,恐怕都很难得到。

对诺贝尔和平奖,我们普通人早已经累觉不爱了,无论它继续评还是不评,大家且食蛤蜊,无所谓了,因其不仅已经走下了神坛,而且那种做作的姿态,更是有点让人作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