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胎動:教你讀懂胎兒語言

神奇的胎動:教你讀懂胎兒語言

胎動是什麼

胎動是胎兒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表現,是胎寶寶和媽媽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是胎寶寶在伸手,踢腿踢腳衝擊子宮壁,母體的直觀感受。

其實,寶寶在很早的時候就會在子宮裡面游泳,但剛開始的胎動都很微弱,除非藉助超聲檢查,否則沒有人能夠知道寶寶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開始玩耍;只有當子宮大到足以與腹壁接觸時, 準媽媽才感覺得到胎動。

一般來說,懷孕滿4個月後,即從第5個月開始準媽媽就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當然也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腹壁厚度不一樣,第一次胎動感覺到的時間也不同。而羊水多的準媽媽,對寶寶胎動的感覺也會遲鈍一些。還有,一般懷二胎的準媽媽感覺會更靈敏,會比一胎更早感受到胎動。

胎動的感覺有的像是蝴蝶在扇動翅膀,有的像是小魚在吐泡泡,有的像是脈搏跳動,到後期胎動的感覺會更加明顯,會明顯的感覺到寶寶是在打滾還是在打拳或者是在伸腿,有時候都能在肚皮上看到明顯的小腳丫印。

不同胎動代表的寶寶語言

1、胎動像波浪一樣蠕動

寶寶的潛臺詞:我吃飽了,睡夠了,感覺非常舒適,心情很好!

2、胎動同時好幾個方向鼓起來

寶寶的潛臺詞:媽媽,我在伸懶腰。

3、胎動力度很大或者很突然的一下

寶寶的潛臺詞:媽媽,我被嚇到了,我很不高興!

4、胎動很有節律地持續不斷

寶寶的潛臺詞:我在打嗝!

5、胎動一下這邊鼓起來,一下那邊鼓起來

寶寶的潛臺詞:我在翻身!

當然還有更多的胎動期待寶媽們去發現哦。

胎動是寶寶和媽媽最早的互動途徑之一,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都與胎兒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準媽們要學會數胎動。尤其是在孕晚期

要養成數胎動的習慣。

如何數胎動

於每天早、中、晚固定時間各數1小時,每小時大於3次,反映胎兒情況良好。也可將早、中、晚三次胎動次數的和乘4,即為12小時的胎動次數。如果12小時胎動次數大於30次,為正常;如果12小時胎動次數少於20次,屬於胎動減少,就可能是胎兒宮內缺氧等,應該仔細查找原因,必要時到醫院進行胎心監測。

胎動過多或過少都是不正常的表現,如果自覺胎動過頻,請一定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長時間沒有感到胎動,準媽媽可以嘗試將手輕輕放置在隆起的腹部,輕輕兒拍,看能不能把寶寶喚醒,並用手感受有無胎動,如果還是沒有胎動,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其實,每個寶寶的胎動也是不同的,有個體差異的,但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胎寶寶就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