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教師職稱,轉變爲績效考核!你支持嗎?

職稱制度在教師體制內存續多年,早已根深蒂固,它是老師們教學之餘的又一奮鬥目標。因為它不僅影響著教師工資,更是代表了上級對工作的肯定。但職稱評定名額有限,很多老師辛苦多年任無緣評上高級職稱,直到退休也無法如願,這是他們的遺憾,也成為了他們的心病。近幾年來,大家對取消職稱的呼聲很高,大多數人認為取消職稱轉變為績效考核。大家各憑本事吃飯,這樣不僅公平,更能帶動工作積極性!

取消教師職稱,轉變為績效考核!你支持嗎?

但是問題又來了,績效考核制度客觀合理嗎?可操作性如何?哪些方面可以作為評定指標?這樣是否能促使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否能真正提升素質教育質量?

績效考核的初衷是打破以往編制體制大鍋飯的弊端,按能力和付出領取薪酬。而不難避免的是,績效考核屬於上級對下級的直接考核,難免有些學校領導不作為、感情用事。不能客觀的對教學成果進行考量,從而出現考核不慎重、結果不公開、制度不透明,結果嚴失偏頗。面對”感情分“嚴重的績效考核,老師們也會感受十分失望,從而逐漸對工作失去積極性。其實,不論是績效考核還是職稱評定,“感情分”的問題似乎一直無法避免。要想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就必須要正視問題。編制體制固然穩定,但如果自己不積極進取,常常敷衍了事,遇到問題就打感情牌,是很容易被淘汰的。現在安徽、山東部分地區已經在試點取消編制了,相信以後按付出和業績進行教師評判升級的制度,指日可待!

取消教師職稱,轉變為績效考核!你支持嗎?

針對於此,要實施績效考核就必須要有一套完善且公平的制度加以規範才行!應該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出發去考核教師的教學業績。同時,要不斷總結教學過程當中經驗、反思問題。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推動改革的深入!在建立體系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覆蓋全面,不能以偏概全。重視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以客觀的態度出發,給予每位教師以公平的評定。在實施方法上應該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杜絕大鍋飯、搭便車等不良作風,這樣改革才能夠更加深入。

取消教師職稱,轉變為績效考核!你支持嗎?

近段時間來,國家提出要不斷提升教師工資待遇,逐步加大中小學建設,投入先進的師資力量,這樣著實讓老師們看到了希望。面對績效考核制度,大家憂喜參半,有支持的也有持反對意見的。改革猶如一把雙刃劍,給一部分人創造利益的同時,也帶給了一些人不利的影響。但改革是與時俱進的必需選擇,要想跟上時代步伐,就必須不斷充實自己,加強個人能力建設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