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辞班主任,后辞教职,这位老师为何在“六一”前夕去意决绝?

先辞班主任,后辞教职,这位老师为何在“六一”前夕去意决绝?

看到这样的事情,有些无奈。我们没有资格评判对错,只希望在“六一”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为了孩子,双方能放下心中的执念,彼此理解、包容。除事件双方外,群里的家长们、学校的同事们,还有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当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会不会有《多所小学因无人愿做教师而停课》的新闻?这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先辞班主任,后辞教职,这位老师为何在“六一”前夕去意决绝?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孩子走进学校,老师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被老师重视的孩子,成绩更优秀,自信心更强。无论在智力还是性格的发展上都会更好一些。

而一旦被老师忽略,孩子不仅会成绩下降,出现自卑情绪,在人际交往上也容易有障碍,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还可能会自暴自弃。

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受家长影响更大一些。

咱们家长能够做些啥?

首先,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老师是一种职业,生活中他们也是孩子的家长,或未来是孩子的家长。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一般会提前换位思考,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爱学生的,是“恨铁不成钢”的,说话的时候可能不注意选择用词,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是,家长要认识到,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是老师认真履行职责的表现。合理的赏识可以给学生极大的促进,恰如其分的批评也能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家长对学校、老师的各种教育举措,不要断然排斥,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心。

所以请善待每位教师,特别是那些为您孩子好,对您孩子严厉的老师。请家长多一分宽容和理解,多给老师一些尊重和信任,老师一定会加倍珍惜你的孩子。

针对这个问题,能不能把你的看法和做法分享在下面呢

来源 河南班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