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有哪些战将?如何评价?

苹果琼


1、典韦

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

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2、许褚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

3、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

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新军叛乱。勇登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4、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

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5、庞德

庞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原为马腾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

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后,庞德归属马超。马超兵败后,庞德随其一起投靠汉中张鲁,而后马超归降刘备,庞德仍留在张鲁麾下,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加入曹操。

襄樊之战时,庞德率军支援樊城曹仁,在与关羽的战斗中,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之后遭逢汉水暴溢,庞德连同于禁都全军覆没。兵败被擒后,庞德誓死不降,为关羽所杀。被追谥为壮侯。



老晨说L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魏、蜀、吴三国之中,魏国人多地广,虎将如云,勇冠于世。

一、虎贲双雄


1.典韦——“恶来”

军中人称“帐下壮士有典韦,提一双戟八十斤”。曹操誉之为古之恶来。

典韦的“恶”,有两次表现,一次是濮阳战吕布,“十步当呼我”“五步当呼我”,戟无虚发,冒烟,冒火,冒死救出曹操。另一次是南阳助曹操单刀赴会,惊煞张绣。若不是典韦死战,曹操很可能名丧宛城。

2.许褚——“虎痴”



曹营里的“猛张飞”。不必说三战张飞矛,不必说挑战关公刀,也不必说裸衣斗马超,单是潼关赤手推船护曹操强渡黄河就名扬三军。

作为曹操最优秀的警卫队长,赤胆忠曹,孤胆护主,不愧为“吾之樊哙”。

二、五子良将

1.张辽——“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张辽在魏,犹如赵云在蜀,一生无败绩。险道追敌,孤单说降,营乱不慌,均惊心动魄,以势取胜。

逍遥津一战,以八百骑大破孙权十万军,创下了中国历史自寡击众的记录。张辽备受曹氏崇信,堪称曹魏武将中第一。

2.张郃——“自诸葛亮皆惮之”

张郃打遍天下无敌手,先后与赵云、马超、张飞、黄忠交过手。在三国后期,张郃更是无敌的存在。

最出名的一次就是战街亭,击败马谡,逼得诸葛亮退兵,成为打败诸葛亮的第一人。

3.徐晃——“有周亚夫之风矣”

战许褚五十合不分胜负,暗度蒲阪津,挫败马超,铜雀台比箭,“断柳取袍”,技压群雄,曹营箭法第一非他莫属。

樊城大战,轻兵突袭,八十合击败关羽,解大魏荆州之危,连用兵如神的曹操都叹曰:“吾用兵三十余年,未敢长驱径入敌围,公明(徐晃的字)真是胆识兼优也。”

4.于禁——“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

伐徐州,征吕布,围雍丘,击黄巾,讨桥蕤,战官渡,攻刘备,随曹操南征北战,作战勇猛。

于禁军旅数年,治军严整,斥青州兵,斩昌豨,夺朱灵兵。然一世英名,毁于“水淹七军”。

5.乐进——“当敌制决,靡有遗失”

陈留起兵,因五短身材,胆烈过人,选为曹操账下吏。击吕布,败张超,战桥蕤,官渡斩淳于琼。

赤壁之战后,与张辽、李典同驻合肥,多次击败孙权的进攻。战功赫赫,曹操上表论功行赏,封为虎威将军。

三、为帅四曹——曹仁 曹洪 曹真 曹休



曹操在蜀汉、东吴前线驻地多以宗族将军为帅。四曹都能征善战,出生入死,他们长期为帅,守了东边守西边。

曹仁江陵挡了周瑜,襄樊阻关羽,誉之为“将军真天人”。曹休为“曹家千里驹”,镇守寿春一线,而曹真负责长安及雍、凉军事,多次抗击诸葛亮的北伐。

四、龙兄虎弟

1.夏侯惇——“独目苍狼”

自小习棍棒,年十四从师学艺。曹操起兵最早的元老,关系非同一般。更是曹营第一武将,民间自有“七黄八夏姜维”一说。



面对关羽、赵云毫不畏惧,击败名将高顺。夏侯惇“拔矢啖睛”,其勇猛刚烈,跃然纸上。出任陈留太守,修“太寿陂”,有治郡之才。

2.夏侯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为人仗义,曾做曹操的“替罪羊”。后与曹操同娶丁氏姐妹,成为曹操的衣襟,关系如同孙策与周瑜。

夏侯渊用兵如神,军中传说:“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日,六日一千。”弓马俱佳,铜雀台比箭,以“众星捧月”技惊四座。

更是曹营第一剿匪将军,东征西讨,斩杀了割据凉州三十余年的土皇帝宋建。定军山中计遭斩,成了三国唯一死在沙场的大帅。

五、两司马和五虎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曹魏后期更是人才济济,重要的将领有“两司马”司马师和司马昭、郭淮、郝昭及有名的“五虎将”文鸯、徐质、邓艾、王双、夏侯霸。

清代史学大家赵翼所言:“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但是,大体来说,魏国战将数量多,分布较为合理,人才最可持续发展,三国由魏晋统一,实至名归!

总结:魏国战将大体来分的话,主要有两大部分:其一,诸夏侯曹。 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都是最早加入曹操阵营的。

他们起于谯沛,多勇武善战。若没有他们的支撑,曹操很可能就像孙坚父子和刘备那样颠沛流离,无法成为独立的争雄势力。

其二,外姓良将。 据《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于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这些外姓良将,他们在作战中不断崭露头角,被曹操重用,所以他们都乐于为曹魏政权奔波。

欢迎转发、评论及点赞,谢谢,请多关注!


闲将西话


魏国的前身,是曹操自公元190年起兵发展的一股势力,从陈留举兵,先后平兖州、并州、冀州等等,直至称霸中原地区,期间,自然有不少的名将,今天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三国时期魏国的战将:

一.曹氏宗亲派

曹操的出身不好,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在那个时代,还在推行汉代的察举制,也就是一种士族垄断官场的方式,宦官之后的曹操,在出身确实是有点乏力,既然是养子,曹嵩自然不姓曹,本家为夏侯,那曹操自然有夏侯一族的血脉,所以说,曹氏宗亲有两大部分,曹氏和夏侯氏

1.曹氏:曹仁

曹氏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自然就是曹仁了,曹仁,曹子孝,是曹操的从弟,很早就跟随曹操作战,英勇无比,最后官至大司马,封侯拜相。曹仁攻守兼备,我认为他最厉害的还是守城,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逃回许昌,曹仁奉命镇守江陵,对抗孙刘联军,凭赤壁残兵,居然拖住孙刘两家一年多,期间多次气煞美周郎,为曹操休养生息赢得了宝贵时间。

2.夏侯氏:夏侯惇

开疆展土夏侯惇,枪戟丛中敌万军,这是罗贯中老爷子对夏侯惇的评价,纵观夏侯惇的战绩,其实并不出色,可以说,他基本没打过胜仗,甚至是连败的记录,但是,毫无疑问,夏侯惇是曹魏阵营最有话语权的战将,几乎每一场战役,他夏侯惇都在,跟随曹操南征北战,虽无漂亮的战役,但军功之多无人撼动。

二.忠勇吸纳派

除却曹操给力的自家人,剩下的一批战将,就是靠着这些外来战将撑着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魏之,五子良将

1.张辽

张辽是典型的吸纳派,最先跟随吕布四处征讨,曹操攻破白门楼,便跟随曹操开始建功立业,最强的一场战役,就是合肥之战,张文远威震逍遥津,当时的情况,曹操远在长安,准备攻汉中,刘备为夺取汉中,联合孙权两面夹击,孙权起兵,直奔寿春而来,此时寿春兵卒甚少,不足以对抗,孙权也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张辽以八百死士,英勇拼杀,直接把孙权十万大军打了个稀碎,当时的张辽名声有多大,这么说吧,当时的小孩如果闹脾气哭,只要跟他说张辽的名字,小孩都不敢哭了,就是这么厉害。

2.张颌

与张辽一样,最先在袁绍帐下,后来袁绍中曹操离间之计,准备斩杀张颌,张颌没有办法,转投明主曹操,开始自己的一番事业。张颌戎马一生,也是立下汗马功劳,张颌在五子良将中,为曹魏征战最久,并与公元228年,宝刀未老,于街亭大破马谡,粉碎了最有机会的一次北伐,守住了曹魏的锦绣山河。

3.于禁

于禁这个人,其实他很厉害,早年便跟随曹操,一直统领青州军,尤其是曹操宛城之战,九死一生,青州军为黄巾军残部编制,突然反叛,于禁便当街追杀叛军,好不英勇,后来在曹操征讨吕布袁绍刘备的战役中也有战功,但是晚年樊城之战投降关羽,颜面尽失,一生功名受损,愤慨离去。

曹魏一直是三国第一大势力,还有很多的无双战将,如果有机会,我再像大家慢慢道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些,希望大家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