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三、体现在中医药学里

中国人把饮食当作“天”大的事对待,还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学里。“食为先”是唐代孙思邈明确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体的健康主要应由食物来调养,即使生了病,也首先应考虑食,即食养、食治的办法。他之所以要写“食治篇”,有两个原固,一是普通老百姓不知饮食之物也有利弊,需要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他说:“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余概其如此,聊因笔墨之暇,撰五味损益食治篇,以启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响耳。”二是一些医生忽视学习饮食知识,实在是无知,他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病不愈,然后命药。”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其实,孙思邈的“食为先”是对伊尹、张仲景、华佗等人思想的传承和发挥。像孙思邈在“食治篇”引用的“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就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过的,表明张仲景也有食治先于用药的思想,只不过没有孙思邈讲得那么明确罢了。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由孙思邈明确倡导“食为先”的食治思想,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些食治原则,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防病、除病的食疗方。钱伯文等主编的《中国食疗学》曾经把“食治”原则归纳为五条,即所选食治之品要食气相投;据所患疾病性质与表现,以正治与反治,标本缓急、脏腑补泻、八法运用而选食;因时因地灵活选食;有度有节,食不欲杂;轻者治以食,重者药食并用。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体现了他律文化模式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世界上早有一种“文化模式”论,认为西方文化偏向于“自律”,东方文化遍向于“他律”。自律强调个体,重视个人爱好、欲望,我行我素,轻视人际关系,很少顾及别人如何;他律强调人际关系,重视周围人的认识、见解和愿望,轻视个体,顾及的是众人的共同理解和一致。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中国文化模式就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属于他律文化模式。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于他律文化模式上也特别突出。自古至今,中国人把搞好人际关系,当作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就要想方设法搞好人际关系。既然“以食为天”,饮食自不必说就成了这他律文化模式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各式各样的宴会名目繁多,小自家宴,大至社会,为了融洽与和谐家庭内部诸多关系,每逢儿孙满月、老人做寿、婚嫁喜事、死人出丧、扫墓祭祖及至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皆要举行不同主题的宴会,以示团结、祥和。在社会活动中,迎客接风、送客饯行、升学考试、当官调任、求贤用能、乔迁新居等等名目的招待,皆以宴会形式为中心,联络感情,增进了解,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这他律文化模式在吃饭和宴会上的言行举止与西方的自律文化模式也大有异趣。西方人吃饭时各选各的菜,各付各的钱。喝酒时虽碰杯而不执意强求。中国人吃饭讲究大家围着几个菜共同享受,相互夹菜、敬酒,若是宴会,敬酒始终成为主旋律。

五、体现于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

“以食为天”还渗透到中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夏丏尊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论吃》一文中说,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此话听起来虽有点偏颇,却也不无道理。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为例,以“口”为偏旁部首的字有559个,这尚不包括更多带有“口”字的词汇,大致算来,几乎占了中国基本汉语词汇的百分之十,不能不说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重要。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吃的展现往往成为种种思想行为的标识,我们毫无愧色于我们的吃。我们有“东坡肉”、“鱼香肉丝”、“鲈鱼莼羹”、“北京烤鸭”、“羊肉泡馍”等等,随便拿出那一个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情结。对此,我们从不掩饰而坦直地去讴歌,有时甚至将他们当作为借故的最为优雅的辞令。古代官吏上表乞退时常用“思吴中莼羹”一词,而今“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来到古城不吃羊肉泡馍等于没到过西安”,大概都属于借故的优雅辞令。

还有旧时富贵人家中堂挂着“福、禄、寿”三星图,原是中华民族生活上的理想,其中之一的“禄”居中,右是福、左是寿。禄者,拆穿了说,就是吃的东西。老子也曾说过“虚其心实其腹”、“圣人为腹不为目”。吃最重要,其它可有可无。俗语“嫖赌吃着”之中,普通人皆认吃最实惠,所谓“着威风,吃受用,赌对冲,嫖全空,”什么都假,只有吃在肚里是真的。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吃的展现,也可从“吃”字延伸到国人所用言辞上得到证明。在中国,“吃”字的意义有时延伸到让人难以理解的程度,什么都可以用“吃”字来表示。被人欺负叫“吃亏”,打巴掌叫“吃耳光”,中枪弹叫“吃花生米”,受惊吓叫“吃惊”,情况紧急叫“吃紧”,希求非分之想叫“想吃天鹅肉”,从军的士兵叫“吃粮的”,他如“吃里扒外”、“吃软不吃硬”、“吃透精神”、“吃不准”、“吃不了兜着走”等,这里的“吃”都大大超越了饮食本身的含义,足见“以食为天”延伸出的文化内涵无边无际,好像除了吃之外,天下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本文内容节选自《三秦饮食文化刍议》(2014年12月出版)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王子辉简介

王子辉,西安蓝田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早年教书和做宣教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事饮食文化研究和教学,先后任原商业部西安烹饪技术培训站站长、西安烹饪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和西安旅游烹饪学院院长、教授,陕菜网顾问。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已出版《中华饮食文化论》《周易与饮食文化》《隋唐五代烹饪史纲》《中华饮食文库·中国菜肴大典》《曲江宴与曲江春》《仿唐菜点》《素食养生谈》《五味斋杂谈》《吃喝恋》《品味谈吃》《陕菜纵横谭》《三秦饮食文化刍议》等多部著作。

“陕菜网”微信平台由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刘陆训、刘瑞、金凌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转载请联系“陕菜网”公众平台。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关内容(上下滑动查看)

陕西美食探秘之旅:

大荔 | 蒲城 | 富平 | 华阴 | 白水 | 潼关 | 澄城 | 合阳 | 韩城 | 华县 | 临渭 | 三原 | 乾县 | 礼泉 | 泾阳 | 兴平 | 长武 | 旬邑 | 淳化 | 彬县 | 永寿 | 武功 | 秦都 | 渭城 | 汉苑 | 周至 | 户县 | 清真专场 | 蓝田 | 官府菜 | 高陵 | 临潼 | 阎良 | 长安 | 岐山 | 凤翔 | 眉县 | 金台 | 扶风 | 麟游 | 陇县 | 太白 | 凤县 | 陈仓 | 渭滨| 千阳 | 杨凌 | 耀州 | 王益 | 印台 | 宜君 | 2015 研讨会 | 汉阴 | 岚皋 | 汉滨 | 留坝 | 略阳 | 养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养生印台 | 陕菜在北京 | 白水研讨会 | 陕菜品牌高峰论坛 | 第七届陕菜研讨会 | 定边 | 高陵老磨油饼 | 富平农机酒店 | 西泰厚泡馍馆 | 祥龙宾馆 | 小杨烤肉 |

陕菜旺店:

手擀面 | 蒸饺 | 菠菜面 | 郭老三面庄 | BiangBiang面 | 小田园食府 | 澄城水盆 | 八福长安饺子 | 大秦面庄 | 明辉楼 | 老陈家烩菜 | 大海子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润德 | 细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厦 | 老秦味道 | 关中小厨坊 | 九煲一锅 | 遇见长安 | 开锅羊肉 | 一碗面 | 海荣锅贴 | 森鹿 | 寻味记涮吧 | 禧田园 | 天下第一面 | 星月楼 | 紫竹煎饼屋 | 元宝席面 | 德泰楼陕菜馆 | 原点肉夹馍 | 砂罐豆腐丨胖嫂威海海鲜 | 长安大牌档 | 长安真味丨天顺楼 | 春发芽 | 香酥鸡 | 聂家牛羊肉泡馍 | 大秦山庄 | 德泰楼宴会厅 | 雷记澄城水盆羊肉 | 贡院门大碗面 | 伟强饭庄 | 永寿大酒店 | 香正食府 | 秦源早晚羊肉 | 一家春酒楼 | 香再来饭庄 | 老郭家炉齿面 | 金地食府 | 锦翔炝锅鱼 | 中国守艺人 | 粥八戒养生粥铺 | 万牧驴肉村 | 欣钛如意餐饮 | 天下香民俗风味体验馆 | 肖家餐饮 | 到家尝饭庄 | 草滩公社大食堂 | 梅花弄堂餐饮 | 咸阳乡风印象 | 华阳假日酒店 | 利味记牛肉水饺专家 | 长虹饭店 | 草堂印象 | 大唐户县第二热电厂宾馆 |海荣客栈 | 嘉苑陕菜 | 红升好粥道 | 一品饺子馆 | 老碗餐饮 |仓颉饭店 | 陕菜养生体验馆 | 人民路羊肉馆 | 福茂源 | 诚悦轩葫芦头 | 三顾香牛羊肉泡馍 | 澄城水盆羊肉会斌总店 | 户县饭店 | 楼强假日酒店 | 中良休闲农庄 | 伊水源 | 彭衙刺角面 | 苹果人家65号 | 九合居私房菜 | 秦福楼 | 秦楚味道 | 三桥饭庄 | 聚源春鱼庄 | 春来大酒店 | 老百姓食堂 | 秦林宾馆 | 锦德轩私房菜 | 张刚生汆丸子 | 东江情餐饮 | 小杨烤肉 |

陕菜专栏:

如画陕菜 | 陕菜春秋 |陕菜人物| 白剑波专栏 | 高岩专栏 | 何金铭专栏 | 朱立挺专栏 | 徐长安专栏 | 王子辉专栏 | 典藏陕菜 | 陕菜向东 | 陕菜培训 | 陕菜情缘 |

陕菜在北京:

秦门陕西菜 | 京城陕菜 | 陕菜大讲堂 | 陕菜文化沙龙 | 陕菜企业专题活动 |

其他:

永兴坊 | 陕菜探秘 | 陕菜小镇 | 关中十三珍 | 渭南老街 |

联合运营: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研究院、中国陕菜网、陕菜文化研究会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北京陕菜协会、深圳陕菜协会(筹)、上海陕菜协会(筹)、三秦文化研究会、西安旅游协会

协办单位:渭南老街、关中十三珍、陕菜小镇、北京秦汉风韵、北京秦门陕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会、深圳大秦小宴陕西菜、红餐网

媒体支持: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微博大V自媒体、陕西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

王子辉专栏|民以食为天之解读(三)

中国陕菜网

陕菜文化传承创新的领导者!

陕菜信息服务第一平台!

头号陕菜新媒体!

陕菜网:www.chinashancai.com

新浪/腾讯微博:@陕菜网

↑长按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