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文化中,唐代盛行的「烏頭門」在宋代消失了嗎?消失的原因是什麼呢?

瓜田李下小小農夫


古建文化科普:唐代“烏頭門”

烏頭門,古代裡坊制度的產物,當時是安置在裡坊門口當做大門使用的,也叫“衡(橫)門”,還有個古典雅趣的名字“閥閱”,在《詩經》中有“衡門之下,可以棲遲”的句子。

一般來說,它結構非常簡單,用兩根立木加一根橫木製作而成,在古代有“表得嘉行”的寓意,是禮制型建築,之所以叫“烏頭”,是因兩門側的柱子多為木頭,古代雨水較多,也沒有好的防雨方法,就會用黑色的瓦罐扣在上面,柱頭也就變成黑色,這就是“烏頭門”叫法的通俗來歷。

這種習慣繼續流傳,在後世就有燒造五彩琉璃套在柱子上的傳統,這是宋代之後流傳下來的習慣。烏頭門原來是貴族所用,盛行於唐代,宋代裡坊制廢除,烏頭門也就隨之消失,演變為文廟前面的欞星門。

(香港志蓮淨苑仿造的唐式烏頭門)


有古建築營造和山西看廟問題歡迎問我

亦文亦物,一分鐘講古建,希望文化遺產對所有普通人平等開放


亦文亦物


感謝邀請,這方面的知識,瞭解很少,有空查閱了一下,大概很多朋友們不知道什麼是烏頭門吧。“烏頭”,是指門柱子最上端,有兩根突出的柱子,柱子染成黑色的。門是木頭材料製成的,並且使用黑色的防水瓦罐裝飾上去。這就是烏頭門。經常是建在比較神聖或者有身份的人居住的或者陵墓的入口處。到宋代慢慢演變成了欞星門,外觀有很多相似之處。具體何時烏頭門消失,為何消失,這個就不是很懂了,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