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廉吏第一于成龍

古今廉吏第一于成龍


在歷史上,有很多清正廉潔的好官,他們兩袖清風,剛正不阿,為民立本。康熙年間的于成龍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曾經在央視熱播電視劇《于成龍》,更讓人們對這個廉吏刮目相看。下面我就來跟大家聊聊吧!電視劇中,短短二十三年裡,于成龍由知縣、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直至兩江總督,為官生涯中時時充滿了驚險傳奇,處處經受著生死考驗,從七品知縣到封疆大吏,堅持以民為本、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勤政愛民、勇於擔當、三舉卓異的從政實踐,刻苦廉潔、剛直不阿、一塵不染的人格魅力,深得各地民眾愛戴和各省督撫的器重,康熙帝盛讚為“古今廉吏第一”。

古今廉吏第一于成龍


據史料記載,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少年時期他刻苦學習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以修齊治平、知行合一、義不辭難為價值追求。到了順治十八年,就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知縣。羅城縣處在萬山之中,流行瘴氣瘟疫,民風粗獷兇悍。又正處於戰爭之後,遺地荒草荊棘,縣城中僅有六家居民,縣城也沒有城牆和官署。于成龍到任以後召集官吏百姓安撫他們,明確保甲制度。有強盜出現,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級請示,審判清楚後就處決,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于成龍和百姓相親相愛如同家人和父子一樣。他向上級寫文書請求放寬徭役制度,又興建學舍,創立養濟院,凡是應當興辦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實行,全縣治理得很好。總督盧興祖等人以政績“卓異”為理由把他推薦給朝廷。康熙六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在大亂之後,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賦稅和勞役卻很繁重。于成龍請求革除舊弊,招攬百姓開墾荒地,借給百姓耕牛和種子,滿一個月後,戶口增加到上千。又升任湖廣黃岡的知州,官署設在岐亭,他曾經到村落中去微行私訪,遍訪民間隱情,遇到盜賊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蹤跡抓到案犯,百姓非常驚歎佩服。 康熙十三年,代理武昌知府。吳三桂進犯湖南,朝廷軍隊正進攻嶽州時,有公文命令于成龍修造浮橋渡過軍隊,浮橋剛修造好,山洪暴發,浮橋被沖塌了,于成龍獲罪被免除了官職。康熙十七年,遷官為福建按察使。有百姓因為與海外有來往而獲罪,株連了幾千人,案件審訊完畢,判處統統斬首。于成龍寫信告訴康親王傑,認為所株連的多是平民,應該查清以後釋放他們。康親王平素很敬重於成龍,就全部答應了他的請求。康熙十九年被提拔為直隸巡撫。宣化以前有因被洪水衝上泥沙覆蓋的田地一千八百頃,前任長官金世德請求免除田賦,沒有得到批准,成為百姓的負擔。于成龍又上奏章請求,朝廷聽從了。又因為這地方夏秋兩季節屢次遭受災害,請求朝廷賑災。又另外寫奏章彈劾青縣知縣趙履謙貪汙,趙履謙被按律懲治。 康熙二十年,進京朝覲,回答皇帝垂問,皇上褒獎他是“清官第一”。又說他彈劾趙履謙很恰當,于成龍回答說:“趙履謙了過錯卻不改正,我不得已才彈劾他。”皇上說“處理政務應該懂得大體,小處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貴在始終如一,你可一定要自勉呀!”隨著賞賜給他國庫銀一千兩,皇帝自己乘坐的駿馬一匹,還做詩表達對他的褒揚和恩寵,並命令戶部派官員協助於成龍賑濟宣化等地的饑民。不久,升任江南江西總督。于成龍到了江南,自己衣食住行很簡陋,每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裡幾個月後,政令教化使江南民風大改變。權勢之家擔心對自己不利,就編造出一些流言蜚語。

古今廉吏第一于成龍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龍兼管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在任上去世。 于成龍歷任各種官職從未帶過家屬,他去世的時候,將軍、都統以及幕僚屬吏入內檢點遺物,竹箱內只有一身絲綢棉袍,床頭鹽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罷了。百姓聽到噩耗,罷市,很多人聚在一起痛哭,家裡繪製他的畫像祭祀他。皇帝賞賜公祭安葬的禮遇,諡號為清端。內閣學士錫住勘察海疆回到京城,皇上詢問于成龍為官的情況,錫住回奏說他很清廉,只是因為輕信別人,有時候被下屬欺騙。皇上說:“于成龍在江南作總督,有人說他改變了樸素之風,等他死後,才知道他始終很廉潔,被百姓稱讚。大概因為秉性梗直,那些不肖之徒帶著私仇以讒言陷害他,才編造出這樣的話罷了。當官像于成龍一樣的人,能有幾個呀?”

古今廉吏第一于成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