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歲老貢生當了光桿縣令,死後康熙皇帝破例親自為他撰寫碑文

老貢生的抱負:“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

四十四歲老貢生當了光桿縣令,死後康熙皇帝破例親自為他撰寫碑文

事蹟回放:44歲的于成龍,不顧親戚朋友的攔阻,拋妻別子,以明末崇禎年間考取的副榜貢生身份,接受了清政府的委任,去了蠻荒之地廣西羅城當縣令。羅城歸屬於清政府管轄還不到兩年,由於當地局勢不穩,兩任知縣一死一逃。

于成龍到羅城時,整個縣遍地荒草,城內只有常住戶五、六家,茅屋數間。縣衙也只是三間破茅房。他不得已只能寄居在關帝廟中。面對眼前難以置信的艱苦環境,懷揣著跟著于成龍能夠飛黃騰達的五名僕從徹底絕望了,在艱難地生活環境中五個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只有于成龍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呆了下來,拖著病體處理縣衙的日常事務,邁開他當官生涯的第一步。

四十四歲老貢生當了光桿縣令,死後康熙皇帝破例親自為他撰寫碑文

于成龍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在羅城為官三年,就使得羅城擺脫剛來時那種混亂不堪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出現了官民一家,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 好酒不怕巷子深,因突出治行於成龍受到兩廣佈政使金光祖的重視,羅城被評為全省治理的模範縣。

於“青菜”:生活作風簡樸,屢次平定各地暴亂,政績卓著,康熙皇帝擢升其為兩江總督。

四十四歲老貢生當了光桿縣令,死後康熙皇帝破例親自為他撰寫碑文

事蹟回放: 康熙六年,于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因其招民墾荒政績顯著,不久又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由於任期突出的政績,于成龍又深為湖廣巡撫張朝器重,被再次舉“卓異”,調往武昌府主持政務,並擢其為武昌知府。恰在這時,“三藩之亂”爆發了。吳三桂派出許多湖北籍部將,特封官“札書”回籍策反,製造暴亂。武昌治下麻城縣發現“偽札”,知縣即以“通賊”罪名大肆濫捕,搞得人人自危。接受了“副將偽禮”的該縣曹家河人劉君孚父子乘機聯絡東山一帶山寨發動暴亂。由於于成龍在當地很有影響,被請出來收拾局面。他以“招撫”為方針,查清事件原委後,發出安民告示,使絕大多數協從百姓歸家,事態很快趨於緩和。隨後,他又冒生命危險隻身進入首先發難的劉君孚山寨中說服劉及300槍手(獵戶)。10天之內,一場動亂順利平息。

八月,于成龍調任黃州知府,第二次暴亂又接踵而至。面對險惡的形勢,于成龍調集各鄉鄉勇數千人在東山黃土坳一帶,與數量上佔優勢的暴亂分子展開激戰。于成龍一介書生卻身先士卒,危急關頭置生死於度外,感染了身邊的勇士們,戰鬥獲得全勝。當場擒獲暴亂首領何士榮。後又乘勝平定了其餘叛亂,受到湖廣總督蔡毓榮的高度褒獎。

在此之後于成龍升任福建按察使,很快又升任兩江總督。 在兩江總督任上, 于成龍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

于成龍逝世後,南京男女老幼,商販僧侶皆痛哭流涕,康熙帝破例親為于成龍撰寫碑文。

據史料記載: “卒之日, 金陵人為之巷哭。相率香燈祭與寢。日幾千百人,衙舍至不能容。遠近聞之, 皆輟市,如喪其親”。在出殯當日, “士民數萬人步二十里外, 伏地哭, 江干江水聲如不聞。公之得吏民之心, 江寧人謂數百年來無能如此者”。

靜言觀史個人體悟:當庸官不難,當昏官簡單,當大奸大惡的官不簡單,當一生為民的清官更是難上加難。沒有好朝局不行,沒有明君不行,沒有自己一生到死恪守的清廉公正更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