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复杂的产品哲学

2017年的11月份,参加过一个志愿者活动,一场Boss直聘的产品经理专区分享会,让我觉得神奇的是我参加这个志愿者活动的理由是,我想要Boss直聘的礼物(直直)。

当然,这个专区里的名词“产品经理”是什么?我一脸懵逼,更加难以想象这个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工作岗位呢? 我记得当时给我分配的志愿者工作是负责场内嘉宾的签到和演讲稿的投放工作,看了一下嘉宾的工作经验让我觉得很佩服才好奇去百度一下了这个“产品经理”的定位是什么?

网上给的一个简单的解释:产品经理(简称PM)就是企业中专门负责产品管理的职位。产品经理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调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技术、商业模式等。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当然,产品经理还需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研发、营销、运营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复杂的产品哲学

看完这个解释,我觉得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岗位的人好优秀啊,为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产品经理就应该是一个产品的灵魂(正常情况下这个人的综合能力肯定比较优秀),他需要调节市场、产品、运营、开发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岗位,产品经理需要涉及东西有很多。

记忆中的那些活动,专业知识没有怎么了解,也认识了一波产品经理岗的小伙伴,从那个时候开始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岗位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下意识的会开始去关注这个行业和阅读互联网大V的书。(很多情况阅读这些专业书,就是过一遍,因为真的不懂)

后来,误打误撞进去鹅厂,所在的项目是研发资讯类产品,才让我体验了一把产品经理从0到1的全部过程。经历过了这里的全过程,才让我觉得身边的这一波产品经理的无论是性格、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真的如此的出众。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复杂的产品哲学

最近把《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重新阅读起来,是因为工作上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想通过这个方法看是否可以解决?大概过了一周吧,书里写作者的方法论后来还真的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简单的分享一下书里的写作者的产品思维。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的写作者是后显慧,笔名鲁克,资深互联网产品人。在介绍里,你可以知道他从事互联网产品设计、产品架构、产品团队管理工作超过10年时间,一个“骨子里留着互联网血液”的产品经理。

这一本书还特大并且厚,书里的内容从来小白视角、理想产品经理视角、一年级视角、二年级视角、三年级视角、设计与迭代时间、运营视角、规划和操盘视角等由浅入深给我们分析他经历过的那些产品的种种,图文并茂的使用让这本书读起来轻松易读,但读后又会感到简单的感觉。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复杂的产品哲学

我阅读这一本书的一个最大感受就是:写作者把对产品版本的需求用版本框定,告诉我们一个产品的需求大于版本,(大部分的产品是需要先定版本框在定某个特性)后才有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这里的产品经理一定是和善于管理版本,成为需求的释放者。

阅读到这一个小章节时,我才会觉得自己体会深刻,我们产品的需求就像水一样,从需求池排出,到版本池(永远都有解不完的bug),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求产品经理不仅仅要学会控制版本,还要懂得项目管理的方法,根据进度,封闭需求才可以要效的执行当初定下的全部内容。

我觉得书里写作者的厉害之处,是书里写的内容比那些系统讲解操作方法或文档写作等产品书籍的方法论著作容易多了,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这本书更像是世界观,大部分市场上的专业书给我们教授具体的“术”,而这书指导宏观的“道”。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复杂的产品哲学

书中从我这种小白视角入手,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让你觉得自己随着入行年龄的增加,自身的努力和能力也和不断提升,你可以在书里轻松的通过写作者分析自己各阶段应当具备的能力及掌握的思维格局,为你所在的项目展开了一幅产品经理进阶“路线图”。

书里的方法论,只是简单的让你知道,当你处于书里所提到的各个阶段的问题时,你思考过这些问题一般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从而准备好通往后一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