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的「復仇者」聯盟

有人說《復聯3》應該改名叫《滅霸俠》,這有道理。大多數影評也都在討論滅霸,他的確是一個被塑造得非常有魅力的反派。

但英雄們也不差。

《復仇者聯盟》在諸多超級英雄故事中最獨一無二的特點,其實正是它的名字。

名副其實的“復仇者”聯盟

當初的《復聯1》很讓人耳目一新,正是因為“復仇”這個名號。一般而言,所謂超級英雄肩負的都是“守護”、“拯救”……諸如此類的責任,他們應該是“保護者”,運用自己的能力讓人們免受災難和邪惡的傷害。但是在《復聯1》電影中,鋼鐵俠託尼面對反派洛基說出的宣言並不是“我們要保護地球”,而是——“你們如果膽敢入侵,我們一定會加倍奉還,復仇到底”

人們或許會對於“復仇”這樣的字眼心存芥蒂,總覺得它不符合英雄的正派氣質,混雜了暴戾和衝動,更像是刻在反派臉上的專屬標籤。所謂英雄,該當是守護者才對,怎麼能去復仇呢?

但其實這才更貼近世界的真相——光憑几個超級英雄,真的能守護得了全人類的周全嗎?只有理想的童話故事裡,才會出現這種如同守護神一般可以永恆庇佑人民的存在。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英雄們擁有遠超常人的能力,但當他們將超能力用於救助而不是攻擊時,威力勢必要大打折扣。

保護永遠比破壞要困難。

因此,這種“威懾”的宣言比起“我們一定會保護好地球”的口號來,反而顯得更加真實。“守護者聯盟”太過理想化了,復仇者們能夠保證的不是萬全的承諾,而是絕不妥協的意志,即使失敗, 也一定會奉陪到底的決心。正是這種哪怕會被一腳踩死的螞蟻,臨死前也要反噬一口的狠勁,才是真正堅韌的生命和文明,在殘酷的自然中得以存續發展的保障。

在《復聯3》電影裡,反派滅霸被塑造得極為成功,他不是一個為了邪惡而邪惡的存在,而是確實有一個明確而宏大的目標,並且甘願為之奉獻出一切。

不少觀眾在看到滅霸落淚的鏡頭時也能產生一種“居然被反派感動了”的新奇體驗。

但這個電影依舊叫做《復仇者聯盟》。

因為復仇者們的決絕,又生生地將那條線給拉了回來。

名副其實的“復仇者”聯盟

有一個細節,整部電影中你幾乎找不到超級英雄們對於滅霸動機的詰問和批判,這本應是一個正邪對抗故事慣例的核心所在。拋去關於細節嚴謹性的計較,滅霸隨機消除宇宙一半生命的動機是確實有道理支撐的。而英雄們明白這個道理,更明白正因如此,所以辯論和對錯本身其實已經沒有了意義。

如果不考慮剩下的庸庸大眾,復仇者聯盟和滅霸說不定就真的相互理解了。滅霸只是電影劇本里的反派,而在基於這個超現實世界觀的故事裡,他和復仇者聯盟的其他英雄沒有區別。他們本來就都是遠超出普通人的存在,思考問題的角度本就非凡人所能理解,而凡人其實也沒有立場強迫更高的存在來考慮自己的處境。

這就是在所有超級英雄故事中都要被反覆強調的主題,到底何為英雄?出眾的能力只是條件之一,其真正的內核,必須是有為了更弱小者去挑戰更強大的存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和覺悟。

雷神是神,他父親死了、姐姐死了、弟弟死了,人民流離失所,家園不復存在。那麼一個這樣的神還有什麼必要關心其他渺小生靈的存亡,為什麼他沒有陷入到幾乎是必然的虛無主義中去?因為他是由人類的編劇塑造的,人類的英雄,我們需要的就是電影中這樣一個雷神。樂觀、自信、堅毅,從頭到尾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和矯情的傷春悲秋,要復仇,造武器,找滅霸,說幹就幹,說到做到。

地球的瓦坎達戰場更多是從純電影劇本創作的角度出發,最後需要一場大場面的,包含剩下角色的大混戰,因此邏輯漏洞不少,不提也罷。這個故事真正的決戰就是發生在泰坦星的那一場,死去的行星,寥寥數人,簡單卻震撼,就像一場經典的舞臺劇。

託尼是凡人,他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生活家,他剛剛有了想要孩子的念頭。滅霸是他的夢魘,從冷寂宇宙中誕生的,完全凌駕和碾壓了渺小人類的可怖存在。但他也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從一開始就選擇去對方主場,主動出擊。在其他人都倒下的時候,用盡身上的機甲和能量,沒有退縮,連貫地、持續不停地攻擊,再攻擊,直到倒下。

他知道跟滅霸沒有道理可以講,所有英雄都在挑戰更強大的存在,甚至包括滅霸本人。滅霸的對手也從來都不是復仇者聯盟,而是整個宇宙,是自己內心世界的掙扎。

名副其實的“復仇者”聯盟

每個人都沒有退路。

所以這是一場模糊了對錯與正邪的超級英雄電影,但卻凌厲而堅定地點出了所謂英雄的終極內涵。

所有正邪都是相對而言的,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無暇的美好或是純粹的邪惡。

但越是這樣,越不能陷入虛無的逃避,而越是要掙扎。

尤其是這些超越常人的英雄們,這是他們的責任。

生命不是靠守護存活下來的,而是靠掙扎的求生。個體實在太脆弱了,世界上永遠會存在“毀滅你,與你何干”的可怖存在。

而生命能夠仰仗的武器,正是“復仇”。

所謂“復仇”,就是一種反饋。生命在反饋中成長,個體也許會犧牲,但是歷經考驗、不斷進化之後的種群卻能延綿相續。

這就是為什麼這些“超人”們還是要站在人類和地球一邊,站在生命這一邊。即使最後灰飛煙滅也沒有關係,因為一定會有剩下的人繼續復仇。也許比起俗套的大戰一場後終於守住了世界要殘酷太多,但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復仇者

當年託尼面對那個自稱“神明”的洛基,從一開始說的就是“復仇”——看起來回避了“守護”,實際上卻是在理性的角度宣告了一種最大的決心。這種決心與美國隊長的那句“I can do this all day.”一脈相承,揭示了“復仇者”三個字背後最大的秘密。為了愛與和平的理念很崇高、很美好,但也很空洞,是隻存在於童話中的箴言。而在現實世界裡,許多真正實現奇蹟的行動並非源於這些高大上口號的指導,而是充滿人間殘酷的,睚眥必報的怒火、臥薪嚐膽的隱忍、咬牙切齒的逆襲。

所以,在數千年前,楚南公早有先言——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所以,在另一個偉大的故事裡,冰封的雪原,脫去面具的羅夏毅然決然地直面擋住他去路的那個藍色的、無敵的神,義無反顧,化為齏粉。

所以,在復仇者們最後一戰的舞臺,那顆淒涼而渺遠的異界星球上,沒有人去駁斥滅霸的理論,沒有正邪對立的渲染,面對身前強大到無法戰勝的存在,奇異博士雙手拉開法環,神色凜然,如鐵鑄一般——

“你會發現,我們的決心與你對等。”

名副其實的“復仇者”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