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徐克導演的狄仁傑系列的特效?

包蕊傑


暑期檔的進度條快走完一半,終於有搶眼的國產新片可以看了——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提前看過點映,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形容這部片子,一個字就夠了:

爽。

畢竟是徐老怪的作品,最厲害的就是視覺效果。

前兩部“狄仁傑”,通天鐵塔、海中巨鰲就夠酷炫了。

這一次,巨型白猩猩、渾身都是觸手的怪物……隔著銀幕都被震懾到不行。

據說“狄仁傑系列”還會拍下去,形成漫威宇宙一樣的“狄仁傑宇宙”。

串起這個系列的明線,毫無疑問是狄仁傑。

暗線則是大唐的波詭雲譎,比如《四大天王》裡,就有個想要顛覆唐朝的封魔族。

處在二者之間,最重要的角色,大概就是劉嘉玲扮演的武則天。

這一部《四大天王》一開頭,皇帝就把亢龍鐧賜給了狄仁傑。

亢龍鐧有多神?星宿隕鐵打造,什麼兵器遇到它,都得碎成渣。

更厲害的是,它跟尚方寶劍差不多——拿著它,皇帝都得忌憚三分。


亢龍鐧是摧毀所以幻覺的大殺器,特效裡的怪物終結者。


最後,想問問大家,有沒有覺得白毛大猩猩特別像《金剛》,飛著的龍像《侏羅紀世界》?


桃紅梨白


《狄仁傑系列》是徐克多年精心籌劃的系列電影,在第一部劉德華版狄仁傑取得成功之後,徐老怪夢迴大唐,傾注大量心血力圖打造最具逼格的狄仁傑系列大電影;而從上映之後的反響效果來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遠超之前徐克導演愛情和喜劇電影的水準,堪稱徐克武俠電影之外為數不多的成功類型片之一。


《狄仁傑》系列的精彩在於把懸疑、神怪、古裝、武俠以及宮廷政治完好的融合進一部電影中,通過狄仁傑系列我們即可感受到情節的環環相扣,又可以夢迴大唐領略當時的風土人情,其中更不乏徐克天馬行的設計以及精彩的打鬥場面。

當然就目前徐克的能力來說,特效依舊是他最拿手的好戲。從《龍門飛甲》成為第一部3D武俠電影之後,徐克在始終引領著華語特效的發展,其中與周星馳合作的《西遊伏妖篇》更是堪稱驚豔。



因電影本身特點,狄仁傑系列的特效不如徐老怪其他電影那麼炫酷,但是依然保持了當下華語電影特效的超高水準;加上本身特效班底的實力強大,我們依然期待最新一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帶給我們視覺上的非凡和驚豔。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武俠小王子李言


武俠之王,是影迷對徐老怪的溢美之詞,卻是發自肺腑,實至名歸。

放眼當今華語影壇,能把武俠電影拍得天馬行空的,想來,也就只有徐老怪了吧?

也許,不是徐克選擇武俠,而是武俠選擇了徐克。

徐克的武俠有一股子噴薄欲發的氣勢,可以叫霸氣,也可以叫俠氣。

所謂普度眾生,捨我其誰?

武俠的視聽語言,不同於文字,分分鐘都得有特效,對於畫面的質感要求極高。

特別是如今的年輕觀眾們,經過好萊塢大片的狂轟濫炸,對特效已然有些審美疲勞。

好在徐老怪本身就是個技術狂人,早年也去過好萊塢偷師,堪稱功底深厚。

如果有誰能把武俠和特效結合的完美無缺,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徐克。

暑期檔即將上映的《狄仁傑》系列第三部,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代表作品。

從第一部《通天帝國》,到第二部《神都龍王》,再到如今的《四大天王》。

前後歷經幾乎快有十年的跨度,特效的水平一直在變。

徐克,一直都在超越過去的自己。

這個系列的特效水準,幾乎已經是國產武俠電影的標杆,短時間內徐克難有對手。

想來,能將武俠電影玩到登峰造極的,也就只有徐老怪了吧?


獨狼映畫


雖然華語電影的特效跟好萊塢比起來,確實不怎麼能上得了檯面。尤其是小成本電影的特效讓人不能直視,大製作的電影特效又太單調。所以這麼多年華語電影的特效技術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長足發展。

但說到為華語特效電影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徐克肯定是繞不開的。他的成就不僅僅是拍了那麼多經典的武俠片那麼簡單,尤其是特效方面,徐克可以稱得上是“技術狂人“,他使用的特效在中國是具有開創性的。從80年代開始,徐克便致力推動華語電影的特效發展,1983年的《新蜀山劍俠》是徐克特效電影的開端,儘管那個時候的特效並不真實和完美,而且幾乎全由好萊塢團隊打造,但這也代表著當時徐克在香港電影市場開闢出了一條特別的道路。



後來拍《倩女幽魂》系列時,徐克成立了自己的特效部門,一方面聘請國外特效專家參與制作,傳授經驗,另一方面積極培養髮掘本土特效人才。



徐克之所以能在很早便了解了特效的重要性並並根據影片風格多加使用,得益於他年少時在外國的學習經歷。而好萊塢電影也讓他深刻地意識到——香港會需要這種風格的電影。後來徐克用事實證明了一點——華語電影不僅需要特效,有時要講好一個故事,必須用先進的特效為其服務。

筆者認為徐克版《狄仁傑》系列的特效,其實可以算十足驚豔。拍《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時,為了實現3D水下攝影技術,他花重金從國外請來世界一流專業的水下技術攝影團隊。影片開場的一場海戰,不得不說特效技術做的是真的好,氣勢磅礴,場景逼真,很難讓人看到技術的痕跡。



再有就是影片中的服裝、背景和色彩的應用,這些雖然都是一些小細節,但也正是這些小細節,才把整個影片的3D效果推向如幻如夢的境界。另外,還有怪物龍王的特效妝容,對比頭段時間好萊塢的《水形物語》裡面的魚人,雖說無法完全企及,但也很接近了。



斯皮伯格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今的電影史應該分為《阿凡達》之前和《阿凡達》之後,因為卡梅隆在全球範圍普及的革新式的電影特效技術,讓電影進入了一個新曆程。想必徐克也非常明白這一點:對於神幻武俠片來說,如果不去追求電影特效的極致,在技術方面就會落後,就會被淘汰,同類型電影也無法得到真正的發展。

但,《狄仁傑》是否能完全代表國產電影的特效水平呢?我覺得,最終的答案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失望。




現如今,華語電影特效技術方面依然面臨著許多無法迴避的問題:第一,中國特效工業的成熟度距離好萊塢的特效工業還有多遠?第二,中國的特效人才是否能夠滿足自我需求?第三,中國的特效團隊是否掌握了核心硬技術,如何才不受制於人?

有很多人都說“徐克的整個職業生涯就是華語電影特效的發展史”。這麼說乍看上去無可厚非,但實則經不起推敲。因為徐克畢竟是導演,他不是特效團隊的領頭人,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動用外國團隊加盟是必須的,因此《狄仁傑》,也不能算完完全全的本土製作。



據說徐克為《狄仁傑》系列畫了上白張概念圖,目前還沒有全部拍完,因為要根據他的想法全都拍出來,特效費用實在太貴。但徐克還是儘可能努力在做,只能說徐克是目前中國導演裡最接近“特效大師“的人,注意,只是接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