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官车,官车,就是我——奥迪入华卅年记

对于中国人而言,奥迪A6L与官车的形象形成了深刻的捆绑,低调有容是奥迪这个品牌中国人心目中最突出的形象,而成熟稳重也成为了大家对奥迪车主们最常形容的词汇。但各位可曾想过,奥迪是怎么与“官车”这个形象捆绑到一起的?本文我们在这里为您探寻奥迪这个品牌进入中国的传奇之路。

我,就是官车,官车,就是我——奥迪入华卅年记

生而强大,天生有范

奥迪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第一款车型,就是第三代奥迪中大型轿车奥迪100,这款车的外形设计与内饰设计由Martin Smith和Peter Schreyer两位大拿操刀,在外形上这一代奥迪在继承原有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气动特性,在风洞中“吹出来的奥迪在气动特性上相比竞争对手们略胜一筹,风阻系数0.29的成绩不仅赐予奥迪100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和动态特性,还带给了奥迪大气优雅的外观。而内饰上奥迪也在简洁和美观中构筑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包豪斯式的设计风格与T形中控台排布也成为了汽车内饰设计历史中堪称里程碑式的设计。在将1983年欧洲年度车这一褒奖揽入囊中后,奥迪100自此成为了与奔驰E级和宝马5系齐名的德系车卓越代表。

我,就是官车,官车,就是我——奥迪入华卅年记

中国市场这场“抢滩登陆战”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登陆,是于1985年在上海大众安亭工厂中通过半散件组装形式生产100台奥迪100,供中央和上海当地领导使用,而奥迪和上汽的“情缘”短暂,在结束这批散件的组装和奥迪就停止了和上海大众的合作。而当时,对中国市场“有想法”的厂家不止奥迪,在1985年一汽同样通过散件组装的方式生产了800余台奔驰E级轿车(W123)作为厅级干部的座驾,而此时丰田的皇冠与日产的公爵也进口到了中国市场,强大的产品力使其横行于中国的官场和商场,除此之外道奇也对进入中国进行合资生产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奥迪作为一个刚刚在行政轿车领域崭露头角的品牌,在竞逐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过程中,难免一路坎坷。

我,就是官车,官车,就是我——奥迪入华卅年记

一处相思愁两头

奥迪100的生产线在美国成功建立,大批量的零件已经被生产之时,奥迪却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品牌危机——在1986年的7月,一个关于车内无人的奥迪在路上突然启动横冲直撞的视频被美国各大电视台轮流播报,对于当时的奥迪而言,这场事故的严重性远甚于20年后发生的丰田“刹车门”。虽然在后来奥迪通过实验和调查取证证实了这是美国某家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自导自演的一出“假新闻”,但是奥迪从此彻底断送了在美国市场的发展,甚至奥迪100受此新闻影响,也在世界各地销售遇阻。但是,奥迪也成为了第一个因为“无人驾驶技术”被众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和现在的奥迪A8“L3无人驾驶”的风头无两可谓是交映成趣。

我,就是官车,官车,就是我——奥迪入华卅年记

而此时,一汽的领导层在为复兴红旗品牌和生产堪用的国产公务用车愁白了头。在1986年末一汽厂长耿昭杰得到消息,前往墨西哥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一条克莱斯勒从大众引进的CA488 2.2L直列五缸发动机的生产线,这款发动机在一汽的构想中将会应用于轻卡、轿车、微客等一众产品。而当时囊中羞涩的一汽还惦记上了已经停产闲置的道奇600生产线,但克莱斯勒看一汽对这条生产线表现出兴趣后,就毫不客气的狮子大开口,开出了高达1760万美元的高价,而且还给当时赴美谈判的国家经贸副主任朱容基和中汽联理事长陈祖涛吃了一记闭门羹。毕竟在克莱斯勒的管理层眼里一汽就是个钱多人傻的阿憨,在一汽占了克莱斯勒的便宜后,性子直的美国人憋着劲想在汽车生产线这里扳回一城。

我,就是官车,官车,就是我——奥迪入华卅年记

两场翻身仗

克莱斯勒的管理层正在洋洋得意,等着一汽花高价当冤大头,殊不知奥迪为了赢得这个巨大的市场,不仅派出了访问团立刻前往天寒地冻的长春进行紧急访问,同时还特地为一汽制作了一辆搭载了CA488发动机的奥迪100,甚至还在车尾贴心地打上了一汽的标志。而一汽的管理层在试驾试乘了这款特别版奥迪后,对大众集团的诚意表示了认可,最终决定引进奥迪100作为新一代公务用车。得知了消息的克莱斯勒管理层慌了,随即改向中国政府报价1美元兜售这条生产线,可惜为时已晚。而随后大众集团为解决奥迪100零件积压,更是开出了购买14500套奥迪散件即送一汽整套捷达生产线的优惠。此役,一汽和奥迪双方都深感赚翻了:大众集团在实现了翻身的同时成功的奠定了未来多年中国市场霸主的地位,在中国从紧凑级轿车到中大型轿车都以大众集团车型为主流;一汽以一个低廉到难以估量的价格获得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紧凑级轿车生产线和中大型轿车生产线,捍卫了自己共和国汽车长子的地位。

我,就是官车,官车,就是我——奥迪入华卅年记

而在双方确定合作的第三年1990年,中央政府出于节约开支,削减预算的目的,停止了从外进口豪华车的采购活动,从此宝马与奔驰彻底与“官车”形象作别,而这一别就是几乎20年,直到2007年北京奔驰才正式进入中国政府公车采购目录,而华晨宝马进入采购目录都已是2009年。而奥迪也一直盘踞在这个目录当中至今,也正式这条政策,让奥迪彻底坐稳了“官车专业户”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