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里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他是五千年來活得最精彩的人,也是中國文化發展到高峰時期孕育出的文化高峰。這位詩、詞、文、書、畫均達到當時金字塔尖的人物,實在是一位開掛級人物。面對中國文學史上最會寫詞的人,我們去盤點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一起走進文化偉人的內心世界。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1最史詩氣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賞析】最負盛名的宋詞是哪首?估計很多人想問這個問題。原武漢大學的文學教授王兆鵬先生,弄了個《宋詞排行榜》,對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2萬多首宋詞排座次,徹底解答了我們的疑問,獨佔鰲頭的就是這首《念奴嬌》。本詞也是歷代各種選本的必選之作。正因為久負盛名,一定程度上,東坡詞的藝術風貌為本詞所遮掩,很多人把東坡當成豪放派的代表。其實,東坡有非常多樣的一面,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魫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

【賞析】《永遇樂》是一首清麗脫俗的詞,此詞抒發對人生宇宙的思考與感慨。詞中狀燕子樓小園清幽夜景,抒燕子樓驚夢後縈繞於懷的惆悵之情,言詞人由人去樓空而悟得的“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之理。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六:“脫去筆墨畦徑間,直造古人不到處,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2最東坡氣度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從小序看,東坡這種氣度,是想學也學不來的。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賞析】時下,有熱門句子:“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誰知,最早的出處竟是東坡。東坡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別名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

3最豪放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賞析】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還不到40歲。作者因此詞有別於“柳七郎風味”而頗為得意。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確實堪稱豪放詞的代表。

水調歌頭·快哉亭作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於貶官黃州(今湖北黃岡)。元豐六年,三月張懷民也貶官在黃州,與蘇軾的心境相同。他們結識後,因氣味相投而成為好友,交往密切。是年十月十二日蘇軾將往張懷民暫住的承天寺與之一起賞月,寫下了著名的《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十一月,張懷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觀覽長江勝景。蘇軾欽佩張懷民的氣度,為其所建的亭起名為“快哉亭”,並贈其這首《水調歌頭》。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4最婉約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賞析】此詞詠楊柳,上闋主要寫楊花(柳絮)飄忽不定的際遇和不即不離的神態;下闋與上闋相呼應,主要是寫柳絮的歸宿,感情色彩更加濃厚。全詞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一面。

從本題的小序看,這一首是次韻之作。章質夫,叫章楶,是蘇軾的同僚和好友。千百年來,絕大部分人認為東坡詞要勝過原作,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

賀新郎`夏景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熱。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濃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賞析】與其說是寫夏景,不如說是寫美人。與其說寫美人,其實更像在寫閨中少女情竇初開時那種緊張、甜蜜、帶著焦躁的複雜心情。你看這句: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不禁腦補起《西廂記》裡鶯鶯盼著與張生約會的畫面。光寫景,不寫人;光寫人,不寫情,都是二流寫法。情景交融大法好!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5最詩情畫意

行香子·過七里灘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賞析】這首小詞,既描繪了靜止的畫面,又表現了畫面的流動,將動和靜、虛與實結合得如此巧妙,給人以詩情畫意的美感享受。而且,在生意盎然、活潑清靈的景色中,又融注著詞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銷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

【賞析】這首詞表現了蘇軾對杭州詩友的懷念之情。上片從分手寫起,進而寫自己回憶故人的落寞心情;下片追憶與友人同樂的情景,進而表現其思念之情。憶人與憶景融匯為一,情深意切,詩意盎然,含蓄蘊藉。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6最深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賞析】這是一首悼亡詞的名作,懷念的是東坡結髮妻子王弗。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裡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此詞。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本詞是一首流年光景的清新婉麗之作,與東坡身邊另一位女人有關。據說蘇東坡被貶惠州時,朝雲常常唱這首《蝶戀花》詞,為蘇軾聊解愁悶。每當朝雲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時,就掩抑惆悵,不勝傷悲,哭而止聲。東坡問何因,朝雲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處無芳草句’也”。 蘇軾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開始傷春了!” 朝雲去世後,蘇軾“終生不復聽此詞”。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7最仙風道骨

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谷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賞析】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裡築屋名雪堂。對於經受了一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餘生,內心是忿懣而痛苦的。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間,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賞析】被貶黃州後,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能率領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然而,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他人無法理解,也較難排解。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8最世俗煙火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賞析】此詞是蘇軾43歲在徐州(今屬江蘇)任太守時所作。本從農村習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了淳厚的鄉村風味。我們也因而發現,東坡是一個立體的東坡,一個多樣化的東坡,一身仙氣的他身上,也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賞析】東坡為人胸襟坦蕩曠達,善於因緣自適。貶到黃州初時,雖也吟過“飲中真味老更濃,醉裡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樣惴惴不安的詩句,但當生活安頓下來之後,樵夫野老的幫助,親朋故舊的關心,州郡長官的禮遇,山川風物的吸引,促使他撥開眼前的陰霾,敞開了超曠爽朗的心扉。這首樂觀地呼喚青春的人生之歌,當是在這種心情下吟出的。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9最空靈高遠

洞仙歌

序: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表面上看,在寫花蕊夫人的國色天香,但老先生又何嘗見過花蕊夫人。所以首句只是“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花槍一點,緊接著說繡簾開、明月窺人,還半是意淫半是幽怨地來一句:“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說白了,就是對美女的無限遐想。

然而,你覺得這樣就是蘇軾了嗎?不,君不見,“時見疏星渡河漢”,難道只有帝王家才能看得到,我們普通人在下半夜納涼也有這樣的感受的好不好。最後“流年暗中偷換”,但見時光斗轉星移,一種淡淡地憂愁籠上心頭,全詞境界得到昇華。把帝妃還原成普通人,寫人的情感,這樣的詞才是好詞,所以在千百年後,都能得到現代人的共鳴。這大概是對“文學是人學”做的一個好的註釋。

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賞析】此詞同樣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詞。作者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風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在詩情畫意中表現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適,抒發了他樂觀、豁達、以順處逆的襟懷。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10最兄弟情深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胡仔《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王國維《人間詞話》:東坡之《水調歌頭》,則佇興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可見評家對本詞評價之高。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扌離]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徵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

【賞析】這首詞是蘇軾於熙寧七年(1074)七月在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寄給其弟蘇轍的作品。詞中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壯志難酬的苦悶。

東坡詞裡的十個之最,從此世上再無東坡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