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劉邦因勢利導,終究戰勝了項羽,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秦朝末年,農民起義,劉邦和項羽是當時比較著名的起義首領。如果二人相遇,必定會成為對手。但是世人都認為項羽是有能力奪取天下的,因為項羽是楚國的貴族,用有雄兵百萬,有很強大的號召力。他屬於楚氏皇族的號,有一句俗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備註:有現代學者指出,三戶代指陳勝、項羽、劉邦,他們是當時推翻秦朝最著名的人)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劉邦是一結草莽,無論從人力、才能、背景都無法和楚霸王相匹配。同時項羽一直看不起劉邦,覺得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只需安撫即可,最後大意失荊州,白白失去了天下。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從《史記》記載可以看出,他本有好幾次機會殺掉劉邦,但是他都放棄了,最終劉邦稱為了漢朝的皇帝,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有時我們會思考,項羽和劉邦性格以及對待當時的格局有很大區別,項羽有點剛愎自用,而劉邦就比較圓滑一些,也很會聽取下屬意見。項羽本有三次機會殺掉劉邦,只可惜沒有考慮周到,最終被劉邦獲勝。

第一,項羽鉅鹿之戰勝利之後,準備進攻函谷關,不想路上遇到劉邦。如果當時項羽看清當時的形勢,找一個理由,消滅劉邦,那麼以西楚霸王的威名,歷史必將改寫,但他偏偏沒有那麼做。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第二,公元前206年陳勝吳廣起義,各地諸侯分別相應,當時比較有名的有楚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有農民出身的劉邦,當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梁扶楚懷王的孫子作了楚王,當時劉邦也投靠了項梁。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公元前207年,項梁戰死,楚懷王派項羽等去救援趙國,同時又派劉邦領兵攻打函谷關。《史記》記載,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入關,便封為關中王。項羽打敗秦軍,據說劉邦已獲得咸陽,於是很是生氣,直搗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偷偷派人告密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非常惱火,決定出兵絞殺劉邦。

當時,劉邦的軍師張良分析,此時不宜和項羽硬拼,讓劉邦只得退出咸陽,回師霸上,按兵不動。因為此刻劉邦的軍力遠無法和項羽抵抗,更知道自己軍力不及於項羽四十萬大軍。所以,讓劉邦把在咸陽所得全部送給項羽,主動推崇項羽為關中王。

鴻門宴上,亞父范增感覺劉邦日後必是一代梟雄,便秘密安排,讓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但此事為項伯知悉,項伯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報信。劉邦知道這鴻門宴是兇險之宴,但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因為在當時那種環境。在鴻門宴會,范增早已安排人,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可是還是被項伯和樊噲給解了圍,劉邦終於更借往如廁而逃跑,回到軍中就殺了曹無傷。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第三,在漢元年八月,劉邦在接受項羽分封后回到漢中,短短三個月,就出兵關中,司馬欣、董翳都投降劉邦。章邯堅守廢丘,整整堅持了十個月。他在等項羽!如果當時項羽出兵關中,趁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將劉邦逐出關中,有可能一舉消滅劉邦集團。但是,項羽此時仍然沒有認清劉邦是他稱霸天下的最大敵手,置劉邦於不顧,而出兵齊地,深陷齊地,給劉邦大有可乘之機,使其鞏固了關中之地,舉兵東進,佔領彭城,最終引發了彭城之戰。

彭城之戰中,項羽夢攻打,劉邦大敗,此時項羽要趕盡殺絕,而當時劉邦,死傷超過10萬左右, 項羽再次乘勝追擊,在靈壁東將漢軍逼入睢水,又死傷十萬餘人。劉邦走投無路時靠著大風飛沙的攪局,趁亂率數十騎逃脫。逃回滎陽、成皋。項羽追擊劉邦,終因病歷不足,當劉邦逃到下邑收拾了殘兵敗將後,項羽的也以無法對劉邦構成威脅,

項羽錯過了幾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最終劉邦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縱觀歷史,項羽沒有抓住這幾次關鍵的機會,正應了那句熟語,時勢造英雄,劉邦終究成為一代君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