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与黄埔军校齐名的军政大学,竟在唐山迁西

1943年8月1日,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创建于抗日根据地——唐山迁西山区。

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是由中共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当时称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冀东抗日军政学校,1944年底改称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

学校传承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从1943年8月至1945年8月,在严酷的抗日游击战环境中,前后共办四期,培训了1000余名军事、政治干部,为冀热辽抗战及全国解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

抗战时期与黄埔军校齐名的军政大学,竟在唐山迁西

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的创办,是冀热辽抗日武装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部队亟需补充经过训练的初级军政干部。由于根据地处于东北、华北的咽喉,战略环境极其严酷,长期处于被围剿的独立游击战的最前线。因此,创建一所在游击环境中的“抗大式”军政学校,就成了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的最大特色。1943年8月1日,军校第一期在根据地的迁西山区正式开学,冀热辽军区司令李运昌将军亲任校长。

抗战时期与黄埔军校齐名的军政大学,竟在唐山迁西

李运昌

李运昌(1908-2008),唐山乐亭人。时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兼冀热行署主任并兼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

第一期开学时,校长李运昌将军亲自主持了开学典礼,并作报告,明确了创建军校的宗旨和方针,阐明了建立一所在游击环境中的“抗大式”军政学校。

学员由解放区、日伪占领区招收的爱国进步青年知识分子、部队选调优秀班排干部组成。学员多数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少数大学生和高小学生,共计124名。学校领导干部有大队长王华一,教导员吴明,政治主任教员程力群,军事主任教员姬力炎,特派员于贯一、干事许燕、蔡际春等。

在游击战争的残酷环境中,抗日军政学校的日常学习、训练和生活,完全是在行军转移的空隙中进行。学员们以山坡、草地、林间为课堂和训练场,过着严格的军事化生活。早出操,晚点名,站岗放哨,行军转移十分频繁。除了日常学习,学员每天还要召开班务会,表扬优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行军和课余时间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娱活动,学唱革命歌曲,到处洋溢着饱满的战斗热情和民主氛围。

抗战时期与黄埔军校齐名的军政大学,竟在唐山迁西

1944年1月,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完成学习任务,124名学员迅速分配到冀热辽军区各部队中担任初级军政干部,受到部队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1945年8月,冀热辽军区司令兼政委李运昌奉命率部挺进东北,军政学校由教育长谭刚、学员团政委李涛等带领,跟随主力部队一同挺进。学校在辽宁、吉林招收大批青年知识分子,组成学员两个团2000余人进行培养教育。45年底,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全部干部、学员统交西满军区,成为以后东北军政大学的组成部分。

抗战时期与黄埔军校齐名的军政大学,竟在唐山迁西

隶属军校的卫生队在解放战争时期改建为冀察热辽军区军医大学,校长刘绍九,政委王中番。后改称为东北医科大学第四分校,有学员2000余人。该校在1948年参加辽沈战役,设立12个战地救护所,救治了伤员万余人。全国解放后改称为承德医学院。

冀热辽抗日军政学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发扬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光荣传统,继承了抗大的革命精神,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创建发展,为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