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呼和浩特歷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後稱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據傳,通順街的名稱來歷與呼和浩特七大召之一的朋蘇克召(今呼市七中)有關。朋蘇克召又名朋松召,位於通順街西側,最早通順街起名叫朋松街,由於逐漸唸白,就慢慢變成了“通順街”,後來也就衍生出了周邊的通順大小巷。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如今的塞上老街是玉泉區人民政府於2001年改造建成的,定位為步行街。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通順街往事

▼如今的塞上老街,可以看到很多古玩商在售賣古玩。在其中一家店鋪門口,我們看到有幾個我們俗稱為“軲轆”的東西。這其實就是很多影視作品當中那些“轎子車”(雙轅車)所用到的軲轆。在軲轆的外邊有鐵箍一類的東西,這叫“鐵瓦”。只有有了鐵瓦的軲轆才能結實。在過去誰若是能坐得起雙轅車那定是家底殷實、家境顯赫之人。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回味曾經,很多老呼市人對於通順街都有其獨特的記憶。當年的通順街,還有油茶麵、茶湯、焙子、甜窩窩、槓房饅頭等特色美食。其中大碗酪是一種類似於酸奶的東西,但比酸奶要好喝的多。大碗酪在當年可算一種奢侈美食,價格不菲。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當年在通順街有很多的車馬大店,趕車的這些人都願意來這裡品嚐一下美味。比如義順齋(三和元)的稍麥和莜麵就尤其受歡迎。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在塞上老街的西口,如今立起了一個仿古的城門樓,更加增添了一些文化的氣息。通順西街的最西段也就是老呼市人俗稱的西口子。曾經有“官走北、民走西”的這麼一種說法,很多老百姓是從西面來到歸化城的。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通順街舊景 額博攝)

▼曾經通順街最有名的一種行業叫做“提吼”,就是提著東西去吼叫著賣。比如說火鉤子、火鏟子、鋼筆、毛筆、銅墨盒、皮鞋、棉襖、皮襖、舊衣服等。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為了防止陌生人知道行情,在提吼的商人之間有一些暗語來進行交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別被稱為喜、道、挺、飛、口、抓、現、聖、萬、喜。比如說一塊錢就是喜子,兩塊錢是道子。張三一塊錢的東西賣給李四要賣兩塊錢,張三會說:我喜子買的,道子賣給你。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昔日范家店今日美食街

▼老舊城人管“巷”讀作“hàng”,在塞上老街南側有一條著名通順大巷。通順大巷曾經叫大范家巷,據說是因為這條巷子裡曾經居住過一位姓範的山西人,因為買賣做的較大,所以街道命名為“范家店巷”,後來稱為“大范家巷”。從1956年開始,因為緊鄰通順街,所以這裡更名為通順大巷。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如今,通順大巷已經成為最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街。曾經在歸化城(呼市舊城)民間有一種說法,過年進這裡走一走,一年都會通通順順、平平安安。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玉泉故事匯,每週一期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玉泉故事匯|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兩條街,曾有這麼多故事

出品:中共玉泉區委宣傳部

本期主創團隊:田金有、王惠捷、張景植、趙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