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綜藝占盡優勢,輕體量綜藝如何逆風翻盤?

創造101節目結束已有些時日,但選手們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曝光熱度,近日101女孩們現身騰訊視頻美食綜藝《美食告白記》,引發了粉絲和網友的熱議,這檔輕量級的垂直美食網綜,不但在收官這一期給了這些新人舞臺,整季節目也吸引了林心如、林更新、謝娜等眾多大牌藝人加盟,作為一檔輕量級的慢綜藝,其撬動關注度的能力值得稱道。

大綜藝佔盡優勢,輕體量綜藝如何逆風翻盤?

成團的火箭少女接連登陸多檔節目,王菊據說已拿下品牌代言,而頗有人氣的呂小雨、高梓、強東玥、韓丹、羅奕佳、蘇芮琪等6位選手則參與了網綜《美食告白記》的收官錄製,從播出內容來看,這幾位少女在節目中展示出生活中更真實的一面,且表現出了極強的綜藝感和強大的適應能力,吃瓜神功、男友力、行走表情包,搞怪賣萌,綜藝感十足,更在超市大跳熱門pick舞,實力圈粉。曝光度與話題強勁,再度激發粉絲熱情,僅微博超話就獲得幾千萬量級的關注,百度指數也呈上升趨勢,現身綜藝吸睛程度依然強勢。

大綜藝佔盡優勢,輕體量綜藝如何逆風翻盤?

真實表現+情感共鳴

是綜藝打動人的核心

無論是對選秀藝人、剛出道的新人,或者是久經沙場的“老麻雀”,除了本身作品之外,在現在這個娛樂時代下,能夠保持曝光,對於自己的本職工作來說,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綜藝無疑是一條非常有效的方式,無論是投資大平臺的“大綜藝”,還是垂直輕量級的“小綜藝”。

這幾位選手雖然最後未成團出道,但無論從流量熱度和粉絲粘性來說,其實都有很強的號召力,而從這次的節目選擇來看,選擇這檔垂直類的美食綜藝秀出自己,無疑是個絕佳的選擇。從節目內容來看,這檔節目可以歸納為貌似是“很無聊”的買菜——做飯——吃飯幾個環節,但“吃”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國民性,再加上“以美食表達愛”這個精神內核,因此能夠收穫頗多關注。

大綜藝佔盡優勢,輕體量綜藝如何逆風翻盤?

剛剛出道的藝人在這個熱度紅利期內表現出不俗的續航能力,而《美食告白記》這檔節目的藝人邀請與節目設置,仔細研究也很是有趣:從薛之謙大紅不忘初心告白偶像張信哲時,表現出來的像一個粉絲一般的侷促;到放大林更新特點屬性,讓其挖掘小眾的電競少女的細節;再到謝娜生子復出後帶已經小有名氣的“素人”弟弟和助理出現在節目中時的開心;還有黃聖依帶著兒子向婆婆告白,體現出來的如同普通你我身邊一樣的婆媳關係處理,每一個主題都折射出不同的社會意義,每次節目播出後相關藝人話題的發酵,粉絲強烈的關注,都很好地說明了問題,情感共鳴與真實反映,才是輕量級垂直類綜藝的核心所在。

“大綜藝”盛行

“小綜藝”並非夾縫中求生存

從跑男大熱開始,中國的綜藝迎來了一波高效高能高速的發展時期,大量的資金湧入,節目越做越豪華,規模越來越大。大綜藝自有大綜藝的優勢,資金足、規模大、靠著本身的平臺優勢有較大的影響力,但隨著網綜市場的逐漸完善,垂直類綜藝也越來越凸顯著重要的作用,垂直類綜藝以“小而精”“輕而美”的特點,可以彌補大綜藝個人特色凸顯不足的劣勢。以《美食告白記》為例,作為一檔小體量的慢綜藝,無論是小花關曉彤、譚松韻,還是林更新、大張偉這些當紅藝人,亦或是101少女這些“萌新”藝人,都能在節目中以慢制快,將自己屬於生活中真實的一面完全地展現出來,對於粉絲來說,這是藝人全方位的展示,會看得大呼過癮。

大綜藝佔盡優勢,輕體量綜藝如何逆風翻盤?

垂直類節目的出現,能夠填補市場大體量節目籠罩下的空白區域,《美食告白記》是在騰訊美食這個垂直分類下面,以美食內容為核心誕生的,既有真實的美食內容,也有以明星為媒介的娛樂內容,從騰訊視頻的平臺來說,是對已有內容體系的一個豐富和補充,更能貼合不同用戶群體的口味,同時也是順應行業趨勢的。

輕量級網綜對娛樂產業

有著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

騰訊美食作為垂直類美食綜藝創作中的佼佼者,以輕體量網綜出擊,逐漸走出一條美食IP商業化運營之路。今年5月以來開播的《美食告白記》第二季以精良的製作獲得了不俗的成績,節目播放量近4.8億,單期平均播放量近5000萬左右,相關微博話題總閱讀量近2億,對於一個輕量級網綜來說,已是十分優秀成績了。

大綜藝佔盡優勢,輕體量綜藝如何逆風翻盤?

從效果上看,藝人與網綜獲得雙贏的局面。一方面,騰訊美食聚焦年輕人的愛好和需求,邀請高匹配度嘉賓藝人,呈現出藝人為人不知的一面,豐富偶像形象,充分激活粉絲。另一方面,將年輕人生活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和痛點植入節日,引導嘉賓藝人以自身相似經歷參與討論,引起情感共鳴,拉近藝人與粉絲的距離,為彼此帶來雙贏流量。

娛樂產業鏈發達且完整的韓國,每年有大量的偶像產生,各種選秀節目也層出不窮,藝人的產出量密度遠高於中國,但是有大量的針對藝人的偶像類曝光節目,比如享有盛譽的《一週的偶像》《Showtime》,節目幾乎為藝人量身打造,而對於娛樂產業起步相對較晚的我們來說,還缺乏一些這樣類型的節目。國情與娛樂環境雖略有不同,但像《美食告白記》這樣的垂直類節目,不僅僅為藝人帶來曝光,也滿足了觀眾和粉絲內心對偶像的良性的“窺私慾”。

在碎片化閱讀、追求簡單舒適的互聯網娛樂時代,《美食告白記》第二季這樣流量口碑雙收的輕量級網綜,無疑是用戶需要的。騰訊美食敏銳捕捉到市場需求,不斷進行垂類深耕,在井噴式發展的網綜市場中佔據重要席位,也為未來網綜的發展、藝人的長線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而對於整個娛樂產業以及騰訊視頻的長遠目標來說,輕量級垂直類綜藝的發展,與大體量的綜藝多條線並行,完美填補了市場上的空缺地帶,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從行業角度來說,娛樂產業的空白之地需要新的刺激點;從角度藝人來說,通過節目

能夠延續曝光度;從粉絲角度來說,這是“窺私”屬性的放大成果,對“愛豆”的瞭解更近一層;甚至從商業角度來說,“小綜藝”的受眾更加具體而明確,節目對於粉絲的影響力是直接而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