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河邊撿到一灘「黃泥」,交到博物館後,專家激動:來頭太大!

都說寶物自晦,很多古董在經過歷史的沉澱之後,曾經的珠光寶氣會被時間打磨殆盡,看上去十分普通,就像陝西的一個小孩曾撿到的一塊“石頭”一樣,在當時,這塊“石頭”的發現,可是讓無數考古專家為之震驚!

事情要從1968年說起,時值9月,陝西咸陽的13歲小孩孔忠良放學回家,於村邊的小河邊嬉戲,隨著夜色逐漸朦朧,在月色的照耀下,他發現河邊一塊白色的石頭髮出微微白光,好奇之下,他便帶回了家中。回到家裡,孔忠良將這塊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石頭拿出來給父親看,其父親還是有點見識的,一眼便看出這塊石頭應該是印章之類的物品,且其底部鐫刻著我國古代的文字,直覺告訴他,兒子撿回來的這塊“石頭”應該是塊有價值的歷史文物,遂第二天大早,兩人便將它上交到了當地博物館。

小孩河邊撿到一灘“黃泥”,交到博物館後,專家激動:來頭太大!

當時的考古專家和這塊“石頭”初一見面,便看出問題,他們激動的大喊:這東西了不得啊!原來,這並不是一塊石頭,它是材質是極品的新疆和田羊脂白玉,不僅如此,它正面所鐫刻的古字為:“皇后之璽”,且背面還雕刻有一隻栩栩如生的螭虎,專家們初步判斷它應當為漢代時期的皇后玉璽。

小孩河邊撿到一灘“黃泥”,交到博物館後,專家激動:來頭太大!

為了弄清楚究竟是漢朝哪一任皇后之物,專家們隨孔忠良來到了撿到玉璽的地方。專家們發現,這裡的地理位置與漢朝高祖劉邦與其皇后呂雉的合葬墓僅有1公里的距離。後經過反覆的考證研究,專家們完全確定該玉璽就是歷史上傳奇皇后呂雉之物,其歷史價值重大,並在2015年的時候,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了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小孩河邊撿到一灘“黃泥”,交到博物館後,專家激動:來頭太大!

古有完璧歸趙,現有孔忠良上交皇后玉璽,雖說是陰差陽錯,但讓人感動的是,當年孔忠良父子知曉該玉璽是國寶之後,二話沒說便捐獻給了國家,並且沒有索要任何報酬,只是領了20元來往路費就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