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工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工夫乃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工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的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工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喝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於紅茶、綠茶之間,為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工夫茶藝

1.鑑賞香茗: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圖1)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2.燙洗茶具:用沸水燙洗紫砂壺、公道杯和品茗杯。(圖2~4)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3.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圖5)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4.懸壺高衝:向壺內注水,水滿壺口為止。再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泡沫。(圖6)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5.燻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圖7)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6.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洗茶後用來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若琛出浴也叫洗茶,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若琛是清初發明小甌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圖8~10)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7.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圖11)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8.關公巡城:將茶壺裡面的茶湯倒入公道杯內,再將公道杯內的茶湯倒入品茗杯內。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圖12、13)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9.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圖14)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10.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11.高衝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四步動作。

12.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13.重酌妙香和再識醇韻:重複品香審韻的動作。

14.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

泡茶技藝之——工夫茶泡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