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爲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2018年7月1日,由單行道畫廊與蓮荷亮點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 在單行道畫廊如期舉辦,此次展覽由藝術贊助人、藝術園區投資者、朝堂藝術品中心創辦人李曉強先生策展。

開幕當天,舞者、藝術家顏荷為觀者帶來長達1小時的行為藝術作品,通過此種方式表達她對時間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思索,以及作為一名女性的獨特思考視角和感悟。伴隨著由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1913年創作的“春之祭”曲調,她全程置身於由冰累積的裝置中,通過旋轉、奔跑等變化的肢體語言呈現和表達並與觀眾近距離交流。不同於作者以往作為舞者的演出,她沒有刻意設計精準的動作來配合音律節拍,而是在意識、節奏、偶然中尋找動作的不確定性。其中奔跑動作將無形的時間概念化,在奔跑的過程中,時間不斷往前亦在分秒地流逝。展廳中“冰城牆”的想法源於作者受到羅馬角鬥場建築的啟發,而冰累積的高度和狀態正是形象化了作者現階段的人生輪廓。作者每走一步,每做一個動作,冰都在逐漸融化成水,是一種可視化的時間流逝的概念,同時也寓意著作者認為作為女性,妻子、母親、朋友等多重身份,且身份對人本身的消耗,也許在某一個時刻這些身份會坍塌,但是時間無法回去,還是要堅持向前奔跑。

“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在此期間,觀眾可以自發搬運冰塊,並選擇位置擺放在原有的冰城牆上,通過此方式參與並共同鑄造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作者與觀者的另一種交流,同時作者認為這個舉動就像是在人生路上,往往別人會參與到你的生命中,並幫你共同搭建你的人生輪廓。說到與觀者的交流,作者認為當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都是屬於創作者的,就像孕育一個孩子,當在孕育的過程中,孩子與母親是一體的,但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他就是屬於他自己的獨立個體。 就像作者完成這件作品的過程,當它發生並不斷地與觀者產生交流互動,它已經作為無數個體存在,這也正是當代藝術的魅力所在。

在接近結尾處,水從上而下傾瀉而出呈現像下雨的狀態,顏色從透明到紅色、黃色、藍色反覆交替,當顏色在冰與水之間相遇,又呈現出綠色、橘色、紫色,並不斷變化,但最終混合在一起變得汙濁。作者並未對這過程去定義,而是順其發生,就像很多事情要倒過來再看,一路走來,很多東西無法再回去。人生中會出現很多質疑,但還是需要走自己的路。正如作者所說“未曾辜負青春,卻辜負了記憶。有多少人與事,在日復一日的流年中,失了蹤影,散作今日灰茫茫的天空,橫亙在你面前,你卻什麼也看不見。也許,會有一瞬,因為一句話、一首歌、一杯茶、一壺酒,或者鳥鳴刺破霧霾,落入耳中,恍惚看見誰的笑容。在時光深處,乾淨青澀,美好如初。然後,突然明白,我們,回不去了。無法折返的青春,無法歸來的故鄉,就連你我也不再是記憶中的模樣。於是,流下了許多許多的眼淚,像雨一樣的落下……”

“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何處是歸程” 顏荷行為藝術展在單行道畫廊舉行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李曉強先生,從對當代藝術和行為藝術的認識出發,及作為一位旁觀者和多年老友的身份策劃了本次展覽,從藝術的角度就作品的當代性進行了提煉,在策展人眼中作者骨子裡有種反叛的現代精神,在職業生涯中,她不像一般的舞者去循規蹈矩的做事情,而是常常反觀和挑戰自我,在生活中亦是如此。他講到此次展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喚醒人們的某種意識,當代藝術已經打破很多的界定範疇,不同藝術形式穿插在一起。藝術家通過某種載體,使用最能表達藝術家本身特點的方式來表達思想,不在乎材料和形式,這也是當代藝術的核心。但是行為藝術又比較特殊,行為藝術是藝術家用思維和行為過程來進行創作的藝術形式,相較於架上繪畫、傳統雕塑等,它更是強調、注重藝術家的行為過程的意義,消解了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觀者對藝術創造行為的認同感。策展人與作者選擇在畫廊空間呈現行為作品,並用一種平視、平等的視角,去除舞臺的概念,與觀者達到更緊密的交流,觀眾近距離的看到作者的行為過程、冰慢慢融化的過程,感受作者這個過程中狀態和情緒的變化。

實際這場行為藝術是產生一種共鳴,引發觀眾的思考,當觀者看到作者的表演或者感動,或者傷心、或者氣憤時,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正因著每個人的人生閱歷全然不同, 感受亦千差萬別。在行為的過程中,策展人強調提煉和簡化,作者本身是一位舞者,不強調她舞者的特性,而是以行為藝術的角度出發來呈現作者的思想。簡化作者的動作、表現形式和演出時長,做到精練的傳達,簡單更具有力量和想象力。希望在作者的行為過程中通過行為本身、與觀者的交流,來詮釋自始至終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一個命題——時間。那麼,在如何看待時間這個概念上,作者本身的人生經歷使得她具有獨有的身體語言,作為一位女性藝術家,舞者、妻子、母親,她在這人生過程的感悟十分深刻,行為發生的過程就像是作者重生的過程。

正如策展人李曉強先生所說“顏荷的行為藝術表演,呈現出她個人獨特的肢體語言,是她對生命形態的思索。並通過融化的冰塊與流失的雨滴,深刻干預著觀者的意識與覺醒。在日復一日的流年中,失了蹤影 失去的是時光,而旋轉與奔跑中,復活的靈魂翩然而至。當態度轉變為形式,繁雜的情緒用極簡方式來表達,藝術便達到里程碑式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