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她,是TFA負責日常行政事務的齊海燕,

在TFA閔行孩子們進行訓練,

又或是參加COPA大賽時,

她經常會出現在球場邊,

用最燦爛的笑臉,給孩子們加油鼓勵,

孩子們都親切稱她為“海燕姐姐”。

她,曾是一名教日籍人士中文的家教老師,

機緣巧合成為了TFA教練的中文老師,

當年在她做家教時,

她的學生野口大輔就很真誠地對她說:

“如果齊老師打算換工作的話,

一定要考慮來TFA哦,

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孩子們的笑臉。”..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在3年前,

齊海燕成為了TFA的一份子,

她曾經的學生成為了她的老闆和同事。

工作熱情而細緻的她,

主要負責與俱樂部裡中日小球員的家長們溝通,

因為語言上的優勢,

她與TFA閔行的孩子和家長們關係總是特別的親近。

那麼,

就讓給我們跟隨她的視角,

來了解一下TFA俱樂部和在這裡踢球的孩子們吧。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問:作為職場女性,在一家日本青少年足球俱樂部任職,和在公司做普通白領相比,有怎樣的不同?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齊:在公司上班的女孩子經常需要加班,久坐在電腦前對身體也不好,在TFA上班的我則沒有這樣的煩惱,經常和教練們一起運動踢球,偶爾還練到腿抽筋(笑)。雖然之前我也很喜歡足球,會看一些比賽,但自從進了TFA後我也開始入門踢兩腳了。

當然,我在工作中更多的還是感受了日本企業文化,日本企業自上而下服從性非常強,對於上司的命令和佈置的任務,大家都會絕對尊從,馬上第一時間去執行,這其實跟足球這一項團體競技運動有相通之處。

問:來TFA學習踢球的,多數是在上海生活的中國孩子、日本孩子,你覺得兩國孩子整體或個性上有哪些不同?

齊:其實來踢球的中日孩子都是活力滿滿的樣子。

一定要說差異的話,日本孩子獨立性和自立性更好一些,他們一般不會粘著父母,會找小夥伴一起玩,也很會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玩。

這與他們的學校教育,父母的教育習慣都很有關係,例如很多日本家庭會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送來上足球親子班,所以他們很小就開始學著聽話、聽指令。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中國孩子在性格上更純真,更隨心所欲一些,與日本孩子相比,似乎心理年齡更小一些,7歲的中國孩子就接近於5歲日本孩子那樣的孩子氣,也是很可愛的呢。

問:TFA是如何引導這些心理年齡更小,訓練時相當頑皮的中國孩子呢?

齊:有時候看到中國孩子在訓練時自由散漫、不守紀律的表現,野口教練他們也會感覺很頭疼哦。

但他的辦法不是用教練的權威去震懾孩子,逼迫孩子守紀律,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

例如有孩子在訓練時開小差甚至打架,邊上的中國家長往往很著急,忍不住大聲提醒或者制止孩子,但野口教練反而會要求中國家長不要過多幹涉孩子,他會用冷處理的辦法,讓孩子自己逐漸冷靜下來,意識到問題並自行解決問題。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野口教練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在跟孩子們一起玩”,他會把一些枯燥的基礎訓練融入遊戲中,過程中也會用一些搞怪、開玩笑等方式調動訓練氣氛。

例如悄悄把球藏在球衣裡,又或是用“看灰機”的方法企圖分散孩子的防守注意力……其實,野口教練是有計謀地在用比孩子們更頑皮的做法,讓孩子們注意力和興趣吸引到足球運動上來。

野口教練還希望在訓練中傳達給孩子們一個理念,那就是球場上“不講理”的事情,也會經常碰到,這時需要用正能量心態和方法去對待。

這裡的“不講理”並非字面意思上的不講理,而是有時他會讓隊內比賽從1:0甚至3:0開始,然後激勵分數落後的一隊奮起直追;有時他會幫助落後一方進球,讓場上比分交替上升咬得很緊……

一開始孩子們還為教練這些“不講理”安排斤斤計較,但隨著經歷的增長,磨礪了孩子們踢球的心態,激發了內驅力,即使遇到“不講理”,他們也能繼續專注於足球比賽本身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轉變。

問:TFA一年會舉辦3次COPA大賽,參與賽事組織的你有怎樣直觀的感受?

齊:對COPA大賽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場上每個孩子都很拼搏,全情投入比賽的樣子。

即使TFA的隊伍在比賽中遇到逆境,孩子們絲毫沒有氣餒,也不會出現隊友之間互相責怪的情況,而是一場一場繼續拼。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與此同時,COPA大賽的賽場氛圍也相當好,每次比賽日,都吸引了很多小球員家長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到現場,給比賽雙方加油助威。

尤其在比賽在常規時間裡雙方打成了平手,需要互罰點球決勝負的情況下,全場觀眾的心都隨著球員助跑的腳步一樣懸在了半空,屏息關注最後的結果。

在現場你會感受到,從小就能經歷這麼一場激動人心點球決勝的孩子,將來還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呢?

曾今有其他隊的家長給TFA建議:“為什麼COPA大賽不專門搞一個罰點球大賽,我們家的孩子就喜歡射門。”但TFA的教練一口回絕了這樣的建議,因為在他們的理念中足球是一項團隊運動,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向著球門的方向奔跑,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防守,經歷這樣過程打成平手後,迎來的點球大戰才是彌足珍貴的機會!

問:談談TFA裡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教練是誰?

齊:我覺得野口教練和高橋教練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分伯仲。

野口教練雖然看上去萌萌的,總是在孩子面前做一些搞怪的舉動,其實他內心是一個很嚴謹,有著嚴格要求的教練,他覺得教足球首先是育人,以強化孩子們的內心為基礎理念,然後才是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訓練環境。

所以,在野口教練的帶領下,TFA教練帶隊訓練之餘,都會聚在一起討論關於足球青訓的各種問題。你看,像今天這樣的寒冷的天氣,野口教練他們也沒有閒下來待在溫暖的辦公室,而是在球場摸索新的教學模式。

有一次我問野口教練,這樣連軸轉的上足球課備課會不會很累?野口教練回答:“如果你是一個影迷,讓你連續看幾部大片,應該也不覺得累吧?”

高橋教練給我的感覺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足球教練,從3、4歲幼兒園的孩子到7、8歲的小學生,再到12、13歲的初中生,他都很有一套。

面對不同年齡孩子訓練時,不僅是訓練內容上呈現差異化,他自己說法方式、表情,甚至站姿都是不同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激發孩子們的潛力。

在TFA裡,我們稱高橋教練為“大將”,有時候野口、高橋兩位教練會一起帶隊,我覺得這樣的配置真是過於奢華了,因為他們每個人都足以獨當一面!

後記:

筆者獲悉,由於身懷5個月寶寶的原因,她不方便繼續獨自留在上海工作生活,從而不得不決定1月底從TFA離職。

對齊海燕而言,此刻既有著即將升級做母親的憧憬,我們真心地祝福她,但同時,她的內心又有著一份不捨,對TFA這個溫暖有愛大家庭的不捨。

她不由感嘆說:“以前每天要跟這麼多人聯絡,覺得挺忙忙碌碌的,現在交接工作後突然閒下來,還真有點不適應呢。我真心覺得不捨得離開這個環境,同事們、家長們、孩子們、一起共事的人士……還是加油吧,一起加油!不管在哪裡,不管環境怎樣,帶著自己的經驗、信念,繼續生活!”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相信走進TFA的那些日子,

那些人,那些事,

一定會是齊海燕生命中的一段值得回味的美好記憶,

即使今年上海的雪下得那麼認真,

也無須多說離別,

因為大家因TFA因足球而結緣,

聚散有時,後會有期!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走進TFA的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