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偏激的反貪皇帝,看朱元璋如何反腐、打擊富人

最偏激的反貪皇帝,看朱元璋如何反腐、打擊富人

中國曆代君王裡,最痛恨貪汙、最仇富的皇帝估計就是朱元璋了,朱元璋早年被鄉紳惡霸、貪官汙吏逼得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開始造反,等當了皇帝,坐擁四海、富有天下,他的這種仇富、恨貪汙的心態一點沒變。

最倒黴的就是那些富戶和當官的了,朱元璋幹過兩件事打擊富戶,一個是把蘇州、杭州、嘉州、湖州等江浙地區的富戶強行遷徙到南京,美其名曰:“充實都城”,這些富戶到了京城,看著是來到了繁華大城市生活,其實失去了安身立業的家產,原籍的財富則被朝廷吞併。

還有一個就是洪武十五年雲南平定後,朱元璋不斷將內地居民遷往雲南,美其名曰:“支援邊疆建設”,不過這些被遷徙到雲南的移民,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富戶,這相當於對富戶的變相打擊。

元末明初有個江南第一富豪叫沈萬三,貲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富可敵國,後來被朱元璋發配到了雲南,本來也沒犯什麼大罪,他還曾經幫朱元璋修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可惜生不逢時,遇上朱元璋了。

最偏激的反貪皇帝,看朱元璋如何反腐、打擊富人

至於反腐方面,朱元璋做得很絕,並且透著一股極端和偏激。從明朝開國以來,朱元璋就不斷誅殺貪官,因貪汙受賄被處決的官員多達幾萬人,洪武十九年那會,很少有官員能做滿一個任期,中途就因為貪汙被殺了。

朱元璋設立了校檢,也就是紀檢委員,遍佈全國,這些人權力極大,辦事效率也很高。朱元璋還廣開言路,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大力檢舉貪官,那會經常出現一個有意思的場景: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押解著貪官汙吏走在通往京城的道路上。

並且為了震懾貪官,明朝那會在縣衙大門和二門之間設置了一個土地祠,不是祭奉用的,是剝貪官的人皮用的,官員因貪汙被處死後,把皮剝下來,然後在皮內塞上稻草,掛於公座之旁,供眾人參觀。

按說朱元璋的反腐力度這麼大、手腕這麼狠,官員不敢貪才對,可為什麼貪官殺不盡呢?

最偏激的反貪皇帝,看朱元璋如何反腐、打擊富人

主要一個原因就是當官工資太低,為了生活啊。宋朝那會當官很幸福,朝廷刑不上大夫,不殺讀書人,並且厚養士族,當官的待遇極好,朝廷養著,讓官員舒舒服服地過富貴日子。

明朝那會正一品官員每月的俸祿是八十七石米,正七品才七石五斗,縣令一個月的工資摺合成銀子才五兩,也就一千多塊錢,這麼點錢,又得交際應酬,還得支付下人工資,根本不夠生活,所以官員們冒著掉腦袋的風險也想方設法的貪汙。

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難怪貪官殺不盡,明朝官員們的生活很痛苦,每次上朝,都得和家人訣別,因為搞不好下朝就回不來了,有一點貪汙痕跡可能就性命不保了。

朱元璋立志要建立一個清白的天下,可貪汙始終存在,貪官始終殺不盡,並且一度鬧得許多政府部門因為官員被殺幾乎處於癱瘓狀態。沒辦法,還出現了這樣的場景:一些官員因為貪汙被揍得遍體鱗傷,然後戴著鐐銬繼續辦公,這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家的正常治理。

對於反腐這事,朱元璋可謂鞠躬盡瘁、身體力行,可是效果不好,他也沒能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反腐制度,他死後,後期的大明王朝出的貪官、鉅貪更是不勝枚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