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限制了想像 奢侈品背後的醜惡

貧窮再次限制了想象力!

最近,深受王室、超模、明星喜愛的奢侈品牌Burberry(中文名巴寶莉),幹了一件備受爭議的事情。


貧窮限制了想象 奢侈品背後的醜惡

據外媒報道,Burberry 2017年總共燒燬了價值 2,860 萬英鎊的商品,約合人民幣 2.5 億元。

從香水到服裝,再從化妝品到包袋,

這些質量上毫無瑕疵的產品,僅僅因為沒賣掉,就要被毀滅。

而這並不是Burberry第一次“放火”了,

在過去五年,該品牌已經燒了超過9000萬英鎊的產品,約為8億人民幣!

至於理由,Burberry的公關團隊站出來直言:

這只是摧毀了不需要的產品,以免將商品低價賣給“錯誤的人”(Wrong people)。

毫無疑問,在這家企業的眼裡,人是有三五九等之分的,

只要你買不起他家的商品,那麼,就會被自動歸為“Wrong people”!

如此赤裸裸的歧視,也讓網友瞬間炸了鍋,

有人說,全世界有那麼多人沒衣服穿,Burberry為什麼不捐給慈善機構?!

更有人說,此舉不尊重自己的產品,不尊重製造者的辛勤,更是對自然資源的熟視無睹!

而隨之討論的深入,這場由Burberry引發的大討論,正向我們展示著奢侈品行業那些醜陋的秘密……

(一)

作為英國高端奢侈品牌,Burberry成立於1856年,

在企業發展的一百多年曆史中,其憑藉著高端的品質以及經典永恆的設計,讓無數的明星成為了自己的粉絲。

想當初,火遍大江南北的臺灣版《流星花園》中,同學間炫富靠的就是Burberry。

那這個品牌貴到什麼地步呢?

即便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風衣,售價高達1450英鎊(約合人民幣1.29萬元),鞋子和襯衫也基本都要三四千元人民幣。

顯然,對於Burberry來說,只要套上了自家logo,即便將再普通的商品開出高價,也有的是人趨之若鶩。

因為那些買家,大多數並不太在意自己買到的是什麼,

只要商品上有標誌,不耽誤炫耀和攀比就成。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已經擁有了跟奢侈品一樣款式材料的包包,他覺得不是有品牌的,一定要買品牌的,於是,託付人從國外買了正品包包…….

Burberry當然深知自己的魅力何在,

於是,為了讓自己的品牌不掉價,便毅然決然選擇將剩下的商品燒成灰,

而若不燒的話,這些產品一旦流入黑市被別人以低價出售,又或是捐贈出去被窮人穿在身,那以後就沒有人願意會為高價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