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李广德6666


东西方哲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思想体系,在人类文化中,只有两种文化,中华文化,世俗社会,西方文化,宗教社会。中华文化统治中华民族意识形态,至少在万年以上。西方自有文化以来,两千年前出现一神教,统治西方意识形态一直至今。

中华文化,以天为本体,以道为学问,探讨宇宙万物规律。天就是宇宙万物,道就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所以,所以从本质上说,中华文化是探讨宇宙万物规律的学说。中华文化从来不存在唯心唯物的问题。

中华哲学文化主要有三大理论支柱,天人合一,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孕育出来的,自然有的属性,人同时也存在。人遇到的问题,要到自然中去找答案,自然与人是相通的,合一的,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阴阳变化,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是自身范围内的阴阳互变。五行相生相克,指宇宙的本体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他们之间按一定规律,也就是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运行,从而实现事物的平衡。把这种理论推论到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因素组成,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运行。这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华民族运行。

中华哲学文化,发生在人类没有文字的时候,七千年前,人类智商第一次大爆炸,出现的伏羲文化,标志中华文化已经理论化,抽象化。最直接证据,就是出土6500年前的形意墓,青龙白虎28宿俱全,栩栩如生。表明那时中国易经,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使用了。从有文字记载的,河图出水,圣人则之。可见伏羲也不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他是整理者。在这之前民间已经广泛流传,中华文化源头,可一直追溯到中国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气生万物,开创中国也是人类哲学科学发端。女娲捡五色石补天,缺什么补什么,这是中国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源头。可见中华民族一开始探讨就是天道自然规律。这是多么聪明,多么智慧的民族。

伏羲文化出现后,又经过5000年运行,实现了第二次智商大爆炸。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国哲学文化已成长为粗壮的树干,还有枝叶繁茂的树杈,在人类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中华文化的哲学理论,都达到了十分高度的理论成熟。这些理论探讨的全是各自规律。

中国哲学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中医哲学文化理论。出土一万年前的经络器具,表明中医学,经络学,气功学,武术学,在万年前,已经达到了十分成熟的高度。浩繁的中医理论,讲的全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规律。一味药,药理药性,一处方,君臣佐使,不知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实践,本身都是哲学。五行相生相克,运用到中医中,证明这种理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这些都是天人合一最伟大的产物。《黄帝内经》,虽然是后人追溯,因为当时没有文字,但主要体现黄帝的思想,既使体现黄帝思想的一点点,那也非常了不起,因为这是6000年前的事。可见中国哲学文化多么久远。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

第二,易学,阴阳图,天干地支60花甲64种变化。后期出现的阴阳家学派,这是中国哲学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主要研究是天地人之间的规律。这种学说在商朝时,预测达到顶峰,龟甲占卜只是相当于现在的抽签,经过一系列程序,天师进行预测。当时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统治者离不开它。相当于宗教仪式,但绝对不是宗教。他们认为有天命,他们在找规律,找结果。这种哲学不能否定他的合理性,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找不到他存在的理论依据,但也找不到推翻他的依据。由于预测不准,屡屡失败,导致亡国。到周朝时,占卜预测退出了统治地位,实行人治,从此成为世俗社会。做为哲学文化,中国的易学文化是极其深奥的。我们可以逐渐接近它,读懂它。最后破译它。但不能一口否定它。

第三,中国从周朝进入人治后,哲学研究重点转入对社会治理,研究社会的方方面面,老子哲学,讲的是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规律。我们必须抓住讲规律这个核心,方能读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疱丁解牛,最能说明万事讲规律。老子给社会的处方是,道法自然,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行事。不要另搞一套。

中国哲学的第四方面,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观规律。也就是人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 人道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人的最高修养温良恭俭让。人首先是爱家,爱家,家才能过的好。父爱子孝,这不是人类传承的规律吗?大家都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才能好,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能过得好吗?所以爱国爱家是人道的根本规律。其他如法家,讲统治术规律,兵家,讲战争规律,名家,墨家,无不如此。所以,中国的古代哲学文化,可以归纳为自然的规律论。

西方哲学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后来出现柏拉图和一神论,这才2000多年的事。而那时中国百家争鸣的文化,还有中医文化,易学文化,哪怕拿出一点点,一点点,都不知比他们高出多少倍,多少倍。从时间上,中国文化发源至少比他们早1万年。从思想上,中国这些文化,哪个都比上帝创造宇宙的文化,不知高明多少倍,多少倍,不在一个层次,无法比。就如一个大学生,同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一样,怎么比?

上帝创造宇宙,这种人们心里想象出来的所谓文明,是不科学,反科学的,所以叫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在西方占统治地位,一直到15世纪,黑暗的一神论宗教统治。在这之前,西方的所有文化,哪有什么思想,哪有什么家,一个都找不到。全是各种各样为上帝存在辩护的文化。而这种辩护全是各种各样心理想象的学说,把心里想象的学说发挥极致。1516世纪科学出现曙光,科学不断冲破神学束缚,出去了一大批既是科学家也是哲学家,既是唯物主义也是唯心主义的人物。贡献最大的是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机械论。黑格尔的辩证法。他们既为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又为上帝存在,一神论的牢固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出现后,西方的唯心主义(主要是一神论)和形而上学,在理论和思想上遭到惨败,全面大崩溃。马克思主义之后,西方再也没有象样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了。把他们说的所有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拿出来,哪个能比得上中国古代那些一系列伟大的哲学家?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思想。西方有文化,有思想,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科学出现。如果从唯心和唯物分,西方的文化都是唯心文化,而中国的文化都是唯物文化。是科学救了西方,如果没有科学出现,西方仍然是黑暗的15世纪一神论。科学刚刚出现几百年,人类的掠夺已经吃尽了科学的红利。科学的破坏,已经致地球和人类进入濒临灭亡。 人类进入了科学双刃剑阶段, 迫切需要马克思计划思想治理,从盲目走向理性。而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绝不像爱因斯坦所说那样,这需要很长时间论述。一句话,明朝杀掉科学家,清朝慈禧太后的“奇技淫巧”的笑话,究竟是愚昧无知,还从根本上保护人类的大道智慧,好好学一学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吧!


大雪2006


提问者概括的较好,西方哲学擅长怀疑实证,东方哲学着重于顿悟(直觉)和感受,准确说是“参验”属于“生命哲学”范畴,这些西方哲学仍未“入门”。

1.西方哲学在古希腊时期,与亚非各文明有相似的对世界本源的研究和追问,也有“万物一体”的观念,分别提出“万物源于水”,以及“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四因说”“单子论”等。这时期的哲学还没有什么“西方”特色,其他民族可能更出色。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培根提出来“归纳法”,推崇观察与实验;笛卡尔提出他的“演绎推理”,讲求理论自洽,西方开始了认知上的科学革命,一直到二十世纪末。

2.东方哲学的华夏易道文明,也有一个弘大的源头,人文始祖伏羲氏提出了“宇宙生命统一场”理论,即“元气一元论”,走的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内求内证法。用现代的哲学术语说属于“直觉”思维,同样达到对宇宙生命实相真际的通达把握!老庄哲学就是这种思维的进一步发挥运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华夏文明系统,中国古代从上古的《本草》、《内经》就有“参验法”的科学方法,名家的推理系统,其科技思想在《墨子》里有详尽的记述,有人说就一个墨子的成就远超越了整个希腊,只是没能挖掘传承!

3.东西方文化在十六世纪以前,主要是“东学西渐”,之后就是随着近代西方商业的兴起,出现不对等的欧美殖民文化的强势介入,出现所谓“西学东渐”,并不是西学多么先进。量子论已开启一个不同的科学世界,东方生命哲学将大有作为!

乐活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乐活族长神洲大地


其实哲学这个词本身是来自于希腊文明,第一个提出这个词的是毕达哥拉斯,哲学就是爱智慧,他认为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希腊哲学成熟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代师徒(当然,他们是最有名的,同时代还存在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有的留下的名字有的并没有)。

苏格拉底等人对于哲学的贡献,首先在于对于智者学派的反驳和驱逐。智者学派,或者叫做诡辩学派,他们是一些教人学习怎么掌握说话技巧的辩论教师,也就是在其他的公共政治生活中,通过辩论的技术来驳倒对方取得胜利。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这种胜利和真实无关,那就是纯粹是技巧性的。苏格拉底等人反对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知识和智慧。热爱智慧的首先目的是为了寻求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真相,而且这种行为应该和现实利益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像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通过否定过往的个人经验和可能是虚假的表面现象,就是他们致力于寻找一致的内在规律,它的标准和说话者的地位权势、财富等等没有关系,就像亚里士多德那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把对于真相的追求至于对老师的尊敬、对传统的敬畏之上,以怀疑、逻辑、理性为工具不断超越,逼近真相,这种行为主张在人类文明史上是非常特殊的。

但我们和欧洲文明发生直接交流,特别是在清末民初,我们开始注意到了哲学的价值(现代自然科学就是在欧洲哲学的基础之上成长起来的)。从而我们开始把中国古代的哲人思想(诸子百家)也称之为哲学。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在这个笼统的名字之下,掩盖了双方严重的区别。欧洲哲学非常重视理性,致力于揭破假象,去寻找在复杂表面现象之下的真实规律(如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而且相信这种统一的规律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在东方的古代思想当中,所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认为未必存在统一的规律,即使存在也并不能通过我们的思想去把握,无法言说。当然,东方古代思想家更感兴趣的是道德和政治,而不是自然真相本身,问题在于,道德这个东西是各人观点都不一致,仍然可以各自表述的,没有办法强行追求严格统一。这种差异造成了东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方法论和方向。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东方哲学也提出了“阴阳五行”这样的概念,但是没能够跟神秘主义观点分家,反而被重新“附魅”,以至于在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上流于表象的经验总结,未能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看不到的本质规律。比如我们的宇宙观念一直是“盖天说”和“浑天说”并存,没有能发现“地球”这个概念和事实。“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统治了我们祖先对世界的认识,而西方“四元素”虽然也曾经附魅,但在科学革命之后终于被推翻,从而为“元素周期表”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为什么我们今天都要学习产生自西方的现代科学,东方到底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或许我们要从哲学里去寻找可能的答案。


松鼠老孙


号称实证哲学的,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哲学本身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它的实证在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在它本身中。称中国哲学什么"顿悟丶感受"也是没有根底的。所谓"怀疑",也就是反思,这不单单在哲学方面,在其它领域对已有观念的审视也是必需的一种思维形式。我在这里想说哲学方法和社会形式的一种关系。

哲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形式,它同经济的抽象形式可有一说。正如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只不过经济形式,一切经济形式都是人们在实际经济联系的抽象思维中产生的。而哲学则远远超出这种狭隘的范围。它思维的是人和自然界的即人的整个世界。所以,哲学也叫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所得到的每一个博大范围的无所不包的范畴,如老子的道,既是外部自然界的又是人类本身的自然规律。而德作为一个范畴在哲学中就仅仅指人类规律的一个普遍的思维形式。也许有人不理解,待弄通《老子》一书就明白了。

现在我说个例子。由于人类平常的经济活动的抽象思维总是带有具体性的,所以,德作为奉献精神的实际往往是另一种形式。例如现在常说的價值的贡献,很明显,德作为哲学范畴和作为经济范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很明显,價值的贡献也不等于是德的奉献精神的实证。但可以看到,哲学和社会形式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靠“顿悟、感受"是不可能理解的。


刘俊


在古代,东西方哲学并非我们说的区别很大。因为早期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迷茫是一样的。部落都有图腾,大家都有原始宗教,都祭祀。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构成世界的本源,中国的阴阳八卦也是用数(二进制)来构建宇宙模型的。他们叫水火土气,我们讲金木水火土。他们讲原子,我们讲道。他们讲理念,我们讲仁。从亚里士多德起就不同了,他写了许多书,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等等,俨然是一个百科全书似的人物。希腊人重点关注如何寻求对宇宙的终极解释,中国人重点关注如何处理好世俗的事情。神学虽然耽误了西方几百年,但这期间还是有人在关注现实的客观世界,所以文艺复兴后慢慢走上科学的道路。中国还是纠结于世俗的事情,不知疲倦地注释老子孔子们的那几本书,科学始终处于萌芽状态。人家的哲学不管观点如何那都是成体系的大部头,我们的哲学还在孔孟的框架下打转转。所以,近代以来才造成那么大的差距。今天,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了!中国哲学的精华具有新的生命力,吸收西方哲学的有益成份刻不容缓。不能再制造差距了!


mulin30311368


由于中国传统学问,不讲实证,不昌质疑,很容易沦落纯精神活动而虚妄,几乎神学了,人人都会来几句,人人都可以当大师,不追求质量不追求真理不讲逻辑不讲理性讲感受讲顿悟,而是比名气大,比拥护的人多。中国传统哲学科学化,任重道远。


东风别业


西方哲学怀疑和实证都来源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和对其他社会的看法,一方面形成对自己生活社会的自以为是,一方面又形成对其他社会的不兼容。说是哲学智慧,其实比傻子更傻。中国哲学是从宇宙自然现象中实证真实存在,并准确注释自然现象本意。比方说,易经的“有”字,叫火天大有。从火代表太阳,天是空间,也是四季。太阳旺是指春天,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就是有。这是“有”字的由来,中国文化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不带有社会色彩,却为所有社会所用。易经的丰字,叫雷火丰。圣人观察自然,打雷下雨,有太阳光照自然就会丰收,果实累累。丰收一词产生了,人向自然学习,也要实现丰收。这才叫哲学智慧,孔子真是杠杠的!





高鸣易传系辞解真


这里的东方哲学实质是指中国哲学,所以我改称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我认为最根本的区别是逻辑与感悟。使用逻辑分析,思维一定要环环相扣,一环接一环是逻辑思维的特征,这个环就象是条锁链,尽管西方古典哲学会出现锁链两头不搭边的情况(就是最后变成一团麻了),但这条锁链一环接一环是很清晰的,实证哲学保持了一环接一环的逻辑思维方式,但增加了实证这个定位方法,由于有了实证这个定位,就可以验证实证哲学逻辑链条连接的地方是否对头,由于有了实证,就防止古典哲学容易出现的一团麻找不到北,最后连自己到底正在说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中国哲学靠感悟,实质是教人如何去感悟的方法,使用的感悟方法是一样的,由于各人的悟性不同,各人感悟出来的东西是有差别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用爬山作例子,西方古典哲学象在修路,各派争论的问题是谁的路修得对,为此各执起见,争论没完没了不会有最后结果,争论一直保持各执自见的状态,实证哲学立了实践证明的规举,实践就是去做,做前就需要向大家解释清楚准备做什么,大家都清楚要做什么,并且没有异议的时候,如果按照实证哲学所说的方法把要做的事情做出来了,就确定为正确,如果做不出来,就确定为错误,规矩简单明了,根本没有留下辩论的余地,实证的本质就是不要辩论,也不听辩论,只看做得如何,实践是检验唯一标准,如果谁使用辩论的方法来挑毛病,回答只有一个,一边玩去。中国哲学只教感悟方法,由于各人悟性不同,感悟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每人是如果感悟出这些东西的,大家都无法明确说请楚,所以无法作为知识留传给后人,后人要学还得从零开始,西方哲学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把各人是如何把自己的东西推理出来的,这些东西就可以作为知识留传给后人,后人可以直接在前人开好的路上接着开新路,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最根本的差别。


龙一欧


东方哲学,具有内敛性。西方哲学,赋有外溢性。


尘光4322056


“哲学”本没有~东方,西方~之说。有的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差别。理念之别。

东方文化~宇宙观~看待事物变化~大而无外。

西方文化~世界观研究事物~追求~单一存在~小而无内,追根求源。以一克一找“绝对”。

西方文化只有获得东方文化的“启迪”接受才会“明理”,才会有“顿悟”的圆满。

东方文化~“理”环宇宙运动变化~开悟,明理,顿悟本来就是东方文化的~必修课。

谢谢关注。如有不妥,请原谅。谢谢邀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