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罗立功:不等不靠摘穷帽

伴着一声声鸡鸣,朝阳拨开了黎明,一个朴实的身影,来到自家的螃蟹塘口,观察着正处于生长期螃蟹的情况,结合风向、气温,考虑是否需要开启增氧泵。这是新珠村贫困户罗立功每个夏天的早晨都会干的事情。

水阳罗立功:不等不靠摘穷帽

罗立功,水阳镇新珠村胡垾组已脱贫户,今年43岁,患有肠梗阻,体力劳动有限,不能务重工,家庭一度十分窘迫。2014年,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在村民组的关心下、政府政策的支持帮助下,他发挥自身能力,努力拼搏,如今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了其他贫困户学习的榜样。

邻里支持 脱贫信心倍增

水阳镇是“中国幼蟹第一镇”,多数村民都从事水产养殖业。罗立功也不例外,他将家里全部的田亩用来养殖,但收入微薄。邻里都知道他家贫困,经村民小组商议,将村民组共有的2亩多无人耕种荒滩交由罗立功使用,让罗立功的养殖面积达到8亩有余,增加其家庭收入。

罗立功非常感谢村里的支持和信任,这份支持和信任增强了他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2016年,村里为罗立功申报的房屋修缮,改善了他的生活环境,更让一家人增添了许多光明和自信。

政府牵头 攻克技术难关

养殖面积虽有增加,养殖技术的落后,也让罗立功伤透脑筋。在得知镇水产站将举办养殖培训班的消息后,罗立功积极报名参加,学习最新的养殖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遇到不懂问题及时与养殖专家沟通,养殖水平大大提高。

以技术带动,罗立功的水面基本实现青虾保本、螃蟹增收。近两年,政府先后为其申请了特色养殖业补助以及残疾人万人就业阳光大棚工程补助,减少养殖生产成本,帮助其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

充分就业 增加稳定收入

在享受到政府的帮扶之下,罗立功和妻子刘霞并没有滋生“等靠要”的思想,而是积极寻找就业机会,不放弃、不抱怨。

通过村委招商引资,康兴服装厂坐落在他家附近。在罗立功的鼓励下,通过熟人介绍,刘霞在服装厂里做起了临时工,每月收入1200元左右。谈起这件事,罗立功说:“这么多人关心着我们,我们应该更加勤奋努力,不让邻里失望,不能对不起党和政府的关心。

健康扶贫 拥抱美好生活

由于身体原因,罗立功不能过分劳累,但他还是坚持干农活,闲时还出去做小工。过度的工作,导致其肠梗阻经常复发。虽然当时已办理慢性病卡,但仍然要花费几千元的医药费。

如今“351”、“180”政策的实施,每次生病只需负担几百元,这极大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

最让一家人牵挂的就是他们的儿子,12岁的罗峻谊在2015年被确诊有小儿多动症,经过芜湖、南京各地的大医院治疗,病情稍微好转。如今健康扶贫政策的出台,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罗立功也希望随着小峻谊的长大,可以学会克制自己,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将来。

有人说,“政府扶贫终止之日,就是贫困户返贫之时”,但罗立功并不赞同这句话,他主动要求清退自己的低保,因为他认为,在党和政府这么多年的关心和帮扶下,自己已经脱贫,不能再占用国家更多资源,应该让帮扶政策瞄准更需要帮扶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