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都是将对将单挑,那士兵还有什么用?

布萝紫


古代战争都是将对将单挑,那士兵还有什么用?

有这种提问的朋友想必也是看多了《战略忽悠局》的朋友啊,哈哈,先容我笑几声。

是的,我们历史有很多书,称之为古典历史小说吧,比如《三国演义》,《隋唐》等,这种书籍,请注意我是把他们归为小说类,不能当作是真实历史文献来研究的。



我们都知道小说这种艺术类产品,为了能够更吸引读者,在描述上面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及艺术加工的。

小说需要对一些重点人物,重点刻画,突出他们得高大上形象,所以,一些本该是团队协作的成果就会被巧妙的嫁接到个人身上。

大家看看电影,比如好莱坞的大片,那都是个人英雄主义,为何?

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啊。

所以说啊,所谓古代战争都是将对将单挑,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相反,对任何一支部队,主将的生命安危都是整个部队的核心。

举个例子,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纸上谈兵赵括。



我们接受的教育说是赵括只会生搬兵书条文,导致赵军大败,这只是结果,过程并没有做过多描述。

实际上赵军之所以会大败,就是因为对主将赵括保护不力。

秦赵两国这场大战打了很多年,赵国之所以会撤换廉颇,也实在是因为没钱没粮撑下去了,并不是所谓的中了秦国离间计。



赵国人没那么傻,真那么傻也做不到七雄。

这赵括啊,带军队突围时,居然第一波就被秦军的箭雨给弄死了。真是天谴啊。

主将一挂,群龙无首,才有了后面的40万降军被坑杀,可不是赵括带着40万军队投降,再被坑杀。

所以说,将领如此重要,将领们会轻易犯险吗?

可能这一个例子还不够,我再举一个,离我们近点的,明朝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后金、清的崛起之战啊,学过历史的朋友们想必也都知道。

其中,努尔哈赤更是有一句名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创造局部优势兵力歼敌。



萨尔浒之战的结果没什么好说的,我就说说过程,也是因为主将保护不力啊。

当时,明军四路大军共10万部队进攻后金,其充当主力进攻的部队是山海关总兵杜松。

杜松这哥们呢,很是勇猛,不止是勇猛,还很嗨。为什么说嗨呢,这哥们经常嫌弃穿着盔甲影响他发挥,喜欢打赤膊去冲杀。

好吧,这次碰到后金射手了,直接一波被射死。主将一死,明军大败。

关键是士气损伤太大啊,你想啊,这么勇猛勇冠三军的大佬都死了,那些小兵们哪还有斗志啊。

都等死而已。

所以啊,朋友们,这些小说家之言,看看就行了,乐呵乐呵下。你把他真实事情,那就是闹笑话了啊。


关注《战略忽悠局》,看不一样的忽悠。


战略忽悠局


摘要:古代战争不是将领单挑,而是要靠集体冲锋,科技才是第一战斗力。
1.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靠将领单挑,就决定了战争胜负,那还要军队干吗?难道作战方只需要培养一群武艺高强的铁血武士,每到行军打仗,点出三五个人,与敌方PK,手撕了几个敌方将领,就可以凯旋而归?连演义小说家都不敢这样编。

不能否认古代战争中将领的重要作用,唐代诗人杜甫在《前出塞》中有两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两军对垒,将对方阵营中最高指挥官搞到手,战争基本就胜利了一半,这个观点很对。然而,这个观点正好证明战争并非将与将单挑,擒了贼王,让对方军心涣散,指挥失调,打乱最初战斗部署,这才是重点。这个重点正好说明,战争是两个战斗阵营的集体群殴,而不是两个将领的单打独斗,将领的个人智慧再高明,也要依靠部属帮自己实现,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群人才能形成有效战斗力。

2.

战场之上,单挑的情况当然有,有些二杆子将领仗着自己是个练家子,于是到阵前寻衅挑战,对方也有个二杆子将领表示不服,双方友情切磋几个回合,这种情况无碍大局,大不了切磋致死的一方将尸体拖回去,然后在组织集体冲锋时,吩咐手下人等,专找刚才那个杀人犯偿命,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敌不过群狼,该将领反而提前暴露了实力,死得更快,下场更惨。

实际上,宋元以后,军队很多高级将领都是儒家出生,文化人,写诗词歌赋的水平很高,本身却手无缚鸡之力,让他去阵前单挑,还不如给他一根绳上吊算了。但这类将领并非不能打仗,打仗打的是谋划力、决策力与集体战斗力,比如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一生不知道胜了多少仗,几无败绩,但是他本人最在行的却是传播阳明心学,传道授业解惑,教授弟子无数,而且他老人家有多年老肺病,人家这么大一腕,干嘛要和你单挑?写几个字就能要你命!

3.

和现代战争一样,古代战争不仅依赖人的因素,还依赖于科技进步。上古战争最早的兵器叫“戈”,它的样子很象锄头,但是在杀人方面比锄头更利索,双方打仗,拿戈的肯定比拿锄头的要显得专业,这就是科技进步。后来发明了军车,速度比步兵快,站位比步兵高,作战半径比步兵大,又是科技进步。再后来有了骑兵,比军车更灵活,速度更可控,机动性更强,冲击力更凶猛,是军事科技一大重大进步。在火器时代尚未到来之前,重装骑兵曾经是古代战场的最大威胁,独霸江湖二千年,元朝靠它征服了半个世界,清朝靠它征服了整个华夏民族。说到底,科技才是战场上的第一战斗力,古代是,现代是,未来还是。


4.

最后来说说,演义家与武侠小说家们,为什么会编出古代将领单挑的故事,哄骗不明真相的读者?
那是出于艺术的需求。战争,究其实质,是一场集体行动,是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的群殴,场面虽然很血腥、很残酷,但是由于人数太多,场面太大,如果如实描述到文学作品中,没办法突出细节,无法让读者感兴趣,唯有突出其中个人,深入刻化其性格特征,演绎其个人英雄主义,才会让故事更加好看,更能打动人、感染人、征服人。

比如《隋唐演义》里说,李元霸手持的双锤,单只400斤,双锤800斤,读者一看,兴趣马上来了,乖乖隆的咚,我拎三十斤重都要大喘气,人家拎个800斤,还能行军打仗,太帅了,酷毙了。还有《天龙八部》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打出去,杀伤半径甚至超过手榴弹,比手榴弹更厉害之处还在于,它是可控的,指哪打哪,想用几成力就用几成力,收发自如。这些个人英雄的横空出现,充分打开了读者的想象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却损害了读者的智商,以为只要练成这样的功夫,就能独步天下,无往而不胜,全然忘了,小说家们的吹牛,不过是为了赚稿费,养家糊口而已。很多小说家不要说经历过战场,就连架都没打过,他写的战争与武侠故事,你居然敢信?

毕大费/文


毕大费


在《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说岳全传》等小说中,两军对垒,一般是武将单挑,群将站脚助威,士兵摇旗呐喊。这样说来,好像打仗没士兵什么事儿,全是武将的功劳?

古代的演义小说杜撰了好多武将单挑的情节,是为了突出武将的英雄形象,其实真实的古代战争,跟近现代的指挥模式类似,武将和统帅靠后指挥,小兵往前冲。

大致的出兵次序是:

1、远距离放箭,向斜上方射出,箭以抛物线的形式从斜上方落入敌军阵营。传说还流行把箭头提前在粪便里浸泡一宿,增加箭伤感染的几率。放箭基本是远程消耗。

2、战车、骑兵冲锋。冲乱敌军阵型,破坏敌军弓箭兵、炮兵、指挥所等关键所在。

3、步兵厮杀并打扫战场。

两军对垒,一般先用弓箭兵、战车和骑兵相互干扰和消耗。瞅准时机,感觉有一定胜算或者万不得已,才会引步兵厮杀。到步兵厮杀的阶段,离胜负判定也就不远了。

在个别战斗中,双方主将也有可能约定单挑,也就是所谓的决斗。单挑落败的一方主动退兵。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演义小说为了增加戏曲效果,把古代战争都写成了武将单挑,影视剧取材于小说,其实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解。

作者:匠人工坊张勇(手工刀匠,喜欢请点关注!)


匠人工坊张勇


《三国演义》看太多了吧。

古代将对将单挑然后挥军掩杀,这种事情几乎只出现在小说里。

如果将对将单挑管用的话,国家根本就不用养兵了,只要找十来个武功卓绝的将领,打败了对方的将领就可以取得胜利,那还要那么多兵干什么?

如果三国演义里讲的是如何排出六丁六甲阵、一字长蛇阵、天罡八卦阵,那这小说的可读性将会下降。作者选用了传统的评书手法,提升了个人角色的分量,而降低了兵法在军事中的应用,主要是增强可读性、话题性。

如果你真的把《三国演义》里面的将对将单挑当成真的战场厮杀,那就等于你相信车门可以挡子弹(电影里都可以的)。

小说是艺术作品,和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原梓番


在春秋以前,的确存在这种情况,但是胜负可以取决两个大将的单挑后来就很少见了,而且很多都无法考证。实际上单挑并非没有,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提高己方士气,打击对方士气而已,毕竟打败对方将领,可以沉重打击对方的士气。

实际上,古代中国作战,讲究排兵布阵,并不是直接冲锋陷阵,而是准备好了再作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是要经过渲染的,为了艺术需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