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爲什麼後期會變得昏庸了?

張野禪


歷史上的孫權的人生可以的劃分為兩個階段。稱帝前的孫權的表現是個寬厚大度,處事明智的君王;而稱帝后的孫權則是一個殘忍而腐化的獨夫。陳壽在《三國志》曾經如此定義孫權:

“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可見其多疑、霸道乃是天性。而非是權力的腐蝕。因為孫權在三國的君主中間可以說是最幸運的一個,幾乎是生而為王。所以稱帝與否並不能對孫權本身的性格做出什麼改變。而孫吳本是一個割據勢力本無資格繼承漢室的衣缽,僭號稱帝也只是為了不在與季漢和曹魏打交道時矮人一頭。加之他們本來就是一個地方性政權,所以也沒有北伐中原這個負擔,只要能夠維持住自己的基本盤就不錯了。孫權變化,或者說不再掩飾自我的根本原因在於形勢的變化。


閻立本繪 歷代帝王圖•吳主孫権

本來孫吳的根基是聯合政權是孫氏一門與類似於周家、陸家這樣江東豪門的聯盟,所以孫氏一門在創業之初,在謹慎地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時還要對付劉表、曹操等外敵的威脅。故稱帝前孫權的主要責任就是團結境內各大豪門,之後再開發江南或抵禦外敵。而當稱帝之後,孫氏的地位業已穩固,與魏、漢之間也達成了均勢,暫無外憂。此時的孫權覺得自己已經忍讓多年,可以乾綱獨斷一回。於是開始暴露其本質。比如在吳王時期就因為一時之怒差點拿老臣虞翻殺一儆百。《三國志•虞翻傳》:

“權既為吳王,歡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陽醉,不持;權去,翻起坐。權於是大怒,手劍欲擊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農劉基起抱權諫曰:“大王以三爵之後手殺善士,雖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賢畜眾,故海內望風,今一朝棄之,可乎?”權曰:“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於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輕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義,欲與堯、舜比隆,何得自喻於彼乎?”翻由是得免。權因敕左右:“自今酒後言殺,皆不得殺。”

這時孫權還好,忍了下來。後來終於還是把虞翻給流放了。

但這虞翻僅僅是個文官,不是擁有世襲領兵之權和大量復客部曲的豪門,對後者孫權是又用又防。就當時的情況而言,處理朝廷與豪門間的矛盾,比較常見的是季漢諸葛武侯或曹操那摻沙子式的抑制發展,但是孫權卻因為長久的壓抑擔憂而變得異常激進。他比如任用酷吏呂壹,委以中書典校之職,四處蒐集大臣的犯罪證據,加以殺害。後來就像所有的酷吏一樣,呂壹開始凌虐重臣親貴以測試君主對其信任程度(比如整肅丞相顧雍和駙馬左將軍朱據),這種探試惹怒了孫權,同時由於陸遜也上表力諫,所以孫權就做順水人情,將呂壹處死。而此後孫吳的君臣關係也越來越惡化,直到孫皓時期全面爆發。

此外繼承人問題也讓孫權變得更加殘暴。自漢延熙四年(吳赤烏四年,241AD)太子孫登薨,年及花甲的孫權不得不面對繼承人問題。他先立孫和為太子,但卻又寵愛孫霸,封其為魯王。其用意於是以魯王孫霸制約太子孫和,防止太子勢力太大,挑戰父皇的權威,這一幕在魏晉南北朝及隋唐一次次重演,一次次失敗,因為誰無法掌握住這種微妙的關係,比如五胡十六國時後趙石虎用石韜制衡太子石宣,結果太子石宣殺了石韜,石虎又殺了太子石宣全家。 於是孫吳大臣們也被迫站隊,兩宮之爭持續了近八年都沒有結束。而本應該做出明確的選擇的孫權把責任全都推給了兒子們——將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一個廢為庶人,一個賜死,對兩派主要大臣全部貶抑、誅殺甚至族誅。經此一亂,孫權的權力雖然加強,但孫吳內部卻是元氣大傷,此後孫權又立沖齡孫亮為太子,以便繼續大權獨攬,更是給孫吳日後動盪的政局埋下了隱患。


梅花山 呉大帝孫権陵


陳大舍


這個問題要從三個階段來言,分別是:孫吳的崛起、孫吳的外部矛盾,孫吳的內部矛盾。這三方面是環環相扣,剔除任何一個方面,都屬於斷章取義。故而,此問題太大,只能粗略來言。

第一個方面,孫吳的江湖是孫策打下來的!皆知若想統治一箇舊有江湖,則必須要觸動其固有勢力。孫策的征伐過程,便是這個過程,比如陸遜。其家族是廬江陸氏,在孫策攻打廬江時,其家族老大陸康,便是戰死的.....

而孫策在江南的推進,不可避免的繼續要對這些固有勢力,進行打擊,不然他無法統治這個江湖,代價便是,孫策最終死於許貢的門客之手。

所以這一方面,我們可以視之為:霸道階段。以殺戮和反殺戮為主要矛盾。當一方穩住後,佔據強勢後,再若這樣霸道下去,必會頃刻土崩瓦解,這是歷史必然,非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以孫策的死,其實是一個導火索,馬上江東的江湖,就又要血雨腥風了。但此刻,孫權上臺了!這便進入到第二階段。

孫吳的外部矛盾:孫權上臺後,立刻轉變哥哥孫策的許多做法,開始跟這些江南土豪勢力合作,讓利,緩和矛盾,大家有財一起發,不必再打打殺殺了。期間張昭的作用最大!但這時發生了一件事,便是曹操來了,矛盾點一下轉移為外部,當時幾乎江南土豪勢力,都要投降,張昭從當代言人,但孫策的舊部,周瑜、魯肅等外來勢力,都要戰。

孫權最終選擇了戰鬥。如此,外部矛盾成立,在跟曹操赤壁大戰的同時,孫權也鞏固了自己的權力,隨後的跟劉備集團(關羽)的荊州問題,哪怕後來的夷陵大戰,這期間孫權可謂英明神武對不對?其實,這是內部矛盾在外部重壓下,形成合力的結果。

在曹操、劉備死後,便進入到了第三階段:內部矛盾階段。

這一時期,諸葛亮北伐曹魏.....吳國幾乎無戰事,成了看客。由此外部矛盾變成次要,內部矛盾爆發,而內部矛盾的著力點,便是太子之爭,陸遜下臺......此刻孫權要解決的是如何在有生之年,對這些反彈其實是坐大的江南土豪勢力,進行打擊!

在這種背景下,孫權是英名不起來的,他只能昏庸,因為這些土豪勢力已經掌控了孫吳的主流了!孫權只能憑藉個人威信,以非正常手段,展開這一切。

所以孫權的晚年昏庸,我一直認為是不得已。不是變得昏庸了,而是當時的環境,他必須用非正常手段來干預而已。


靜者為王的江湖


細緻分析下,才沒有那麼簡單!


孫權18歲那年孫策手裡接下父兄基業,他戰功不如其他兄弟,為什麼孫策就能獨具慧眼選中孫權?其實書除了他,並沒有更好的人選了。孫翊是比孫權更能打,但是脾氣也暴躁啊,脾氣暴躁就不能容人。江東基業初下,人心不穩,很多人都是迫於孫策的武力。此刻孫翊若是接班,定然雞飛狗跳,分崩離析。然而孫權就不一樣,他不能打,溫文爾雅。對於這樣的主公,孫策集團的核心骨幹是認的,因為此刻新主公比之前兩任主公更需要自己的輔助。

的確孫權也是這麼做的,內事尊奉二張,外事尊奉周瑜。所以這些人能所其用,江東的局勢逐漸穩定。


而孫權在此過程中,一步步磨練,最終執掌權柄48年,最終成為東吳開國皇帝,在位23年。其實這48年裡,孫權最主要的事情在於安定本土的士族和避難過來的士族的人心。並且廣招賢才名士,穩定江南局勢。

赤壁是周瑜打的,荊州是呂蒙“偷”的,“夷陵之戰”是陸遜打的,但是所有的決心是孫權下的,所有的責任是要由孫權承擔的。

孫權自己打過幾次合肥,結果被張遼幾百人從城中衝出來,差點就把自己給砍了。所以孫權打仗真的不行。但是分析判斷局勢,做除正確決策,那是一等一的高手。

但是問題也來了,孫權上半輩子因為動盪的“國際形勢”夾著尾巴做人的。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蜀漢已經自顧不暇,曹魏內鬥升級,然而三足鼎立之勢已固,誰也不能大規模擴張。各自都把目光轉向“國內”的時候。孫權終於千年的媳婦熬成了婆。他要揚眉吐氣,要當家做主。所以他鋪張浪費,修道煉丹,尋仙問藥。所以當士族們還想向之前教訓孫子一樣教訓孫權的時候,孫權自然是不答應的。他懟張昭,懟陸遜。

但是到了晚年,孫權按照儒家嫡長子繼承製度立的國本孫登死了。這就引發了巨大的政治危機。原來平等而待的孫和和孫霸,突然之間一個變成了太子,一個變成了楚王。這就讓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作為東吳的本土士族代表,陸遜等人自然是要求按照如儒家禮制要將兩任待遇分開。然而孫權此刻最反對的就是,你們對我的家事說三道四。你們越是這麼說我就越反著做,這就讓那些喜歡猜帝王心術的人看到了另一種可能,結果朝廷內出現了兩派,一個是以陸遜為代表的本土士族派力挺太子的太子派,一個是以步騭為代表的外來士族力挺魯王的魯王派。

兩個黨派表面上是國本之爭,實際上兩派士族因為利益上的鬥爭。


透過現象看本質,晚年的孫權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實際上是挺外地派來鬥本土派的。因為外地派最大的靠山便是自己,所有相對會更忠心。所以這個格局就開始一邊倒,然而孫和其實是最無辜的,人家毫不容易得到一個太子位,而且關鍵是自己又沒什麼過錯,還很受臣屬擁戴。結果你孫權不僅逼死了陸遜,還廢了我這個太子位。其實孫權錯誤地認為打到太子一派,就可以解決本土士族問題。其實太子本身的意義是國本,是自己位置的延伸。所以當孫權理解了之後,惱羞成怒,廢黜太子,賜死魯王。太子孫和成了不罪之罪。

這也為之後的孫亮作死埋下伏筆。本土士族和外來士族都在兩黨相爭中受到了嚴重打擊。孫權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後,臨終託孤於諸葛恪,就可以看出孫權的用心良苦了。諸葛恪乃諸葛瑾之子也,也是外來士族派的二代也。所以孫權一生從未出口的忌憚,在此事上全部表露了出來。


炒米視角


其實也不完全是孫權變昏庸了,而是吳國的國情所決定的。

吳國立國有很多開國功臣,比如江東十二虎臣之類的,還有孫堅家的一大幫親戚。這些人都是掌握兵權的,而且按照傳統,他們的官職、軍隊都是世襲的。

除了這些開國元勳外,吳國還有一大幫本地土豪,比如著名的“四大家族”,即顧陸朱張四家。比如陸家就有陸遜、陸抗、陸績等人,顧家有丞相顧雍。

這些世襲功臣、本地豪強家族,都控制了朝政,是孫吳的中堅力量。

在孫權前期,他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威脅,比如曹操、劉備等人。所以孫權能夠和這些豪族合作、共贏。這時候的孫權表現的任賢用能,是個賢君。

到了後期,孫吳政權穩定了,孫權與這些豪族的矛盾就展現出來了。任何有作為的皇帝,都是不能容忍朝政被少數幾個家族控制的。所以後來四大家族都被打擊,陸遜被逼自殺,顧譚(顧雍之孫)被流放而死。

後期孫權雖然表現的比較暴虐,但他所做的事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國家被少數家族控制,並非好事。


國史拾遺


三國的實際掌權人物,曹操沒當過皇帝,公元220年去世,活了65歲;劉備當了不到兩年皇帝,公元223年去世,活了62歲;孫權當了23年皇帝,公元252年去世,活了71歲。也就是說,老一輩革命家中,劉備去世30年後孫權才去世。

孫權還是很有能力的。他在赤壁擊敗曹操,為江東立下基礎;夷陵擊敗劉備,保國家安全;此後面臨與魏國的多年戰爭,很多次戰爭打得非常艱苦。

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能怪孫權太長壽了。孫權的老戰友中,周瑜、魯肅、黃蓋、張昭等人早已去世;後來連新生代的呂蒙等人都去世了,孫權還活得好好的。人年紀到了就容易疑神疑鬼,在立儲問題上,他反覆無常,以至於因此鬧了很多事,群臣也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史載“及其老也,賢臣死亡略盡”。

孫權先是立太子孫登,比他早死,然後太子孫和被他廢了。最後不得已傳位給孫亮,孫亮才九歲,必須有可以託付的大臣,這跟劉備託付諸葛亮不一樣,孫權竟然找不到可以託付之人。諸葛恪成了顧命大臣,此人愛耍小聰明、剛愎自用、人緣不好,孫權並不滿意。

歷史就是這麼奇怪,一個開國皇帝,如果在位時間過長、能力太強,往往不是什麼好事,秦始皇、楊堅、梁武帝都是如此。


九州歷史


孫策不幸去世前,曾對孫權說:“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我覺得這一就話來概括孫權非常貼切。

孫權18歲接替父兄基業,執掌江東,對他來說,這個擔子稍顯沉重。他必須依靠父兄為他留下的人才如周瑜、張昭等人,才能使江東順利的渡過困難期,否則隨時都有可能被曹操消滅。所以孫權前期主要的任務就是管理好江東的文武將才,苦於資歷尚淺,只得對老前輩們十分尊重,即使有他們有什麼不當之處,也得過且過。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孫權的馭人之術表現出來,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伍等等,羽翼漸豐的孫權開始真正的去展示自我,他首先要樹立威信,然後根據個人能力來任用人才,使政令通達,百官順服,但是局勢要求他和大家權利共享。江東在孫權的治理下,越來越強大,最終和魏蜀吳三足鼎立。不得不承認,孫權的帶兵打仗的能力是很差的,打了幾次仗,功勞沒有,差點把小命打沒了。

孫權最主要的能力還是擁有清新的政治頭腦,高超的馭人之術。

隨著三足鼎立日漸堅固,自己的威望的鞏固,後期的孫權變得傲躁起來,他甚至聽不進逆耳忠言,尤其是太子立廢問題犯了致命錯誤,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吳國的滅亡。另外還沉迷於酒色享樂、長生不老、邪門蠱惑等等。之所以會有前後如此大的變化,主要是繼承大位時年歲尚小,作為一國之主,很多事卻無法做主,有種被別人駕馭的感覺,而隨著權利的鞏固,孫權必然要補回那些本該屬於他的東西,即使面對真理,也要證明自己才是裁決者。另外,後期相對保守的國策也是孫權腐化的原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嘛。所以後期就變得變本加厲,昏庸無道了。


史徒行者


古藏先生認為孫權不是後期昏庸,而是一直昏庸無能,心胸狹隘且多疑無勇!

孫權能當上東吳的主人,完全是孫策的遺囑使然。

孫策臨終對弟弟孫權說: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任賢舉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孫策很清楚孫權的能力,適合固守江東,東吳對外的戰略政策也發生變化:由進攻變成防禦。

孫權確實有識人之才,但胸襟不夠寬廣,在他任上,東吳大都督屬於高危職位,箇中緣由細思極恐!

離開了東吳的大都督,孫權想自己大幹一場,確定自己東吳的地位和威信。於是建安二十年,孫權輕率東吳全部人馬攻打合肥,不料被張遼用八百步卒打敗,殺得東吳人仰馬翻,孫權本人差點被活捉。此戰張遼一共可用人馬七千人,而孫權十萬大軍,14:1的富裕戰都不會打,可見孫權的軍事才能多麼渣!

孫權在晚年做的事那不僅僅昏庸,那叫親佞遠賢,不辨忠奸!誅殺東吳為數不多的才俊,重用拍馬屁的庸臣,他臨終把自己權利給了9歲的兒子,就註定了東吳滅亡!

所以說孫權從頭到尾都是無能之人,鮮有的高光之點不過內有張昭、顧雍政務上勤勉,外有周瑜、魯肅軍事上圖強,如若無這幾人,孫權能否活到71歲!


古藏書屋




首先是孫權建立吳國稱帝后,孫國已經基本成型,三家都進入相持階段,短時間內誰也滅不了誰,所以孫權見見也就失去了進取之心,再也沒有年輕時候的銳氣了。這時候,孫權漸漸變得和其他的帝王一樣,不再是那麼英明瞭。實際上,守業更比創業難,要治理好國家和打天下是不同的,孫權也許在這方面不是那麼強。



再就是孫權到了晚年,考慮得更多的事繼承人的問題。孫權太長壽,孫權的太子孫登死在他前面,後來的太子孫和有被他給廢了。最後結尾的太子孫亮才九歲,實在太幼小了些,所以孫權非常擔心身後事,自然開始剪除那些自認為有威脅的臣下了。尤其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兵變,誅殺曹爽三兄弟,篡奪曹魏政權更是大大震驚了他。為了江山的穩固,孫權更是逼死了立下赫赫戰功的陸遜。



所以孫權晚年變得很昏庸,沒有年輕時那麼英明。但是,事情也很難如孫權所願。孫權死後,吳國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內亂之中。


平安讀史


這可以說是歷史和人性的必然。


1.明君自古無始終。歷史上,再明斷有為的皇帝,也有昏招的時候。這是因為封建統治制度,產生的高度集中的權力所造成的。李世民一代聖君,老年也是昏庸了。迷信金石,幻想長生,玩弄權術,測試忠臣,廢立太子,亂於後宮,為後來的唐朝內亂創造了條件。康熙號稱千古一帝,老年也弄出了九子奪嫡的鬧劇。孫權比這些人還有不如,長期當政,逐必有所失,這是歷史規律。


2.天子老年易猜忌。各個朝代,君臣之間難免有嫌隙。當國家危難之時。自然抱團取暖,一致對外。一旦進入安逸階段,矛盾必然產生,並隨著君主在位時間而增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僅適用於天下大事,也適用於人際關係。加上孫登病死的打擊,全公主等一批敗家子的挑拔,孫權頭都暈了。本來清官難斷家務家,何況是帝王家。

3.東吳後期無能人。孫權的長處,就是能夠很好地任用人才。之前倚仗周瑜、魯肅、張昭等人,軍政外交都有能人出主意,孫權只須決策一下。但凡孫權自己作主的,常有失策。如征討合肥被張遼以7000兵馬破十萬大軍。到了後期,人才調零。本有陸遜,但因為立太子之事而疏遠,不久陸遜鬱悶死了。吳國再無深謀遠慮之人,均是鼠目寸光、阿諛諂媚之輩,焉能出什麼好主意。沒有了左膀右臂,孫權自己只能獨斷專行了。


無限輪迴


遙想當年諸葛亮和劉備草爐會談,曹操是何等的霸氣,十年統中原,可惜這個夢想劉備孫劉聯盟破壞了,但劉備、曹操和諸葛亮等人去世後,東吳卻只能勉強求生。

其實原因並不是孫權葷庸了,而根本原因還是東吳已經沒有實力在三分天下中取得任何進展了,孫權也知道,守東吳可以,因為還有長江天譴,但是打出去卻十分困難,自從周瑜、陸遜和太史慈等人走後,東吳的能撐得住檯面的大將也沒有幾個了。

而孫權也想慢慢積累,看看諸葛亮和北魏到底誰能贏,然後從中獲利,但是他沒想到的是,諸葛亮雖然消耗了北魏,但自己還是沒有實力打北魏,結果等著等著就沒了雄心,慢慢的開始走下坡路。

其實大家被看東吳有錢有實力,但孫權沒有豁出去的勇氣,既想擴張又害怕著害怕那的,一點沒有他爹和他哥的雄才偉略,不過孫權這人勝在有自知之名,他知道自己沒有精兵打仗的思維,不過孫權強在回用人,但可惜的是周瑜和魯肅走後東吳在無周瑜和魯肅,所以他是在等待中變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