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超6000萬的街電,將是聚美獨具價值的寶藏

過去的一年,是共享經濟全面爆發的一年。

共享單車行業兩超多強的格局依然穩固。ofo和摩拜之外,小藍單車、青檸單車以及哈羅單車等群雄混戰的戰局一時間尚難收場。

在共享充電寶行業,畫風則全然不同:街電早已建立了遙遙領先的地位,憑藉超過200座城市的覆蓋率,攬獲80%以上的市場份額,幾乎成為共享充電寶的代名詞。如今,街電不僅穩居支付寶共享充電寶領域的線下第一,其訂單數更是其他共享充電寶的3倍以上。

就在4月上旬,街電獲得了支付寶頒發的2018芝麻信用STS金信獎。此前,街電是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等平臺上,佔據絕對優勢的共享充電寶品牌。

互聯網的馬太效應已經凸顯。用戶規模的幾何增長,既體現了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剛需性質,也是街電精細化運營的必然結果。街電的海量用戶和規模壁壘,也將為致力於打造時尚科技集團的聚美優品,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用戶超6000萬的街電,將是聚美獨具價值的寶藏

獨角獸街電已成共享經濟新引擎

去年年中,在共享單車企業作為資本的掌上明珠鏖戰正歡時,共享充電寶的異軍突起尚不為所有人理解。

時間過去不到一年,情勢發生了變化:共享單車企業仍然處於群雄割據的局面。中小型的共享單車“陪玩”企業紛紛退出賽道,大玩家們繼續在場上互懟,共享單車行業仍在進行拉鋸戰。

與此前共享單車的狂飆突進相比,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步伐則在潮漲之勢中保持著穩健。最新數據顯示,街電總用戶數已經超過6000萬,日訂單峰值突破120萬。遙遙領先的用戶規模及增長速度,將成為街電遠遠甩開對手的強大壁壘。

事實上,正是由於街電的強勢領先地位,合作商都更樂於選擇街電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消費者得以更多地接觸到街電,構築了一個基於街電的“取”和“還”閉環。從這個意義上看,共享單車的“無樁”,作為交通工具有其體驗上的優越性,但也失去了一個構建商業壁壘的機會。而共享充電寶的“有樁”,卻能憑藉龐大的用戶量基礎,在更多的場景“設樁”、“圈地”,構築自己的“勢力範圍”。

如今,遙遙領先的用戶量和日訂單量,已經成為街電一騎絕塵的資本。在共享單車行業中可以重合的“用戶量”,在共享充電寶市場則成為了用戶體驗的基礎。誰的用戶數多,誰的鋪設點多,誰就能給用戶帶來更多、更自由的借還體驗。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街電已經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獨角獸”。

6000萬街電用戶,將促進聚美的價值升級

流量紅利時代終結,獲客成本變大的當下,街電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獲得了6000萬用戶。街電坐擁的海量用戶對聚美而言,顯然能夠釋放出巨大的價值。

與五年前相比互聯網獲客成本平均上升了3到10倍。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在2017年第二季度,線上零售的互聯網公司獲客成本已經超過200元。各個賽道的互聯網玩家們,都在努力尋找高性價比的用戶。

這樣的大環境下,街電憑藉優質的服務和精細化運營,迎來用戶量的爆發。對不斷佈局多元化業務的聚美而言,街電的用戶體量,將是一筆價值難以估量的財富。

數據顯示,街電新用戶在30天內的復購率為34%,有三分之一的街電新用戶會在30天內“路轉粉”,成為街電的忠實用戶;有超過一半的街電用戶,每週都會使用兩次以上街電。這說明用戶對於街電不僅具有黏性,而且用戶群體仍在穩定增長。

實際上,街電帶來的用戶多為都市白領、大學生群體,他們的購買力和消費觀念,都與聚美優品的氣質有著高度的契合。此外,巨大的用戶基數之下,街電與手機深度綁定的模式,在搶佔用戶注意力和時間上,有著先天的優勢。

用戶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一家互聯網企業的高度和想象力。街電的這些用戶不僅意味著穩定的流量入口,也提供了更多誕生新機會、搶佔新賽道的空間。對於立志於打造時尚科技生態的聚美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如今,聚美的多元化佈局已經得到了業內的普遍認可。街電累積的海量而忠實的用戶,將為聚美尋求業務突破,拓展多元化轉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隱約間,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