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揚帆起航創輝煌

——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歸來清照

當一個人嚮往於某個地方,那麼,她一定會時刻準備著,找尋機會,抓住機緣,終將前往。當一個人鍾情於某一方熱土,那裡定會為她留下過什麼,比如;夕陽,黃昏,暮色,月光。還比如;她的奔跑,他的追逐,她的回眸,他的轉身,還有她寫下的讚歌……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時值八月初,雖說是酷暑季,可偶爾也有不溫不火剛剛好的氣溫,分明最適合觀光旅遊。真乃天遂人願,帶著些許激動,起了個大早的我,收拾得當,以最好的姿態,踏上晨曦,迎著清風,有幸去參加區文聯組織的“秦州區文聯文藝志願者走進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開展‘文藝潤心’”採風活動。本次活動前往的有區書法家協會、作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攝影家協會20餘名協會領導及會員。還有被特邀的天水市知名作家王元忠老師、雪瀟老師、欣梓老師等也參加了採風活動。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車子從市內出發,一路向西,直奔西垂古鎮——楊家寺。

對於楊家寺這個鎮子,身為家在牡丹鎮的我卻並不熟悉,說來慚愧,它與我的家鄉牡丹只一鄉之隔,而在鄉下林業站工作了十餘年的我,只對轄區內與退耕還林有關的村莊有個大概的概念,而轄區內的村容村貌、海拔高度、鄉村亮點卻一概不知。或因離的太近,總以為隨時都可光顧,或因土生土長於農村,才覺得鄉村都一樣,沒什麼可稀罕的。直到在不經意間看到關於楊家寺鎮在國家“政策扶持,政府支持”的基礎下創辦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及大莊草原的自然美圖,才為之驚歎!因在她身旁卻不知她的美麗而羞愧難當!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一心想著要去卯水河畔看看楊家寺大莊草原的碧綠、藍天和白雲,看看在高科技帶動下正發展進步中的村莊。端午前夕,秦州微刊和西垂文苑組織“觀藉源林海,賞大莊草原”文學採風活動,因種種原因,我未能與眾老師一同前去,甚是遺憾。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若你和某個地方有緣,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該來的,總會來。這次區文聯組織的採風活動成全了我的心願,確為一大美事,經同行之美女閆老師告知,此次採風活動其中有十里長廊“格桑花”,說實話,在這之前我不知道小時候至今我們一直所叫的“八瓣梅”就是“格桑花”,她盡然有著如此美麗的另一個名字。猛然間,腦海裡播放出兒時記憶裡媽媽和姐姐納在鞋墊上的“八瓣梅”之模樣,今日聽聞,萬分驚喜,更加心切,回味著,翹首期盼著。漸漸近了,終於,車子在一路疾馳中歷時一小時後到達了目的地。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經區文聯左主席安排了一天的觀光行程後,隨即由區農業局任主任帶大家參觀“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並一一做了介紹。道路兩旁是成千上萬畝的鋼構塑料大棚,橫看成列,豎看成行,氣勢恢弘壯觀,著實引人注目。這裡是秦州區新品種引進繁殖、蔬菜生產、儲藏、銷售一體化的新型農業合作社組織。積極響應惠農政策,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產業機構,帶動這一方鄉親們謀發展,奔小康。棚內一派生機盎然,一片豐收的希望。西紅柿掛上枝頭,黃瓜爬滿了架,辣椒羞紅了臉,甜瓜臥地孕育……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此情此景,不由得眼前一亮,拍手叫好。

前些年,隨著外出打工的熱潮,凡是有勞力的農村人大多都捲入了打工行列,土地開始撂荒,田間地頭荒草叢生,人不能盡其義,地不能盡其能,到底誰之過?曾經人與土地互依互存的國土文化一點點在丟失、被遺棄,人與土地的關係也逐漸疏遠。這已成為三農問題的一大焦點,萬事萬物在它糟糕到一定極限時,絕處逢生幾乎是不可能的,理應對症下藥,找尋突破,求出路。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近年,在三農政策的積極鼓勵和引導下,土地流轉這一新的經營模式又為撂荒土地帶來了生機,不僅讓曾荒廢的土地資源得到了高效的開發利用,還讓農戶和承包商雙方得到了互惠互利。留守的老人,婦女等均可在園區幹力所能及的工作,自食其力。既增加了收入,又鍛鍊了身體。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當地群眾的增收致富,還推動了楊家寺鎮現代農業的發展,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在本次區文聯組織的採風活動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偉大進程,楊家寺今天的農業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陽的光輝,一捧米可以散發大地的芳香,一盞燈可以點亮迷途的黑暗。“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就是秦州大地上的一顆明珠,更是楊家寺黑土地上的一盞燈塔。正在照耀著這一方不輟耕耘的熱土!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在鄉親們的勤快努力下,農村土地將不再貧瘠,經濟將不再滯後!

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