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了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聽說西方的雕塑藝術非常逼真入畫?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下邊就來看一下我大中國的雕刻文化吧!

1、石雕

即在石頭上雕刻形象、花紋、圖案的工藝,伴隨著萬物有靈觀念和石崇拜,來到世間。最典型者,就應該是民間廣佈鎮宅壓邪的“泰山石敢當”。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石雕依所用石料有青田石、大理石(漢白玉)、花崗岩、滑石、墨晶石、彩石、卵石、文石、紅砂岩等。其中青田石雕刻最為普遍。青田石雕1915年參展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就將特別獎攬入懷中。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2、骨雕

骨雕,通常是指以牛骨、駱駝骨和烏賊骨等動物骨骼為原料進行雕刻、磨製的工藝。1982年在陝西西鄉縣何家灣出土的骨雕人面像,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距今約六千多年。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3、磚雕

磚雕,俗稱刻磚,與石雕、木雕並稱建築裝飾藝術“三雕”。

中國磚雕的製作歷史悠久,通常認為,磚雕是由東周瓦當、空心磚和漢代畫像磚發展而來的。北宋時形成磚雕,主要用於墓室壁面的裝飾品。元代,墓室磚雕逐漸衰落,至明代,代之而起的是建築裝飾磚雕。清代磚雕則具有繁縟精麗的特徵。磚雕藝術的這種“象徵、寓意”的文化現象,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4、角雕

角雕,是以牛角、羊角、犀牛角等為原料進行雕刻的工藝。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中國的角雕已改由牛角雕刻唱主角。牛角系用海南的黃牛角和水牛角。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5、木雕

木雕,是以鋒利的手工工具刻鑿裝飾木質物件的工藝。因木頭難於保存,使得今天我們很難看到超過千年的傳世之作,太原晉祠聖母殿上的北宋纏龍柱當屬木雕實物的著名之作。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一般鬆軟的木頭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在民間,木匠尊魯班為始祖爺。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6、牙雕

牙雕,係指在象牙上雕刻各種圖案和形象的工藝。當然,並不是象的所有牙齒都適宜雕刻,作為原料,主要是使用象的上顎的兩顆門牙。牙雕工藝主要有選料、鑿粗坯、刻細部、修光、打磨等工序;技法有陰刻、浮雕、圓雕和鏤雕等。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7、竹雕

世界上使用竹製品的國家,中國是最早的國家。竹雕也稱竹刻,有竹根雕刻、留青、貼黃之分。竹根雕刻是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狀和節疤,稍加雕鑿即可製成人物或器物;通常運用浮雕、鏤雕、陰刻等方法。民間刻竹藝人,多半從刻扇骨開始。用材是刻竹的基礎,刻竹人每次入山取竹,採陰坡生長二至四年的竹子。這樣的竹子紋理細密,老嫩適中,表面平整,竹斑少。適合雕刻。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8、果蔬雕

果皮雕以葫蘆雕居多,若干世紀前,海南人就通過椰雕將椰子殼變廢為寶了。果核雕多使用陽刻、陰刻、透雕、火繪、砑花等手法,先在果核上畫樣做出粗糙的造型,再雕刻細部,經磨光、上蠟、打眼,串連成念珠或加配底座,一件藝術品即告完成。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9、根雕

根雕,是藝術家利用樹根的自然生長特點,依形度勢、象形取意進行雕鑿的一種工藝。有外國評論家稱:中國根雕是東方最有特色的藝術。以選材而論,不是隨便什麼樹、什麼竹的根都可以成為根雕用材。生長在山石間多年的老樹、老竹的根,極其適於根雕。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10、微雕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簡稱,又稱“細刻”,且有牙刻、竹刻、發刻之分,為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民間工藝。它以刀代筆,以“精、微”為特徵,集書法、繪畫、篆刻、雕刻等多門藝術之長於一體,是一門最精細的微觀藝術,具有“微中藏世界”之妙趣。

選材是微雕的基礎。象牙質地細膩、硬度適中、最適宜微雕。磨製刀具是微雕雕塑的一個難點。微雕要針對不同的材質,適當選擇硬度各異的刀具:刀具太軟,吃不動;刀具太硬,一碰就裂。有實踐經驗的人認為,只要刀具磨成了,就等於微雕成功了一半。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們不瞭解華夏10大傳統雕刻

每天一點文化的故事,帶你領略傳統的魅力! 下一期,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