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刺繡,掛在家中,一定蓬蓽生輝

傳說,在堯、舜時代江南常鬧水患,並有蛟龍出沒傷人。百姓們為了對抗蛟龍,身體紋上蛟龍般的紋理,跳入水中,看上去就和蛟龍的模樣差不多——因為蛟龍不傷同類,以此潛水斗蛟,能確保自身不受傷害。有個心地善良的姑娘,實在不願意看到人們刺傷自己的體膚,苦思冥想,才有了將文身圖案轉繡到衣服上的創舉。刺繡,至此出現在華夏大地上。

這樣的刺繡,掛在家中,一定蓬蓽生輝

歷代的統治者,總是想以至高無上的權力來左右民間刺繡。然而,刺繡作為中國婦女必備的一項“女紅”技能,朝廷縱然三令五申,也未能禁絕金針度人。各地民間刺繡工藝百出,百花齊放。“四大名繡”更是蜚聲中外。

這樣的刺繡,掛在家中,一定蓬蓽生輝

1、蘇繡

蘇繡以針法精細、色彩雅緻而著稱。據說三國時期的趙夫人善畫能繡,為孫權作的一幅“畫繡”,被時人稱為“針絕”,從而成為“畫繡”的鼻祖。清代,蘇州“家家養蠶,戶戶刺繡”,別稱“繡市”,進入全盛時期。繡工沈雲芝(沈壽),號稱“繡聖”、“神針”,其仿真繡代表作《意大利皇后像》、《耶穌像》,先後在意大利都朗博覽會、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一等獎。

這樣的刺繡,掛在家中,一定蓬蓽生輝

2、湘繡

“湘繡”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湘繡以畫稿為藍本,“以針代筆”,“以線暈色”,質感強烈,有時連刺繡針跡都讓人難以察覺。明代,湘繡在很大程度上與現代湘繡風格幾無差異。清代,湘繡遍及城鄉,除有數十家專營商號,還在京津滬等地開辦了諸多分號。湘繡風格大氣,色彩鮮明,像湖南人一樣很霸氣,承載著璀璨的湖湘文化!

這樣的刺繡,掛在家中,一定蓬蓽生輝

3、粵繡

“粵繡”始於唐朝,以構圖勻稱、色彩斑斕、極富裝飾性著稱。明末至清中葉是粵繡的繁榮時期,不少繡品佳作作為貢品獻給歷代皇帝。自明朝起粵繡就走出國門,打開了出口外銷的通道。

這樣的刺繡,掛在家中,一定蓬蓽生輝

4、蜀繡

“蜀繡”最早之作該算西漢的《蜀都賦》。據統計,蜀繡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三十餘種之多,在四大名繡中堪稱翹楚;且獨擁七十餘種衣錦線。採用三十多種針法繡魚,連魚的尾鰭都楚楚透明;用“暈針”法繡公雞,連雞羽紋理都倍感逼真。

這樣的刺繡,掛在家中,一定蓬蓽生輝

現在我們中華的刺繡文化已經聞名於世界,真是乃國人的驕傲,前段時間,抖音上看到日本繡家的立體繡,小編認為,我國的平面刺繡絕對能與日本的立體繡相媲美大家覺得呢?每天一點文化的故事,帶你領略傳統的魅力!下一期,小編帶大家走進雕刻的世界,一樣的繽紛絢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