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爲誰而建的?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相傳古代的瀋陽鬧風災,百姓深受其害,一位僧人路過這裡,受百姓懇求制服風災的罪魁禍首黃龍、經過考察地勢僧人認定西北部的塔灣地區,是黃龍的龍頭所在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於是僧人在塔灣作法鎮住龍頭,止了風災,為了感謝僧人大德,百姓集資在作法的地點修築了一座寺廟回龍寺,留僧人在此居住,僧人圓寂後。他的徒弟們修築了這座舍利塔來存放他的1548顆舍利子

遼代舍利塔

或許你要問了:這座塔是為誰而建的?做什麼用?為什麼叫舍利塔?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位於瀋陽市皇姑區的遼代舍利塔建於1044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因佛塔內供藏“舍利子”又稱無垢淨光舍利塔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1瀋陽最古老的塔

1044年建的無垢淨光舍利塔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瀋陽最古老的塔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那時的瀋陽還完全是北方契丹人的領土,稱為遼代,與漢人的北宋對峙,當時契丹部族盛行佛教

舍利塔建成後歷代各階層人們來這裡焚香祈禱求佛保佑風調雨順,辟邪去災,尤其是清代極力推崇佛教,崇德五年(1640年),該塔重修後於塔後建起規模很大的舍利寺更使得此塔香火旺盛、聲譽日新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1985年在修復舍利塔期間出土了一件石函,講述了一段真實歷史比傳說簡單得多。

舍利塔都是由北方契丹人出於尊崇佛教而集資修建的石函上記錄了每位百姓的功德大小,回龍寺實際是清朝的時候修建的,可惜的是已經無存。今天的回龍寺只是前幾年仿造修建的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舍利塔是個很美的八面體建築,共有13層,高34米,塔身的八面各雕刻有不同的神佛,塔內空心,分為地宮、中宮、天宮,用青磚和褐磚疊砌,非常精美別緻。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塔內出土有鎏金佛、舍利子、經卷、瓷器等大批珍罕文物,地宮四壁尚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畫。這些文物現存放於附近新建的陳列館中舍利塔的周邊自古以來就是一片景觀優美的公園,最著名的就是

一篇荷塘,是瀋陽八景之一叫“塔灣夕照”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如今,市政府對塔灣公園進行了進一步充實,把原來北塔公園內的102塊古石碑運來這裡,打造成新的舍利塔碑林公園。古塔、碑林、荷塘夕照這裡成為瀋陽又一個瞭解歷史

欣賞美景、閤家放鬆的好去處。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說起舍利塔,還與“瀋陽話”有關,為啥這樣說?

因為在舍利塔下面的石函上,刻有5000多字,都是人名和職業,其中記錄的工匠中有這樣一句瀋陽話

“打磚人”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在當時遼代一般都說燒磚人、制磚人,只有當時的“瀋陽人”說成“打磚”,雖然這段歷史已經遠離我們快一千年了,但是現在有很多瀋陽人,依然會在口語中出現“打煤坯”“打磚”等字樣

康熙時不時也說兩句“瀋陽話”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清代先後有康熙、乾隆等四代皇帝十次帶領大批官員東巡盛京,並且從清代以來已經把官司話(包括北京方言和瀋陽方言)作為官場、公共場所和知識分子通行的語言。滿族的方言也一樣傳入北京如“磕磣”、“得瑟”、“埋汰”、“禿嚕”、“倒騰”、“哈喇”、“劃拉”、“骨碌”、“磨嘰”等詞語這也是瀋陽話的標誌性詞語,由於瀋陽話與北京話有了融合就連皇家也說瀋陽話,

據說曹雪芹的爺爺曹寅患了瘧疾,還專門上了摺子給康熙求藥,康熙也得過瘧疾,吃的是金雞納霜治好了的。康熙馬上批示道:“(金雞納霜)連吃二服,可以出根”“出根”該是“除根”。這裡康熙說的是一句瀋陽話。咱瀋陽人才把“出”字兒念陽平的,所以如果念起來“出根”就是“除根”

清朝的“瀋陽話”現在還在使用

在清朝,有不少老瀋陽話至今還在說,“外屋地”、“頭直”、“腳底下”、“炕頭兒”等,都與那一歷史時期有關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在舊中國有相當數量的人從關內“闖關東”來到瀋陽,又把當地的方言土語帶了一些過來,如“後晌”、“營生”即是

一河塔影印千百年,這座瀋陽最古老的塔,到底是為誰而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