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新加坡華人超過70%,憲法卻規定馬來語爲國語?

很多人看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位置,會很好奇當初新加坡當初是如何獨立的。因為從地理位置來說,新加坡應該是想獨立而被馬來西亞拼命拉著才對。但實際上,新加坡是被馬來西亞拋棄的。

為何新加坡華人超過70%,憲法卻規定馬來語為國語?

新加坡現在是亞洲金融中心,又扼守馬六甲海峽,可謂戰略優勢極佳。而歷史上的新加坡從1963年脫離英國統治後舉行公投,71%的人贊成併入馬來西亞的。但由於新加坡華人比例超過70%,併入馬來西亞後整個國家的華人比例超過40%,對馬來人口的人口比例造成重大影響。加上李光耀的政治聲望比較高,對當時馬來西亞首相叫東姑的地位也產生了威脅。

為何新加坡華人超過70%,憲法卻規定馬來語為國語?

要知道馬來西亞建國時就表示,這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很多政策對馬來人有很多傾斜,這可能和華人對政治的低調和不善於爭取自身權益有關。但由於新加坡的原因,華人的人口比例以及佔據大量財富的絕對數量,開始朝著有利於華人方向傾斜,這導致雙方經常爆發衝突。而一旦拋棄新加坡就能極大降低華人比例,確保馬來人對國家的絕對控制。

為何新加坡華人超過70%,憲法卻規定馬來語為國語?

所以馬來西亞在1965年強烈要求新加坡獨立出去,這一年新加坡被迫獨立。記得獨立當天,很多新加坡人萬分傷感,感覺是被上帝拋棄了。李光耀還在這一天失聲痛哭,後來李光耀在自己回憶錄中說他一生只哭過兩次,一次是母親去世,另一次就是新加坡被迫獨立那天。

為何新加坡華人超過70%,憲法卻規定馬來語為國語?

畢竟新加坡一個彈丸之地,資源極度匱乏,連淡水資源都無法自給,要獨立生存是相當困難的。我們可以拿香港做比較,香港對大陸有強烈的水、食物依賴。即使現在已經是世界金融中心,依然對大陸有依賴,更何況剛剛獨立的新加坡。

為何新加坡華人超過70%,憲法卻規定馬來語為國語?

只是沒有想到峰迴路轉,新加坡從八十年代經濟開始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2017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GDP已經沒有差距了。但對比雙方的土地和人口,雙方的經濟差距已經不能同日而語。當初痛哭流涕的新加坡,現在的小日子過得真是舒服的不要不要的。不知道如今的馬來西亞作何感想?

為何新加坡華人超過70%,憲法卻規定馬來語為國語?

今天新加坡雖然把馬來語、華語、英語都稱為官方語言。但可能也是因為歷史上的原因,新加坡憲法依然規定馬來語為國語,而日常通用語言基本採用英語。你可以理解為新加坡放棄了華人國家的身份,一直期望能重回馬來西亞。或者已經把自己當成世界國家,希望更多的融入到全球之中。作為中國人,你對新加坡的這段歷史怎麼看?不妨留言處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