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以「六穩」穩人心,產權保護是關鍵

光明網評論員:上週二(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

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這次會議,是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召開的,因而格外引人關注。

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是穩人心的舉措。人心穩,各項工作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展開,就可以從容應對各種複雜形勢和可能風險。

光明網評論員:以“六穩”穩人心,產權保護是關鍵

“六穩”,說到底是穩發展。沒有經濟增長,沒有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就失去堅實的基礎。而中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關鍵還在於保護產權。產權得到法治保障,企業家的人心才能夠穩定和安定。

顯然,產權得到保障,企業家的心理預期才能穩定;心理預期穩定,對穩定就業有重要意義的民企投資才能穩定。投資穩,就業穩,經濟大環境穩,各方經濟關係才不至繃緊,才可為經濟調節舉措預留必要的操作空間。因此,產權保護是落實“六穩”的可操作重點,也是當下亟需進一步推進的重點。產權保護到位,投資環境法治化,經濟增長以及社會發展的基礎就能夠夯實。產權保護制度穩固,經濟才能夠行穩致遠,社會才能夠長治久安。

毫無疑問,在保護產權方面,尚有大量工作等待完成。自2016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頒佈以來,“兩個一批”(即“堅持有錯必糾,抓緊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剖析一批侵害產權的案例”)工作啟步推動,一些涉產權案件已經開始進入到司法程序,最高法院提審和指定審理了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所有這些,都指向清晰,信號明確,對穩定企業家的預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光明網評論員:以“六穩”穩人心,產權保護是關鍵

當然,也正是通過落實“兩個一批”工作的艱苦過程,人們也認識到阻礙和有害產權保護的意識和觀念仍有存在的土壤,並且仍在發揮著負面作用和效應。這些作用和效應,客觀上起到了消解《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的效果,與保護產權和鼓勵投資的種種舉措形成拉鋸狀態,由此增大了企業家和社會的觀望心理,使得企業家和社會的穩定預期難以形成。正因如此,落實產權保護,尤其是落實“兩個一批”,對當前推進“六穩”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將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矛盾以不期然的方式暴露出來,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第一要務的防止金融風險的工作愈發面臨嚴峻挑戰。在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滑,債券市場違約數量增加,P2P平臺風險敞口,地方政府隱性負債顯性化,股市、匯市波動加大等一系列不利條件下,“六穩”工作顯得格外重要。推進“六穩”工作,落實“六穩”舉措,找準著力點是前提。產權保護正是推進和落實“六穩”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有統計表明,今年上半年,整個社會融資增加規模同比減少了2.1萬億元;上半年基建投資僅增長7.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3.8個百分點,經濟壓力明顯加大。此外,最新統計還表明,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為63個和66個,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價上漲城市數量最多的一個月……這些經濟現象,都說明了“六穩”的必要性。安定人心,穩定預期,穩住企業家,才能留住資金、保住投資,此中關鍵之關鍵就在於產權保護的落實。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