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这件事儿

从接触琴键的第一堂课开始,老师就会为孩子布置练琴功课,初学的孩子,一定需要父母的陪练。在Bella前面的帖子里,有说到过那份问卷,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家长能否给予大量的支持和时间。一旦决定了,不可以出尔反尔。

小孩子学琴,对父母而言是很累的事情,但不陪练不行,家长这个"懒"是偷不得的。

初学琴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贴身陪练,根据课堂上老师布置的要求,督促孩子完成练习。这是培养孩子练琴好习惯的关键时候。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生活中吸引孩子的趣事太多了,从手机到IPAD,从上网到游戏,每件事都比练琴更有意思,更好玩。所以规矩的设定,要从练琴的第一天就开始,由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

如何设立规矩养成好习惯呢?最关键的有2点:

1、 练琴的时间要固定,雷打不动!最不好的是想练就练,不想练就不练,这种坏习惯是今后"一事无成"的开始!孩子每天几点开始练琴,练多长时间,是个不可轻易改变的规矩。帮助孩子建立这种界限感,就要靠家长的陪练。

2、 一旦开始练琴,在练习时间内不可以轻易离开琴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规定一个中间休息的时间,一切喝水,上厕所之类的借口必须在休息时间里完成。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提高练琴效率。

陪练这件事儿

初学钢琴的孩子,每天半个小时左右练琴就可以了,学了大致一年后,孩子的琴谱也会增加一本,练琴时间适当延长到45分钟,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时间依次增加,多一本琴谱就增加大约15分钟。

等孩子稍大一些,学琴程度深了一点,家长就不必贴身陪练了,可以在家中"带个耳朵",同时做其他的事情。不过要注意,切忌在孩子练琴时看电视,玩手机等分散他注意力,也不要因为弹错了随意喊停,这会让孩子精神紧张无法放松下来。在国内,每位琴童的家长都是伟大的,甚至有些妈妈为了孩子学琴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这里Bella要向妈妈们致敬!

有些家长会说,那我为孩子请个陪练老师,专门负责陪练,这样更专业些。Bella奉劝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每个老师对弹奏技术的理解和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陪练老师和授课老师的要求不一致会让孩子很迷惑,反而影响练习。我认为传统的家长陪练方式就是最好的。另外还有现在很火的网络技术,钢琴陪练app,主打真人网络陪练辅助五线谱视觉辅助,我觉得就更不合适了,除了跟授课老师要求不一致这个点以外,孩子对手机和pad本来就没有多少抵抗力,对着pad练琴,怎么可能要求孩子的注意力保持集中呢?

陪练这件事儿

除了陪练,还可以陪听。和欧洲不一样,国内的环境,孩子接触古典音乐只局限在学琴的过程中,在学校和其他地方很难听到。这里Bella建议,除了生活中偶尔放放古典音乐给孩子熏陶外,还应该多听音乐会,特别是童声合唱和音乐剧等形式。需要提出的是,一定要等到孩子有一定忍耐力和克制力后,再去听古典音乐会,而且家长要以身作则,在音乐会中不能说话、走动、接电话,保持绝对的安静。

要想让孩子今后做一个台上的表演者,必须先教会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台下观众。台上的演员对观众的尊敬体现在给出最好的演奏,观众能给予演员的尊敬就是绝对的安静和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