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溪老碼頭遺址 古韻猶存風情依舊

《合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雲 劉亞春

銅溪老碼頭遺址 古韻猶存風情依舊

在合川三江六岸,分佈著不少歷史悠久的老碼頭,位於涪江南岸的銅溪老碼頭遺址便是其中之一。

銅溪老碼頭遺址 古韻猶存風情依舊

遠眺銅溪老碼頭

銅溪老碼頭,源於這裡有一個古老的渡口,不少行人在這裡乘船或上岸。這個古老的渡口名叫銅溪渡,古名“安順渡”。在銅溪渡北岸,是一個名叫棗壩場的碼頭,有一條名叫老鴇溪的支流在此流入涪江。因此,銅溪渡又被稱為“老鴇溪渡”。

據《重慶地名詞典》記載:銅溪於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設鎮,該鎮因銅溪老碼頭而設立,銅溪老碼頭及銅溪渡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而銅溪老碼頭設置義渡的時間,則為清乾隆年間。該義渡為當年的銅溪人秦玉爵捐募資金,置渡田一份、渡船一隻、渡工一人,歲收租谷三十石,直到清末才廢撤,銅溪義渡改由私營小船擺渡。

民國18年(1929年)冬,銅溪當地人重興義渡,設渡船兩隻,每隻6噸,義渡一直堅持到解放初期撤除,改由合川渡口管理所擺渡營運。1964年,合川渡口管理所將銅溪老碼頭及渡口交由銅溪航運社擺渡營運。1984年1月,銅溪航運社退出銅溪老碼頭及渡口營運,交給銅溪本地水上運輸專業戶廖德全營運管理,並由廖德全一直管理到現在,1951年出生的他,依然是銅溪碼頭的船員,依然管理著進進出出的船隻。

銅溪老碼頭遺址 古韻猶存風情依舊

碼頭上的石梯

歷經千年風雨風浪的銅溪老碼頭,如今江風依舊。一條青石板石梯從老場鎮通向碼頭,幾棵老黃桷樹挺立江邊講述古老的渡口往事,從西北方向奔流而來的涪江拍打著江岸緩緩流淌,兩岸的民眾依舊在這裡乘船擺渡。

銅溪老碼頭遺址 古韻猶存風情依舊

碼頭上的擺渡人

與過去不同的是,如今的渡船已不是過去簡陋的木船,而是外貌比較現代的鐵殼船,如今的渡船已成為機動船,看不到雙槳與拱形的烏蓬。儘管如此,這裡碼頭風光與渡口美景,依舊吸引了不少人參觀,人們要麼拿著相機拍攝這裡的江風江景,要麼登上渡船體驗這裡的古渡風光。

古老的銅溪碼頭,依然是古韻依舊、風情依舊!

尋古路線

從合川城區出發,沿204省道經九嶺至銅溪場鎮。

美 編:黃 盛

編 輯:黃 盛

值班總編:梁益學

總 編:張宏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