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街名趣談,祠、廟、堂、所背後都有故事

據說,以前的老成都全城有三十六條大街,七十二條小巷。成都在西漢末年,便是國內五大都市之一。且蜀人好文,閭里題署,皆有考究。隨著人世代謝,古今變遷,街名也有所變改。拙文擬就成都街名的來由,根據歷史明文記載或父老傳說,作一簡介,不僅使後生能"數典",亦可給旅遊資"談助"。

老成都街名趣談,祠、廟、堂、所背後都有故事

1902年的成都一景

一、文廟街:全國普遍修建文廟,專祀孔子,始於唐代。唐以前,則皆奉祀周公。漢景帝(公元前156-141年)時,文翁(本名文黨翁,江西人,漢代人修史,省略"黨"字,於是以文翁之名流傳)為蜀郡守,創建周公禮殿,為保護書籍,用石料修築,號稱"石室"。此殿歷兩漢、三國、西晉各代,東晉桓溫伐蜀時,都還親自看見過.這條街原名文翁坊,是以街口立有紀念文翁的牌樓而得名。後經戰亂,殿毀而坊亦圯,唐人於其故址建孔廟,興學宮。學宮各代相承,清代為錦江書院。清末改學堂,為成都府中學。辛亥革命後,稱成都聯合中學。之後,改為石室中學。解放後為成都市第四中學。文廟迄今未毀盡,現以文廟的方位,分為前、後、西三街。

二、文聖街:成都古時為蜀都,設郡守。唐玄宗幸蜀,升為南京,郡守也隨之升為京尹。同城又設成都縣令,到了宋代,又將廣平縣衙移入城內,改廣平為華陽縣。從此,成都城內便有一個郡(後又改為府)衙和兩個縣衙。郡有郡學,縣有縣學,郡、縣又各建自己的文廟,郡守、縣令各率其直屬的學生到郡、縣文廟內祭奠孔子。這樣,成都便有三座文廟。成都東南屬華陽縣,文廟建在石室巷(舊名何公巷,因明朝成都教授何公夫婦殉職,在學署內掩葬而得名)口。成都西北屬成都縣,文聖街便是成都縣文廟所在地。令人不解的是白家塘轄區還有一個文廟街。文廟固系大祀,不象佛廟道觀,可以隨便修建。成都是一府兩縣所在地,只能有三座文廟。為什麼多出一個文廟街來,有待實地考詢。

三、武聖街:神是人封的。武聖和文聖一樣,亦隨朝代的變遷而變換。在唐代,對武將的祀典,以姜(尚)太公為首。南宋孝宗(公元1163年)以後,供奉嶽(飛)忠武王為武聖。到了清代,不再供奉岳飛了,改祀關(羽)壯繆侯。但公遭在人心,關羽雖因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流行而受人敬仰,而岳飛更以光復中華的民族英雄而受人尊崇。進入民國,關、嶽並祀,在南門三巷子立關岳廟。與文聖街接近的武聖街,是專祀關羽的關廟。

四、大慈寺街:學佛人多言玄奘法師在成都大慈寺受戒,但無充分根據。文獻記載,大慈寺建於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是年,唐肅宗迎其父玄宗回長安,這座佛廟是肅宗敕建的。匾額御書"大聖慈寺"四字。規模極大,佔東門小半城。舊時傳說,此處原是佛寺,肅宗雖在甘肅靈武即皇帝位,而削平"安祿山之亂"則是以成都為復興基地,想當然是受佛力的庇護。於是將舊寺擴建,並御題匾額,希後代加以保護。其後,果然生效,他的後人唐武宗李炎崇道教,滅佛教,史稱"會昌滅法"。因大慈寺的匾額是他先人御筆,不在除毀之列。直到宋朝,房屋甚多,竟成了大市場,壁書,壁畫更使海內名流傾倒.寺廟大部毀於戰亂的明朝末年,文物壁畫也隨之付之一炬。今天尚能看到的殿宇,是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間重建,其規模已遠遠不能與昔日相比了。

五、喇嘛寺街:清時,班禪、達賴每年要遣使向中央政府進貢,路經成都即住此寺中。尼泊爾、不丹、廓爾喀的使者路過成都,亦在此寺接待。寺中所奉之佛為宗喀巴,非釋迦牟尼,與西藏、青海、蒙古相同。

六、和平街:舊名駱公祠街,再前為子龍塘街。相傳為蜀漢趙雲故第所在地。我曾親見塘坎砌青石,大書"漢趙順平侯洗馬池"八個字。池上有亭館假山,種梅樹百株,為當時土大夫宴集之地。清同治年間,太平天國欲取西蜀,清廷擢升湖南巡撫駱秉璋為四川總督,輔以湘軍系統的文人劉蓉來川鎮攝,率軍消滅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於大渡河畔。駱以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官拜協辦大學士。死後,在子龍塘側建祠(相傳駱死之夕,有隕石墜於龍塘),遂改街名為駱公祠街。駱秉璋是個大劊子手,將該街改為和平街是順乎民心的。但是,若把它恢復為子龍塘街,以紀念蜀漢名將趙雲,一定會更受群眾歡迎。

老成都街名趣談,祠、廟、堂、所背後都有故事

七、康莊街:舊名康公廟街。元末,戰亂中,省城殘破極重。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十三子為蜀王,先遣一姓康的太監來成都修造藩府,積土墊地,燒磚築城,耗財甚多,太祖誤認為他吞蝕公款,處以死刑。等到諸藩就國之後,各個藩府年年都在鬧培修費。唯獨成都沒有這項報銷,並且雨再大也不受水淹。這才發覺康太監修的蜀王府,奠基的工夫用得深,錢雖花在看不見的地方,卻可一勞水逸。於是,特為康太監建祠,以示昭雪。這個掌故據說廟內有碑文記載,我不曾見過,通志似亦未有記載。民國時廟毀,街名也因之而易。

八、鎣華寺街:相傳彭縣鎣華山有一個學佛的人,心極慈悲,乘驢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後,善男信女為他立廟,號"鎣華祖師"。成都亦立了廟,在東較場附近。清末,該廟被軍隊佔為兵營,哥老會眾又在外東三官堂街購地新建一廟,石柱為楹,以為奉祀。成城中學創辦時,租其正殿為禮堂,至今如故,這就是現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學。

九、三官堂街:三官堂為道觀,亦稱"三元宮"。道家以天、地、水府為"三元",又號"三官",街以建三官堂得名。至於三元巷則是科舉時代,希望出狀元、會元、解元,乃祝願之意,與神廟無關。

十、五嶽宮街:"嶽"為山之尊。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漢文帝名劉恆,漢代人避諱,改稱常山),中嶽嵩山,合稱五嶽。古代以三公之禮,祭五嶽之神,所謂"五嶽祭秩皆三公"(韓愈詩),那是很莊重的。是街為五嶽宮所在地,今廟毀街存。

十一、純陽觀街:純陽觀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道觀。唐末,進士呂岩(洞賓)棄官學遭,道號"純陽子",取道書"有一分陰氣,不得成仙;有一分陽氣,不得成鬼"之意,初僅邯鄲有呂洞賓祠,清末慈禧專權,滿漢文武大臣及國人皆以為非。慈禧乃假託自己系純陽下凡,應享受萬民煙火,一班諂佞之臣也紛紛上書大拍馬屁。於是慈禧下令全國大中城市皆修"純陽觀",列入祀典,則遍天下都有純陽觀了。成都的純陽觀規模甚大,佔地四條街,有房產上百間。

十二、城隍廟街與城隍巷:祭祀"水"與"庸"(與墉同)的典禮,《札記》有記載."水"即隍,即池。"庸"即城。古代的城牆濠溝,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防禦工事,所以古人造神以祀之,稱城隍。成都有三座城隍廟。郡城隍廟(即府城隍廟),在東大街,街未以廟命名。成都、華陽兩縣各有各的城隍廟。城隍廟街的城隍廟屬華陽縣。成都縣的城隍廟所在地,則稱城隍巷,以示區別。

十三、報恩寺街:即宋公橋街,又名茗粥街。明朝初年的大文學家宋濂(字潛溪),曾經教過太子和諸王讀書,他是宰相李善長的親家。後因李善長出了禍事,宋受株連,判為死罪,後得到馬皇后的解教,謫貶四川夔州,不久遂死,蜀王是他的學生,將宋濂的屍體迎來成都,葬於靜居寺側,並改靜居寺為報恩寺(又稱潛溪祠)祭祀宋潦,以表學生報答師恩的誠意。清代,為華陽縣的書院。號潛溪書院。有小橋,稱宋公橋。橋頭有不少慈善人家施茶,施稀飯,故人們又稱之為茗粥街.

十四、昭忠祠街:昭忠祠是清代專祀內外各戰役中死烈的文武官吏的祠堂,經朝廷批准,才能入祠。

十五、忠烈祠街:忠烈祠建於民國初年,是專為紀念辛亥革命、保路運動中犧牲的烈土而設的祠堂。當時的軍政府沒有"稽勳局",負責調查審核,合格者才能入祠。該祠由專制時代的"會府"改建。會府是省城的大官們聚會朝拜皇帝的地方,供奉著木刻九龍牌位,上寫:"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十一個金宇。是街舊稱會府街,後改稱忠烈祠街。

十六、奎星樓街:中國的舊星象家說,奎裡是"二十八宿"之一,一共有五個星點,經常疏散排列。如五星相聚,則為文教昌明之象。又說,北斗七星,第一顆稱魁星,所以科舉時代中了狀元,謂之"大魁天下"。"奎""魁"讀音相近,於是奎宿與魁星也分不清了,奎星樓,魁星閣也成了一回事。"魁"從鬥、鬼聲,是諧音字。於是世俗塑造的魁星佬,都是凶神惡煞的鬼象,還手持硃筆,擺出一副點狀元的架勢呢!

十七、惜字宮街和字庫街:北齊顏之推所著《顏氏家訓》說:文字是"古聖賢心跡".所以串紙不可穢用,廢棄的字紙,應於焚化,可見敬惜字紙的風氣,由來已久。惜字宮是供奉傳說中的漢字發明者倉頡的廟宇。焚化字紙,別有字庫。惜字宮街和字庫街,皆因此得名。

十八、放生池街:佛教徒講究放生,以修來世.他們購地鑿池,將水產動物放生乾池內,讓它們自由成活。放生池外,築牆高隔,前面的街牆上有石刻對聯;"放乎中流隨物性,生之者眾見天機。"地上亭榭的聯文是:"荷芰夏尤佳,巍淼漫漫三十畝;龜魚曉無數,堂堂策策百千頭。"池今已平。

十九、黌門街:黌門是學宮,舊時稱士子考上秀才為"身入黌門"。清末停科舉,兩湖總督張之洞怕傳統的國家從此衰廢,奏請清廷的文化較高的省份創辦"存古學堂"一所,取秀才應考,八年才得畢業.四川省在成都南門外買得楊昭勇侯賜第為堂址,招生開學,命這裡為黌門街。民國改"存古學堂"為"國學院",街亦易名為國學巷。

二十、慈惠堂街:慈惠堂創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堂門有全金大匾額,書"慈惠堂"三大字,是省會辦的慈善機關。有田數百畝作為辦堂的基金,政府每月有津貼,收養孤貧四百餘人,以一候補道員負責主辦。民國十四、五年(1925-26年)間,改官辦為紳辦,於是恭請"五老七賢"中的尹仲錫先生為總理,全權負責承辦。尹承辦二十多年,採取措施變單純消費機構為若干個生產機構,在原來的基礎上,創造出價值百萬元以上的財產田八千畝,街房無算。抗日戰爭中,納養淪陷區的難民、難童及棄嬰達八千餘人,尹先生勞瘁至死。之所以把這條街列入以祠廟命名類,是因為堂創立以前,是一道觀,廟內塑有靈官神像,俗極為靈驗。凡遭糾紛事件,官府還判不明息不了的官司,只要說一聲到靈官神前賭咒,無理的人懼怕神仙顯靈,便默默認輸了。

二十一、簾官公所街:科舉時代,各州縣學子赴省城考舉人,謂之鄉試。明朝初年的正副考官,是聘請名士擔任,官職高低,在所不計。以後認為這樣不夠威嚴隆重,便由皇帝欽差大主考、副主考,赴各省主持鄉試。雖然主考官不管行政事務,專閱試卷,決定去取,但懸像四川這樣的大省,有一萬多名考生,連試三場,各作文十三藝,如此大量的試眷,斷非兩位主考官在個把月內可以看得完的。這就必須有同考官先行分閱,選拔優異的文捲上呈,謂之"薦卷"。正副主考再就"薦卷"審閱,然後會同公議,擇優錄取。這些同考官,是從外地"實缺知縣"中,選擇資歷高、負文名的人,臨時調來當差的。到省城時,便招待在簾官公所內,由總督對他進行一次考試,從中選取內簾官十三房,專閱試卷。外簾官無定額,負責辦理收卷及校對、謄錄(考生的本卷初不直呈,必由外簾官僱人謄抄一道,以免考官從字跡上認出是何人的試卷而循私舞弊)等事務。那麼這些考官為什麼稱為簾官呢?因為考官進場閱卷以後,便垂簾與外界隔絕,免生弊竇,因而稱為"簾官"。簾官公所用現代話說就是接待考官的招待所。

老成都街名趣談,祠、廟、堂、所背後都有故事

二十二、燕魯公所街:河北省簡稱燕(亦稱冀),山東省簡稱魯,燕魯公所是在這兩省合建的會館。規模較大,式樣也好。清代,皇帝派來主持鄉試的正、副主考官到成都,地方行政官員為他洗塵、餞行和做生,都在這裡舉行。迎、送倒容易理解,為什麼還做生呢?未必每科的正、副主考官統統都生在那一個月內嗎?這裡面有個公開的秘密。那時,凡是欽差大臣,不管是從成都過路,還是專程來省內查案,公畢回京,地方上的大官們,都要送他點禮,塞他點包袱,望他回奏時說些好話,這叫"包荒"。那麼,只管審卷衡文的主考官,不問致事,地方宮怕他什麼呢?怕就怕在他官銜上帶有"欽差"二字。他雖不問政事,但回京後必然要向皇帝銷差。萬一皇帝隨便問起:"你們把某省的民情吏治所見所聞奏來我聽。"這中間是否公道正直便難說了。所以,便借做生為名,饋送壽禮。據說每人所得也不過幾百兩銀子、但比過年時給灶王爺敬麥芽糖,請他"上天言好事"所花的錢要多得多了。

二十三、江南館街:前清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歸一個總督管轄,稱謂"江南總督"。因江蘇並不在長江之南,又改稱"兩江總督"。但江南之名,流傳既久,所以三省人合建的會館仍叫江南會館。開始時,三省會館各了各,這條街便叫三道會館街。以後臺為一所,統稱江南會館,街也因館而易名。過去本省的人不能做本省的行政官員(武官則可),叫做"避籍"。人死外鄉,必歸葬故里。一時不能歸葬,只好將靈柩停放在會館裡,有的停放達十年之久。所以經常有會館鬧鬼的傳聞,而又以江南館最甚。各個會館都要選本省歷史上鄉望最高者當神供奉,有的不只一尊。如山西館供關羽,燕魯公所供孔、孟二夫子。而江南會館的神位極多,戲臺多達七座。隨時都在辦神會--演戲。名謂樂神實為樂人。冠蓋雲集,在成都堪稱"冠軍"。光緒(1875-1908)年間,江蘇盱眙人吳棠任四川總督,特遣人從江蘇崑山訓練一部唱崑曲的科生,來成都供官場宴樂,號"舒頤班",取開口而笑之義。這個班子以後便永遠留在成都,與川劇融合,對川劇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二十四、湖廣館街:即現在的東風路二段.解放前的智育電影院,就是這個會館改建,今為紅旗劇場。

二十五、陝西街:為陝西會館所在地。清代以來,四川的大商業,多由"陝幫"壟斷,財力雄厚,會館宏敞,街道也寬。今館廢,街亦因不在交通線上而冷落了。

二十六、貴州館街:貴州省以貧瘠著稱,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之說,所以會館也小。後來貴州人李世傑、丁寶楨先後任四川總督,為了爭體面,對舊會館擴而大之,戲臺、耳樓都蓋得很精整。辛亥革命時,巡防軍譁變,四川藩庫所存的幾萬兩白銀,遭亂兵洗劫。軍政府成立,尹昌衡任都督,經費無著。川劇名旦楊素蘭,捐田六十畝助軍。當時的袁世凱政府,曾頒發勳章(嘉樂章)表示獎勵。楊素蘭受勳之日在貴州館演出《遊園》。尹都督多喝了幾杯,競將楊拉下臺來,追其伴酒,臺上臺下,一片喧鬧。警察總督楊維認為尹昌衡失儀,扣他一個月的薪俸,作為處罰。

二十七、天樣寺街;天祥寺供奉的是文天祥。廣東沿誨一帶,是文天樣抗擊元軍之地,蜀人也建寺廟祭祀,使我悟得浩然正氣的人物,如蘇東坡所說:"其神在天下,如水之在地中,無乎不是。"祀文天祥的祠廟,北京和外地稱"文丞相祠"。"文信公祠",或"文忠烈公祠"。唯獨成都直呼"天祥",更顯得親切。

二十八、四聖祠街:街建曾參、顏回,子路、子由廟。帝國王義利用宗教對中國實行侵略,毀祠建教堂、開醫院。光緒年間的一個端午節,在東教場撒李子,說是吃了這李子必能生兒。一些無知婦女,爭相搶食,人便越湧越多。此時洋人殺了中國娃娃的話在群眾中傳開了,激起公憤,齊奔教堂,連同醫院一齊搗毀。這就釀成了"教案"。總督參官賠款鉅萬,道歉再三,另興土木,規模勝前。雖經滄桑鉅變,人們仍以四聖祠呼街名,足見民心不可悔,眾志不可奪。

二十九、川主廟街:各省各地旨有"土主廟",奉祀開闢本土有功的或附會與此地有關的名人。四川許多地方奉大禹為"川主",重慶為古巴國,祀巴滿。成都的川主廟則祀李冰。

三十、小關廟街:成都的關廟不少,少城內更多。在大城除山西館奉關羽外,還有老關廟和小關廟。過去軍人強佔廟產變賣,把老關廟賣給豪家建宅第,改老關廟街為玉泉街,取《三國演義》"關雲長玉泉山顯聖"之說以留痕跡,故今僅有小關廟街了。

三十一、玉皇觀街:原是道家的廟宇,供玉皇大帝,很寬廣。清末辦學,往往利用廟宇改建。"客籍學堂"就是利用這所廟宇改建的。當時各省的府廳州縣都在辦學,學生各以其籍貫就學。省城的大官都是外省人,所以特辦一所客籍學堂,收少爺公子們讀書。後來改名"賓萌學堂"。"賓萌"二宇出自墨子,"賓"訓賓,"萌"訓民,較"客籍"典雅.這個學堂民國初年停辦,又在此地創辦四川省立第一中學,後遷到少城西勝街新校舍,此處又辦賓萌公學。賓萌又停,改辦尚志學院。現在是市二中的校址。

三十二、馬王廟街:馬王廟在成都之所以有點名氣,是因為門首有一副很精彩的對聯。聯文是:

卜王通其昌乎,歌天馬來從西極;

此房星之精也,有蒼龍見於東方。

三十三、文殊院街:舊佛院毀於明末戰亂,清代逐漸恢復。清末羅思舉任四川提督時,以護法神自任,募款大修,四十八根大石柱,從淮州(金堂淮口鎮)運來,因城門窄狹不能通過,在北門城牆拆豁口,才得輦入城內。文殊院石幢上刻有羅思舉的名字,因風化看不清了。這座廟可算是成都保存下來的最完整的一座佛廟。

三十四、三聖街和三聖祠街:四川人崇敬劉(備)關(羽)張(飛),偏州下邑,都建有廟。省城舊時還有三義廟,在提督街,也是奉把劉、關、張的。

三十五、張爺廟街:張飛是殺豬匠出身,出自宋人平話。《三國演義考證》一書,更有詳細記載。所以各鄉縣的屠宰行業,都建有張爺廟,專祭張飛。成都的張爺廟也是屠宰業所建。

三十六、壇神廟:舊時里巷,經常有"慶壇"(慶樂壇神)之典,男覡、女巫,持幡跳擲,以湖南一代最盛行。壇神廟與其它廟觀不同的是,廟內沒有塑神像,用大紅紙一張,寫了一些神名。據說祖師為趙公明,出自《封神榜》,所以有趙玄壇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