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學《易經》,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易經》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易經的作用就是指導人們深入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現象,認識天地、陰陽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科學奧秘,充分把握天時、地利、人和之際遇,在比較好的環境中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

當代人學易經、悟易經、用易經,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有重要意義。

第一,學習易經可以使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規律。

《易經》被譽為“彌綸天地之道”的學問,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總規律。我認為宇宙運行的八大規律(陰陽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運動規律、普遍聯繫規律、兩邊到質變規律、物極必反規律、波浪式前進規律和週期規律)在易經中都都有揭示。

如陰陽規律,任何事物都有陰陽,男為陽、女為陰;領導為陽、員工為陰;房子有陽面陰面,數字有奇數偶數等等,易經通過陽爻和陰爻的變化來表示陰陽變化。又如物極必反規律,事物發展到極點時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太極圖的由黑變白,由白變黑就體現了這一規律。

這八大規律適合於天體、自然、人類適合等萬事萬物,也適合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隊,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應當遵循這八種貴了。學習易經能夠更為透徹地理解這些規律,應用的我們的工作生活中。

都在學《易經》,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第二,學習易經可以使我們明於事理、情狀,懂得如何做人處世。

孔子認為易經“潔淨精微”,“潔淨”就是說易經這門學問會讓人的思想、情緒非常清潔而寧靜;“精微”則是說易經科學得揭示了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本質和規律,使人能夠清晰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

學會了《易經》的義理,就懂得如何做人處世。譬如,要居安思危,謙虛自處,損己利人,持盈保泰,等等。可以得到莫大的幫助。

《繫辭傳》指出,占卦的啟示對人而言,是“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意思是:當一個人年紀大些時(如四五十歲以上),已經沒有老師與保護者了,這時占卦就會像父母一樣,為他提供既善意又重要的啟示。

都在學《易經》,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父母年紀大了之後,未必可以告訴我們遇事如何抉擇,他們的善意與愛心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占卦既有這樣的心意,同時還有無比的智慧,正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心靈父母。我們敞開心扉,讓這樣的父母為我們指點迷津吧!

在義理方面,我們明白人生最重要的自我修煉是:德行、能力、智慧。這三項修煉與時俱進,則將體認“天道無吉凶”,每一卦每一爻都是善意的提醒,就看我們如何反求諸己了。

“日日是好日”,其實十分自然。 在象數方面,用之於重大抉擇上,占卦將“如響斯應”,或甚至“有求必應”,這個“應”不是讓人心想事成,而是讓人化解盲點與執著,過一種簡約而有效率的生活?

以積極主動的精神,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這時,不僅自助,還可助人。隨著年紀增長,我們成為前輩或老一輩,這時我們對家人與親友的價值也會水漲船高的。如此不是終身受用嗎?

第三,學習易經可以使你“百戰不殆”

時下,老闆們的學習易經的熱潮如火如荼。為什麼老闆們會如此好學呢?

一是因為大勢所趨:沒有人能抗拒對健康快樂人生的嚮往和企業發展的追求。不學習就等著被人超越。

二是因為經營企業一段時間後,發現西方經濟學越學越難懂,如無法理解“企業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這麼誤導人的理論!

學多了讓人犯傻,與員工的關係越來越遠,(西方管理學本質上是站在企業的角度,教老闆如何控制員工,甚至是算計客戶或員工,讓客戶多付出公司少付出,員工多幹活少拿錢,如:豐田剎車門事件、富士康十三跳等都是西方管理學的經典案例,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卻喪失了人道的根本,企業的靈魂,即汽車消費者對安全的核心要求和利益。

都在學《易經》,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西方過於瑣碎的管理理論,讓力求簡單的中國人頭皮發麻,且不好落實執行,轉化為利潤。其根本的原因是東西方的文化基因和思維模式不同,西方的價值文化是法理情,中國人的文化排序是情理法。

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這是地球人都懂的基本道理,老闆們絕大多數都清楚。西方管理學淡出企業,是必然趨勢。

易經的博大精深與偉大價值,令世人驚歎不已,心醉神迷!易經的智慧是每個企業老闆當下最重要最緊急的需求嗎?

老闆作為企業的最大責任人,得對當下企業的發展負責,包括:企業贏利,客戶利益,員工福利,自身家庭和諧美滿。學習易經同其他學問一樣,目的是學以致用!否則都是虛偽,都是浪費資源。

老闆們學習易經可以在商戰中如魚得水,百戰不殆。對於中國數以百萬計乃至千萬計的大中小企業的老闆而言,要學習立刻能夠應用到實際生產生活,立刻能夠解決企業問題的易經智慧,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