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挑起的钢铁贸易战

美国挑起的钢铁贸易战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铁锈区”的一家钢铁厂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小布什抛出了一个“进口钢铁最终救济方案”。这个援引美国201保障条款的方案赫然载明:从3月20日凌晨开始,美国将对板坯、板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高达8%至30%不等的关税。从中国、日本、韩国到俄罗斯、乌克兰,从欧盟到巴西,几十个国家数百亿美元的钢材遭遇到了有史以来钢铁业的最大一宗贸易壁垒案。一场全球性的钢铁大战箭在弦上。

美国钢铁业日渐衰落

进入21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当时的美国小布什政府决定自2002年起对中国、法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钢铁产品反倾销起诉,并在2002年3月20日正式启动201保障条款,对大部分进口钢材征收进口关税,对14种钢铁产品实行进口限额。

此举引起钢铁产品出口国的强烈反对,一向高喊“自由贸易”的美国顿成众矢之的。

所谓201保障条款是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201节的规定,一旦某种进口商品对本国工业造成严重损害,总统有权根据该条款,对相关进口产品进行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关税,以此来保护本国企业免受损害。

不同于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法,《贸易法》201节的规定不要求调查出口国是否进行了不公平的贸易活动。但是它要求对国内行业是否受到损害有深入的调查,要求损害必须是实质性的,而且进口增多是导致损害的实质性原因。

促使美国政府实施201保障条款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钢铁工业已落后于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1998年至2002年,美国已有31家钢铁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占全国总数的近一半。大量钢铁厂破产造成数万工人失业,而美国钢铁业还负担着约130亿美元的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费用。同时,由于美国钢铁业在美国各地及国会中作用和影响举足轻重,采取加征关税的措施,也被认为是小布什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拉选票。

加征关税“损人不利己”

小布什政府的决定虽然受到了国内钢铁生产行业和钢铁工人的欢迎,但美国国内钢铁消费行业则强烈反对政府的做法。大幅提高关税势必会造成国内钢铁价格的上涨,相关产品如冰箱、汽车、机械工具等的价格也会相应增加,因此他们认为这一决定最终将损害本行业的利益。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关税增加到40%,对一个普通的美国四口之家来说,将意味着他们每年要多花283美元来购买钢铁制品。报告警告,提高进口钢铁关税所能帮助的人远远少于它所伤害的人。以美国港市新奥尔良为例,该市每年的进口交易中,钢铁占了45%,钢材价格上涨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世界末日突然到来”。

2002年,美国仅有16万钢铁工人,但钢铁消费行业的就业人数达1200万。一项研究显示,如果美国对进口钢材加征20%的关税,可以挽救9000个钢铁工业的就业岗位,但钢铁消费行业却将因此失去7.4万个就业岗位。这种保护主义还将放慢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钢材价格的提高则将使美国消费者无谓地增加支出。由此看来,限制钢材进口对美国经济和就业整体来说“失”远大于“得”。

此外,由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家经济在当时都陷入了困境,钢材需求萎缩。据国际钢铁协会的估计,2001年世界钢铁生产能力达8.27亿吨,而消费能力仅为7.22亿吨,设备使用率仅为77%。

美国单方面对进口钢材加征关税,意味着许多国家钢厂将失去美国这个出口市场。这些钢厂在失去美国市场后,必然会转向其他地区,争夺其它国家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这将打乱全球贸易格局。

没有人情,只有规则

当时,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WTO)不久,就赶上了这个典型的案例,从而生动地、投入地上了入世第一课。

首先,可以从美国人那儿学到如何充分利用WTO规则。如谈判钢材问题,根据WTO的规则,在有关协议框架内采取措施需要60天;成立专家小组判案需两次申请(第一次申请,美国可否决),这就大概花30~50天;专家小组成员组成,如果美国要拖延时间的话,又可耗去30天;专家小组审案最长需9个月;而且在此期间,美国可要求专家小组中止工作(最长可达12个月),寻求与当事方“庭外解决”;专家小组作出裁决后,当事方有60天时间考虑提出上诉;上诉机构最长又需3个月作出终裁;终裁作出后,当事方与美国在45天内就美如何执行裁决达成一致,如果达不成一致,90天内可就何时执行裁决进行仲裁。程序至此,美国宣布的实施为期3年的保障措施已近结束!由于WTO争端解决奉行“不告不理,判错就改,既往不咎,不用补偿”的原则,即使美国届时败诉,美国也为国内钢铁行业赢得了时间,美国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其次,可以从欧盟和日本人身上学习如何反击和谈判。同样在钢材问题上,善打贸易战的欧盟和日本,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很明确的策略,一方面舆论抨击,一方面有力回击,但却也不忘积极谈判,并迅速向WTO提出诉讼请求,并声称,如果美国不接受他们提出的磋商和赔偿要求,他们将采取报复性措施。真可谓软硬兼施,多点出击。同时,欧盟还为了壮大声势,积极拉日本、俄罗斯、中国、韩国、巴西等一起进行“反美大合唱”。

欧盟不仅将官司打到WTO,而且快速作出保护内部市场的系列决定,包括对15种钢铁产品提高进口关税等等。欧盟的决定明显是害怕相关国家的产品在美国受阻后,转向欧盟。欧盟估计,美国提高钢铁关税将给欧盟造成24亿欧元的损失。如果与美国谈判没有结果,欧盟还备有“杀手锏”。欧盟将按照WTO规则,对美国商品也征收惩罚性关税。

2002年5月14日,欧盟正式向WTO提交了关于在欧美钢铁贸易争端中准备对美国产品实施制裁的清单。“短清单”总值为3.78亿欧元,内容包括针对果汁、某些纺织和钢铁产品以及大米在内的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而“长清单”的总值为6.06亿欧元。

2003年3月,WTO在初步裁决中称,美国对进口韩钢铁征高额关税违规,7月又进一步裁定美国的措施违反WTO规则,WTO的介入引导市场预期贸易形势的改善。这一年,小布什政府宣布取消200年颁布的保护性关税,此轮贸易战最终画上句号。

链接|钢铁战后的农业战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反倾销案平均每年232起,而2001年,一下增加到了348起。作为第一经济大国及一贯标榜“自由”的美国,率先设立贸易壁垒,其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就在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铁最高增加30%保护关税的余音未落之际,2002年5月13日,小布什又签署了新的农业法,在未来10年内向美国农民提供高达1900亿美元的补贴。这种做法对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在呼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美国却在自己的家门前筑起了高高的壁垒。

钢铁战还没完,农业战又开始。农业补贴是世界贸易中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障碍。美国实行新农业法无疑让已经过火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报复更加激烈。澳大利亚贸易部长马克·韦尔警告美国,新农业法可能会把即将开始的新一轮世贸谈判拖入“危险境地”。

进入21世纪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不再仅仅影响一个国家本身,至于美国,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这两个举措涉及到众多国家,欧盟以及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纷纷采取报复性措施。而事实上,一波接一波的报复大战只会导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无序,拖延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来源|《时代周报》《北京商报》 作者|苏乐 陶凤 杨月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