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閱讀理解中描寫手法的分類及作用,請爲孩子收藏!

語文考試閱讀理解中描寫手法的分類及作用,請為孩子收藏!

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題,每次都是學生失分的重災區。究其原因,無非是孩子們在答題技巧上把握不準,如:修辭手法、各種描寫的作用理解不夠透徹等問題。本篇主要講述描寫手法的分類及作用,以解孩子閱讀理解之惑。

1.什麼是描寫?

描寫,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狀態、動作,景物的性質、特徵等具體地描繪出來,是文章用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文字具體、生動、形象地描繪客觀事物的一種表達方式。

敘述與描寫多結合在一起使用,有時很難區分。二者的不同點是:敘述是比較概括地表現事物的進程,側重過程的記述;描寫是生動具體又細緻入微地描繪客觀事物,側重於形象的凸現。也可以說敘述是一種粗略的描寫。而描寫是精細的敘述。

2.描寫的分類及其作用:

從對象上分:有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從方法上分:有白描和細描;從狀態上分:有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從描寫角度上分:有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和和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下面重點分析人物描寫、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

(1)人物描寫。人在一切社會活動中處於主導和中心的位置,所以,反映社會生活的文章必須以寫人為主。要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就要調動各種手段刻畫人物,表現出人的精神風貌。人物描寫有肖像擂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寫等幾種。

①肖像描寫,就是外貌描寫。

作用:能更好的要將人物的體態、舉止、生理特徵容笑貌以及服飾打扮等出神入化地"寫真"式地描繪出來,為的是"以形傳神",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世界。

②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入細緻的描寫。這是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極為複雜的人的心理面前,常見的有直接描寫、內心獨白,有時使用對話、夢境和幻覺等形式進行描寫。

作用:好的心理描寫,更加能夠為讀者打開人物的心靈,使人物在讀者面前祖露心扉。

③行動描寫與語言描寫。這裡的"行動",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前深入瞭解人物的性格,直接分析、提煉最能表現其性格和思想感情的語言來。是否有符合人物特點的語言,能否寫出有獨特性格的語言,往往是文章成敗的重要一環。不僅要寫出人物在做什麼,還要寫出人物為什麼做,怎樣做,寫出此人物與其他人物的不同,

作用:行動描寫最能表現人物思想的行動。"行動描寫",顯示其個性特徵。

語文考試閱讀理解中描寫手法的分類及作用,請為孩子收藏!

(2)細節描寫,就是對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服飾、表情和心理以及事物的細微處所作的具體而細緻的描寫。它是文章生動感人的基礎否則,不管文章的主題多麼正確,題材多麼有意義,可是給讀者的卻是枯燥乏味的"說教",只能令人生厭。細節描寫要做到服從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題的表現需要,細節要能折射出人物的靈魂,一定要杜絕支離破碎的繁文縟節。

作用:折射出人物的靈魂,是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語文考試閱讀理解中描寫手法的分類及作用,請為孩子收藏!

(3)環境描寫,主要是自自然景物、社會環境和情節場面的描寫。環境描寫要注意描寫的順序和層次不能混亂,使讀者摸不著頭緒自然環境描寫,是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萬物的描寫,如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風雨雷電、城市村落等自然景觀的描寫。其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氣氛,展示地域風貌、風土人情,顯示人物內心活動和性格特徵等。要注意,在寫景中要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融,而不是為單純地為寫景而寫景。

作用:環境描寫要為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主題思想服務,它對錶現時代風貌、風土人情、襯托人物和深化主題都有很大的作用。

① 社會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所處的時代、社會和生活環境等的描寫,包括城鎮、農村、工廠、軍營、機關、學校、商店等人物活動場所和地域風情、風俗習慣等社會風情的描寫,以及人際關係,生產、勞動、學習等環境的描寫,

作用:為人物活動提供典型環境,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增強時代氣息。

②場面描寫,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裡對以主要人物活動為中心性活畫面、活動情境,如學學習場景、勞動場面、戰鬥場面面、娛樂場面、等喜慶場面的描寫。情節場面描寫不可離開人物,要把記事、寫人、狀物、寫景等有機地融在一起。

作用:更能有助於表現主題,展開情節,刻人物,使讀者入情入景,人、事、物、境交融在一起。

場面描寫是特殊的環境描寫,特殊處就是景物描寫或環境描寫可以是靜態的描寫,而場面描寫中的景物或社會環境則則必須是富於動態的、由人物構成的流動的生活畫面。

自然景物、社會環境和情節場面的描寫,它們之間沒有截然的界線,常常是相互滲透和映射。社會環境的描寫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景物,自然景物描寫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特定的社會環境。情節場面的描寫,也常常融合了自然景物和社會環境的描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