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爲何叫荊楚?荊楚有過怎樣的歷史?亡秦爲何必楚呢

湖北為何叫荊楚?荊楚有過怎樣的歷史?亡秦為何必楚呢​湖北古代稱為荊楚!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春秋時代的這個國家為什麼叫做“楚國”呢。 “楚”本是一種灌木的名稱,也叫做“荊”,在南方江漢流域的山林中極為常見,可用作薪柴等多種用途,人日常離不了,於是遠自商代時,北方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流域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楚人借天時、地利融匯了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開創了獨具異采的楚文化。


湖北為何叫荊楚?荊楚有過怎樣的歷史?亡秦為何必楚呢​楚文化的奇葩“楚辭” “楚辭”這一名稱起於西漢。它有兩種含義:一是詩體名,指戰國後期由屈原等楚國詩人以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為基礎創造的一種詩歌載體;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由西漢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後人模擬的作品,名為《楚辭》。由於屈原是楚辭的開創者,他的作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後人提及楚辭無不言屈原的代表作《離騷》,並常以“騷”或“離騷”作為楚辭的代稱。

湖北為何叫荊楚?荊楚有過怎樣的歷史?亡秦為何必楚呢​在地理位置上,湖北省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整個省份橫貫東西的長江中游,“九省通衢”的交通便利使湖北“通江達海貫南北”。所以湖北一直都是戰略要地。

楚人也是戰力雄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我們最早認識的一句。赤壁之戰,發生於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以火攻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湖北也一直是戰爭不斷,在這大地上各路英雄竟相上場,書寫著歷史。

昆陽之戰,發生於新朝末年,劉秀率領兩萬軍隊擊敗王莽43萬大軍,劉秀從此天下聞名,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濰水之戰,發生於公元前204年,是楚漢戰爭一場轉折性戰役,韓信率領十萬漢軍消滅楚齊聯軍二十萬,自此形勢逆轉,劉邦佔據戰場主動。

夷陵之戰,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鄂州之戰,發生於1258年一1259年,在蒙哥攻宋之戰中,忽必烈率蒙古東路軍攻鄂州(今武漢武昌)的作戰,最後被宋右丞相賈似道以少勝多擊退的作戰。

襄陽之戰是元朝統治者消滅南宋政權的一次重要戰役,從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終因孤城無援,鹹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歷時近6年,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結束


鄱陽湖之戰,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武漢會戰,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大規模會戰。戰場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大小戰鬥數百次,歷時4個半月。

荊楚大地上的名人大家知道有那些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