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口323萬 的大市 老早升地級市 GDP3450億

中山市是中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前身為1152年設立的香山縣;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縣,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廣東人口323萬 的大市 老早升地級市 GDP3450億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出海口。地理座標:東經113°9′2″至113°46′,北緯22°11′12″至22°46′35″。市境面積1800平方公里,東與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東南與珠海市接壤,毗鄰澳門,石岐至澳門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與江門市、新會市和斗門縣相鄰;北面和西北面與廣州市南沙區和順德市相接;馬鞍和大茅等海島分佈在市境東西的珠江口沿岸。

廣東人口323萬 的大市 老早升地級市 GDP3450億

辛亥革命後屬廣東省。1925年(民國14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縣。

1949年後,先後屬珠江、粵中、佛山地區。

1953年3月12日內務部批准設立石岐市(省轄市),以中山縣石岐鎮的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

1959年3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岐市,將原石岐市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中山縣。

198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山縣撤縣改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1月7日,升為地級市。

1951年1月,中山縣設置1個區級鎮(石岐鎮)、11個區。

1953年3月改設17個區、3個區級鎮。同年6月,中山縣分出珠海縣後,全縣設15個區,3個區級鎮。

1955年8月,全縣各區均以區(鎮)所在地命名。

1957年2月,撤區改設鄉,15個區改劃為34個大鄉。

1958年8月,各大鄉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縣34個公社合併為7個大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全縣共轄34個耕作區。

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為石岐鎮;12月,經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縣級鎮,仍稱中山縣石岐鎮,屬中山縣和佛山專區雙重管轄。

1961年8月,恢復區建制,其中張家邊區轄欖邊、南蓢、翠亨等7個公社。

1963年初,撤銷區建制。

1976年12月,全縣設3個區級鎮、25個公社。

1983年11月,撤銷公社,改稱區公所,下轄鄉(鄉級鎮)。

1984年2月,撤銷石岐鎮,設立中山市石岐中區、石岐煙墩區、石岐岐江區、石岐蓮峰區、石岐西區,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該5個區稱作城區。

1986年7月,從南蓢區劃出4村成立翠亨村鎮;12月,撤區改鎮建制,並擴大市區範圍,郊區和環城、張家邊劃入市區。

廣東人口323萬 的大市 老早升地級市 GDP3450億

中山市是中國四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街道、18個鎮;鎮(街道)下轄若干個行政村和社區;行政村下轄若干村民小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鎮辦事機構為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機構為街道辦事處,行政村辦事機構為村民委員會,社區辦事機構為社區居民委員會。

2016常住人口323.00萬人,城鎮化水平88.20%。公安戶籍人口161.25萬人。

廣東人口323萬 的大市 老早升地級市 GDP3450億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3450.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89億元,下降2.5%;第二產業增加值1734.97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648.45億元,增長9.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50.3:47.8。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3.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4%,金融業增長6.0%。全市人均GDP達106327元(折15748美元),增長5.7%。

廣東人口323萬 的大市 老早升地級市 GDP345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