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縣「五個著力」全面推進鄉風文明

1、著力環境衛生治理,建設文明家園

按照日常保潔的要求,落實保潔員管理制度,大力實施環境衛生“3456”整治行動,即“三化”“四美”“五清”“六治”整治行動,潛移默化引導村民愛護環境、講究衛生,有效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努力實現農戶家庭環境衛生“五淨一規範”,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由“髒亂差”向“潔美佳”轉變,逐步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

2、著力文明扶志教育,夯實文明之本

統籌開展“千師進萬戶”、“千醫進萬戶”兩大活動,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振興戰略思想、脫貧攻堅、感恩教育等內容,廣泛開展新聞媒體傳家風、家長學校侃家風、道德講堂誦家風、主題班會曬家風、社會各界評家風、最美家庭樹家風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入戶“一對一”宣講、院壩會集中宣講、農民夜校授課宣講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廣大村民注重家庭建設,傳承優良家風,以家風促民風,推動形成“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的社會好風尚。

3、著力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大力開展以遏制農村地區“湊份子錢”、鋪張浪費,重收彩禮、互相攀比,封建迷信活動等為主要內容的移風易俗專項整治行動,引導群眾更新思想觀念,革除陳規陋習,遏制不良習俗。通過定規矩、立標尺、行監督、群眾說、議會論、榜上亮,對道德失範、封建迷信等現象進行評判,對脫貧攻堅過程中“等靠要”的“精神貧困”進行評議,達到好壞大家評、落後大家幫的目的,引導農民群眾崇德向善、文明守禮。

4、著力文明創評,引領文明風尚

廣泛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範、“好公婆、好兒媳、好妯娌”等個人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為教材,引導村民崇德向善。深化開展“衛生先進家庭”、“文明村民”等創評,“四好村”、“文明村鎮”創建,堅持群眾創、群眾評、群眾選,形成講衛生愛清潔、向上向善的文明風尚。

5、著力文化惠民,涵養文明生活

建設一批基層文化陣地,整合資源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貧困村文化室建設,為農村群眾構建學習、娛樂、休閒、健身的綜合性平臺。開展鄉風文明主題演出、村民文體競賽等活動,讓群眾在文化參與中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