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就能萬事大吉?NO!這6個不良反應危害大!應對學妙招

指導專家

劉 超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很多糖友必須用胰島素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不良反應卻很少在意。

這6種不良反應要當心了,很嚴重!應對策略有針對,來學習一下吧~

1、脂肪缺營養

脂肪營養不良有兩種表現:一是皮下脂肪萎縮,也就是注射部位的皮膚出現局部凹陷,主要和胰島素製劑不純相關;二是皮下脂肪增生,也就是皮下組織出現增生或硬塊,因為胰島素有刺激局部脂肪增生的作用。

應對策略:每次注射胰島素應該改變位置,一週內不要在同一個部位注射2次;也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采用熱敷、按摩等理療

使組織慢慢恢復原有狀態。

2、水腫

有些糖友使用胰島素後,血糖控制很好,但同時可能伴有水腫,這與胰島素控制血糖後,體內的水分增多有關。

應對策略:輕度的水腫現象無需特殊治療,也不必停用胰島素;有水腫時,注意要低鹽飲食,每天食鹽量3~6克適當限制飲水量;個別水腫程度較重者,可以加用小劑量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以防止引發心力衰竭。

打胰島素就能萬事大吉?NO!這6個不良反應危害大!應對學妙招

3、低血糖

低血糖反應常發生在使用胰島素的糖友中,當患者胰島素劑量大了、體內胰島素積蓄(腎臟病變導致清除率下降)、未根據胰島素的種類及時進餐、進食量偏少、運動量過大等情況下,均會引發低血糖。

應對策略:注射前仔細核對胰島素的名稱和劑量,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胰島素量必須準確;儘可能保持規律飲食,注射胰島素後按要求進食,如進食較少,甚至不能進食等,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減量甚至停止使用胰島素;適量運動,切記不宜空腹運動;定期監測三餐前後血糖,有時還需監測凌晨3:00的血糖;正確掌握胰島素的注射部位。

4、過敏

如果注射胰島素後,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瘙癢、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的全身起疹子、出汗、胃腸道不適、呼吸困難等,甚至過敏性休克,這就說明您對胰島素過敏。

打胰島素就能萬事大吉?NO!這6個不良反應危害大!應對學妙招

應對策略:經常變換注射部位注射針頭要做到一次性使用;已經開封、正在使用的胰島素不要放在冰箱裡,預混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使用前要充分搖勻。

注意:如果只是注射胰島素的局部發生了過敏反應,且症狀較輕,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行消退,若反應持續不退,也可外用或口服抗過敏藥物,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不同種類或廠家的胰島素,或換用口服降糖藥。

5、肥胖

胰島素所致的體重增加多發生於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嚴格或治療前體重超標的糖友。

應對策略:

增加運動的次數與時間科學飲食,控制總能量,根據標準體重、活動量、年齡等計算每天的總能量,合理分配,並增加富含粗纖維蔬菜的攝入;在醫生的指導下,聯合使用阿卡波糖或二甲雙胍、GLP-1激動劑、DPP-4抑制劑等藥物,這些藥物有減輕體重的作用。

6、視物模糊

初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有時會出現視物模糊。

打胰島素就能萬事大吉?NO!這6個不良反應危害大!應對學妙招

應對策略:出現這種情況不必擔心,人體對降下來的血糖逐漸適應以後,視力就會在幾周內逐漸恢復,如果是漸漸的看不清東西,而且血糖控好了也不恢復,建議去眼科檢查有沒有眼底病變。

重要提示:糖友應正確認識胰島素,瞭解胰島素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掌握預防和初期應對措施,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減輕危害。

針眼處發紅?患者提問:我患糖尿病20餘年,一直使用胰島素。最近針眼處皮膚部位發紅、還下不去。當地醫院說可能是降糖降的不好,但我打的量並沒有變化,其他似說不清。

專家解答:以下情況都會影響注射完胰島素後針眼部位是不是會出現紅腫、不消失等不適症狀:胰島素注射前有無局部皮膚消毒,針頭有無按時更換,有無經常變換注射部位,最近有無更換胰島素劑型。

如果一直注射胰島素控糖,胰島素過敏的可能性不高。若目前胰島素注射血糖仍控制不佳,應調整降糖治療方案。

打胰島素就能萬事大吉?NO!這6個不良反應危害大!應對學妙招

本文主要的參考資料:①健康時報網2015年9月28日《打完胰島素後針眼紅咋回事?》,②2015年8月10日《糖友別忽視胰島素過敏》,③2017年12月15日《識別胰島素不良反應》,④2015年07月3日《長期注射胰島素有哪些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